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属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由一种聚合物共混物制造,所述导尿管的两个球囊的外侧壁自尖端向尾端逐渐变薄,且对称地置于尖端与排泄管腔孔之间的管体的两侧,所述导尿管使用方法,见尿即可注水或充气,所述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两个球囊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向尾端倾斜,倾斜的气囊及导尿管与膀胱壁底部组成的构架空间足够容纳膀胱三角,所述排泄腔引流孔,而气囊壁与膀胱三角不接触或有少许接触,可持续固定所述导尿管于膀胱内,不压迫膀胱三角,不压迫输尿管口,排泄管腔引流孔与输尿管口毗邻,及时彻底排空尿液,无残存,所述导尿管的尖端、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通过管体连成一个整体件,临床应用成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属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在医学领域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骨科疾病及泌尿科疾病需插入导尿管,留置导尿。导尿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辅助器械,可以经由病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导尿液流出。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球囊,用以使导尿管固定留置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导尿管的引流部分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留置尿管常见问题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拔管困难、膀胱痉挛或挛缩等,但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是膀胱镜检查的重点区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有球囊三腔导尿管排泄腔引流孔与膀胱底之间有3-5cm距离,并间隔有一球囊,始终有部分尿液持续残留于膀胱底部;膀胱内的尿液一般无菌,但尿液同时也是细菌适合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尿液无法完全排空时,尿液留在膀胱底部,任由细菌生成,也就容易发炎;导尿管作为异物长期滞留于膀胱内与残存尿液接触,易将结石盐沉积于尿管末端,形成结石;球囊充水或充气后呈圆形,气囊壁持续刺激摩擦膀胱三角,诱发炎症,病人出现尿频、尿急、下腹部憋胀不适;尿道松弛而致漏尿,老年女性,颅内病变,截瘫的患者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而引起漏尿;另外,长期留置尿管,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传统的导尿管使用方法,见尿后需要插入3cm左右,才能注水或注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球囊三腔导尿管置入体内,见尿后需要再插入3cm左右,才能注水或充气,球囊导尿管排泄腔引流孔与膀胱底之间有3-5cm距离,并间隔有一球囊,始终有部分尿液持续残留于膀胱底部,滋生细菌,发生炎症,形成结石,引起漏尿;气囊壁持续刺激摩擦膀胱三角,诱发炎症,病人出现尿频、尿急、下腹部憋胀不适;另外,长期留置尿管,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等缺陷,提供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该导尿管置入膀胱后见尿即可注水或充气,不但固定牢固,不脱出,而且对膀胱三角不产生刺激,无尿液残留,无膀胱刺激症,无漏尿现象,注水或注气后膨胀的两个球囊充填空虚的膀胱,使膀胱处于半张力状态,从而化解了现有球囊导尿管产生的多种并发症。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包括管体、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冲洗腔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由一种聚合物共混物制造,所述冲洗管腔出液孔置于所述尖端的任一侧管体斜面与所述排泄管腔引流孔间隔所述球囊段管体相对称,通过冲洗管腔与冲洗腔锥形接口接通,冲洗腔锥形接口可起到导尿管的连接器作用,其可连接到其它装置,冲洗腔开关置于冲洗腔锥形接口,使用时可完全阻断所述冲洗管腔,所述冲洗腔开关能与所述管体分离,所述导尿管的两个球囊的外侧壁自尖端向尾端逐渐变薄的球囊外侧壁和全薄层的球囊外侧壁构成,球囊内侧壁为所述管体,且对称地置于所述尖端与所述排泄管腔孔之间的所述管体的两侧,所述导尿管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通过所述导尿管的排泄管腔孔两侧的任一侧管体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等长的管径相同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导尿管球囊相通,所述导尿管使用方法,见尿即可注水或充气,所述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两个球囊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相互独立,向尾端倾斜。倾斜的气囊及导尿管与膀胱壁底部组成的构架空间足够容纳膀胱三角,所述排泄腔引流孔,而气囊壁与膀胱三角不接触或有少许接触,可持续固定所述导尿管于膀胱内,不脱出,所述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两个球囊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不压迫膀胱三角,不压迫输尿管口,所述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两个球囊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排泄管腔引流孔与输尿管口毗邻,膀胱内正常尿液及病变异常尿液,及时彻底排空,膀胱内无残存,所述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两个球囊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充填于排空的膀胱腔内,使膀胱肌层处于张力状态,避免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导致膀胱挛缩,所述导尿管的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通过管体连成一个整体件。进一步,所述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通过所述导尿管的排泄管腔引流孔两侧的任一侧管体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等长的管径相同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导尿管球囊相通,注水或注气时可同时等压向所述的两个球囊注水或注气。进一步,所述的两个球囊注水或注气后,可同时自动向尾端倾斜,相互独立,所形成的球囊的底部A点和B点的连线到球囊与两侧球囊与管体连接底点C点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的排泄管腔引流孔距。所述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两个球囊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由于排泄管腔引流孔与输尿管口相邻,通过吸附、负压、虹吸等作用,可完全使膀胱内的正常尿液及病变异常尿液引流到体外,无残留。进一步,所述导尿管的管体部分由一种可挤压及可模塑材料制成,例如由一种聚烯烃,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或一种聚乙烯的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或聚氯乙烯(PVC)或聚偏乙烯或聚氨酯(PU)或硅制成。通过注射模塑,挤压成形和/或吹塑成形的结合,由相同材料可将所述导尿管的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制成一个整体件。进一步,为了得到良好的机械性能,获得足够的硬度用于预期用途,能通过已知的灭菌方法彻底灭菌,用于制备和构成所述导尿管的管体部分的材料的肖氏硬度A范围为75-85,优选范围为78-82 ;且具有辐射抗性以使其能够耐受至少50kGy而基本上没有降解;还应具有超过90°C,优选超过110°C,并且最优选为超过130°C的熔融温度;用于制备和构成所述导尿管的管体部分的材料应显示出低弹性,具有良好的扭结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进一步,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括至少80重量%的聚烯烃并且其中可能掺混了医药油和/或石蜡。进一步,所述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尾部管道和所述冲洗腔开关由硬性材料制作,所述冲洗腔开关可与所述管体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尿管尖端平滑,病人实现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的人体置入后,见尿即可注水或充气,注水或气后所述头端的两个球囊均匀同时胀大并自动向尾端倾斜,倾斜的球囊及导尿管与膀胱壁底部组成的构架空间足够容纳膀胱三角,所述排泄腔引流孔,而气囊壁与膀胱三角不接触或有少许接触,可持续固定所述导尿管于膀胱内,不脱出,不压迫膀胱三角,及两侧输尿管口,排泄管腔弓I流孔与两输尿管口毗邻,膀胱内正常尿液及病变异常尿液,通过吸附、负压、虹吸等作用,可完全使膀胱内的正常尿液及病变异常尿液引流到体外,膀胱内无残留。所述冲洗管腔出液孔置于所述尖端的任一侧管体斜面与所述排泄管腔引流孔间隔所述球囊段管体相对称,通过冲洗管腔与冲洗腔锥形接口接通,冲洗腔锥形接口可起到导尿管的连接器作用,其可连接到其它装置,冲洗腔开关置于冲洗腔锥形接口,使用时可完全阻断所述冲洗管腔,可通过此通道向膀胱内注入冲洗药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包括管体、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冲洗腔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由一种聚合物共混物制造,所述导尿管的两个球囊的外侧壁由自尖端向尾端逐渐变薄的球囊外侧壁和全薄层的球囊外侧壁构成,内侧壁为管体,且对称地置于尖端与排泄管腔引流孔之间的管体的两侧,所述导尿管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通过所述导尿管的排泄管腔引流孔的两侧的任一管体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等长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导尿管球囊腔相通,所述冲洗管腔出液孔置于所述尖端的任一侧管体斜面与所述排泄管腔引流孔间隔所述球囊段管体相对称,所述导尿管的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通过所述管体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包括管体、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冲洗腔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是由一种聚合物共混物制造,所述导尿管的两个球囊的外侧壁由自尖端向尾端逐渐变薄的球囊外侧壁和全薄层的球囊外侧壁构成,内侧壁为管体,且对称地置于尖端与排泄管腔引流孔之间的管体的两侧,所述导尿管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通过所述导尿管的排泄管腔引流孔的两侧的任一管体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等长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导尿管球囊腔相通,所述冲洗管腔出液孔置于所述尖端的任一侧管体斜面与所述排泄管腔引流孔间隔所述球囊段管体相对称,所述导尿管的尖端、冲洗管腔出液孔、冲洗管腔、两个球囊、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排泄管腔引流孔、排泄管腔、球囊注水或注气抗逆流阀门、排泄腔锥形接口、冲洗腔锥形接口通过所述管体连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通过所述导尿管的排泄管腔引流孔的两侧的任一侧管体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等长的管径相同的通球囊注水或注气管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导尿管球囊腔相通,注水或注气时可同时等压以相同的速度向所述的两个球囊腔注水或注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一种限制接触型双球囊三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球囊注水或注气后,可同时自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王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