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2747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该方法是由种子采集与储存、种子处理、人工种植和灌溉及管理步骤完成,在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野外观测,该方法已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策勒干旱区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建设的试验示范中,在绿洲近外围建设的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在绿洲远外围建设的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0%以上,人工植被的整体生长态势稳定,现已发挥正常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促进条件下深根植物骆驼刺的植被建设方法,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将为干旱区骆驼刺的人工植被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为干旱环境条件下退化骆驼刺植被的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途径。
技术介绍
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建设的技术和方法是恢复生态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问题。由于受到不持续水源、风沙危害和地形复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情况下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纯自然的方法进行退化植被的修复往往存在较多困难,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和风沙危害异常严重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进行退化植被的自然修复异常困难。但是结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长期生态学试验场,通过多年的实验 研究和定位观测,发现在绿洲近外围(绿洲-沙漠过渡带)通过人工促进的方法进行深根植物骆驼刺的植被建设是可行的,而且能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人工技术重建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不仅对绿洲生态安全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能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探索并建立能普遍应用(特别是能适用于干旱区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建设)的人工植被建设技术显得至关重要。骆驼刺是多年生深根草本植物,在中国西北干旱区有广泛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沙漠过渡带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骆驼刺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的特点,它们不仅是防风固沙的主要植被,而且是绿洲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骆驼刺又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人工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和牲畜破坏,使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近外围的骆驼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快骆驼刺植被的修复,既可以提供良好的饲料和牧场,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又将为绿洲农田构建安全屏障。该技术成果将为塔里木盆地南缘骆驼刺植被的修复提供实践方法和技术途径。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塔里木盆地南缘区域是我国遭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降水极端稀少、风沙灾害频繁、植被种类单一。由于沙物质的粒度组成偏细,在大于4m/s的风速条件下,即可起沙,年均沙尘暴、浮尘和扬沙天气多大250多天,春、夏季多大风天气,每年八级以上大风3-9次,多年平均降水量35. 1_,年蒸发量达2595. 3_,干燥度为20. 8。在这样的极端环境条件下,骆驼刺植被的自然修复显得异常困难。因此通过适度水分调控的方法进行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对骆驼刺植被人工建设技术和方法的探索是本方法的重点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方法是由种子采集与储存、种子处理、人工种植和灌溉及管理步骤完成,在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野外观测,该方法已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策勒干旱区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建设的试验示范中,在绿洲近外围建设的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在绿洲远外围建设的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0%以上。人工植被的整体生长态势稳定,现已发挥正常功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秋末冬初骆驼刺种子完全成熟期,采集生长在植株中上部、籽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自然晾晒,除去杂质、除去种皮后,将干净的种子用纱布包裹,放置3-5天,然后倒入干净的瓶子中,拧紧瓶盖,放置在冰箱中低温4-5°C冷藏储存; b、第二年四月底或五月初,将储存的种子进行清水浸泡处理,时间48小时,然后进行人工种植; C、在绿洲边缘1-2公里外围区域(I)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段,采用块状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开挖10米X 10米的小地块(3),在小地块(3)的四边筑起50厘米宽和50厘米高的埂子,在小地块(3)内挖穴坑(4),将处理后的骆驼刺种子播种在穴坑(4)内,填土轻轻踩压; d、在绿洲边缘3-5公里外围区域(2)选择地势起伏较小的地段,采用沟状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开挖50厘米深和50厘米宽的种植沟(5),在种植沟(5)内挖穴坑(6),将处理后的骆驼刺种子播种在穴坑(6)内,填土轻轻踩压; e、将步骤c播种后小地块(3)利用洪水条件进行灌溉,对灌溉后出现的杂草,特别是危害性的杂草及时去除; f、将步骤d种植沟(5)播种的地段利用洪水条件对播种沟进行灌溉,对灌溉后出现的杂草,利用一些种类的杂草对骆驼刺幼苗的早期生存和生长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待幼苗生长稳定以后,再逐渐去除不同类型的杂草。步骤c中每个穴坑(4)间距200厘米,每穴坑(4)播种5粒,播种深度为5厘米。步骤d中每两条种植沟(5)的间距为200厘米,每个穴坑(6)的间距为100厘米,每个穴坑(6)内播种5粒,播种深度为5厘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该方法的特点为 (O种子采集时间与储存方法种子质量是骆驼刺人工植被建设的前提,在秋末冬初骆驼刺种子完全成熟的时期(通过多年观测研究发现,骆驼刺种子有一个后熟期,经过从8月底的早期成熟到10月底的完全成熟,骆驼刺种子的籽粒饱满、成熟度好、质量优良、发芽率高),采集生长在植株中上部、没有病虫害危害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晾晒,除去杂质、除去种皮后,将干净的种子用纱布包裹放在室内3-5天,然后倒入干净的塑料瓶子后,拧紧瓶盖,放置在冰箱中低温4-5°C冷藏储存(不能冷冻; (2)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处理是骆驼刺人工植被建设的关键,在第二年的初夏(四月底或五月初)将储存的种子进行清水浸泡48小时处理,之后进行人工种植,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回升较快、且能持续维持较高温度的时期,而且可以利用洪水灌溉,也就是所说的水热同期,在这种情况下,骆驼刺种子萌发快、幼苗生长好;在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观测分析表明,骆驼刺种子的合理处理途径有三种清水处理法(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8小时,其特点是,适用于播种时间较为宽松、大批量种子的处理,而且种子萌发整齐、成活率较高为90%左右);热水处理法(将种子放在温度为70°C的热水中浸泡12小时,其特点是,适用于播种时间相对紧张、适量种子的处理,而且种子萌发较为整齐、成活率高为80%左右);硫酸处理法(将种子用浓度为98%的硫酸2小时,其特点是,适用于播种时间较为紧张、少量种子的处理,但是种子萌发相对整齐、成活率维持在70%左右); (3)人工种植在绿洲外围的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进行播种是骆驼刺人工植被成功建设的保证,在绿洲近外围(绿洲边缘1-2公里的范围,因为这个区域的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且洪水能够相对容易达到,而且受风沙的危害程度相对较低)采用块状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即在绿洲近外围区域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段,相对均匀地划出10米XlO米的小地块,在小地块的四边筑起50厘米宽和50厘米高的埂子,以便于灌溉,在小地块内挖出穴坑,每个穴坑间距200厘米,在穴坑内播种处理后的骆驼刺种子,每穴播种五粒种子,深度为5厘米,播后填土轻轻踩压;在绿洲远外围(绿洲边缘3-5公里范围,因为这个区域的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差,且洪水相对不容易到达,而且受风沙的危害程度相对较大)采用沟状穴播的方法进行播种,即在绿洲远外围区域选择地势起伏相对不大的地段,相对均匀地开出50厘米深和50厘米宽的小沟,每两个小沟相距200厘米(这样便于有效利用洪水进行灌溉),在小沟内挖出小穴坑,每个小穴坑相距100厘米,在穴坑内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秋末冬初骆驼刺种子完全成熟期,采集生长在植株中上部、籽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自然晾晒,除去杂质、除去种皮后,将干净的种子用纱布包裹,放置3?5天,然后倒入干净的瓶子中,拧紧瓶盖,放置在冰箱中低温4?5℃冷藏储存;b、第二年四月底或五月初,将储存的种子进行清水浸泡处理,时间48小时,然后进行人工种植;c、在绿洲边缘1?2公里外围区域(1)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段,采用块状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开挖10米×10米的小地块(3),在小地块(3)的四边筑起50厘米宽和50厘米高的埂子,在小地块(3)内挖穴坑(4),将处理后的骆驼刺种子播种在穴坑(4)内,填土轻轻踩压;d、在绿洲边缘3?5公里外围区域(2)选择地势起伏较小的地段,采用沟状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开挖50厘米深和50厘米宽的种植沟(5),在种植沟(5)内挖穴坑(6),将处理后的骆驼刺种子播种在穴坑(6)内,填土轻轻踩压;e、将步骤c播种后小地块(3)利用洪水条件进行灌溉,对灌溉后出现的杂草,特别是危害性的杂草及时去除;f、将步骤d种植沟(5)播种的地段利用洪水条件对播种沟进行灌溉,对灌溉后出现的杂草,利用一些种类的杂草对骆驼刺幼苗的早期生存和生长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待幼苗生长稳定以后,再逐渐去除不同类型的杂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洲外围骆驼刺人工植被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秋末冬初骆驼刺种子完全成熟期,采集生长在植株中上部、籽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自然晾晒,除去杂质、除去种皮后,将干净的种子用纱布包裹,放置3-5天,然后倒入干净的瓶子中,拧紧瓶盖,放置在冰箱中低温4-5°C冷藏储存; b、第二年四月底或五月初,将储存的种子进行清水浸泡处理,时间48小时,然后进行人工种植; C、在绿洲边缘1-2公里外围区域(I)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段,采用块状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开挖10米X 10米的小地块(3),在小地块(3)的四边筑起50厘米宽和50厘米高的埂子,在小地块(3)内挖穴坑(4),将处理后的骆驼刺种子播种在穴坑(4)内,填土轻轻踩压; d、在绿洲边缘3-5公里外围区域(2)选择地势起伏较小的地段,采用沟状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江雷加强穆桂金桂东伟刘波罗维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