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UPS热插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682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UPS热插拔结构,包括插拔模块的后端面上的母插拔座,在UPS机架每个插拔模块格层的后端的与所述母插拔座相应的公插拔座,在UPS机架每个插拔模块格层的两侧的导轨,在所述母插拔座的至少一个顶角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导位孔,UPS机架每个插拔模块格层的后端在所述公插拔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梯形导位孔相应的梯形导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块化UPS热插拔结构不需要插拔模块后端外加的导位柱以及UPS机架后端外加的导位孔来定位,一般加工精度就能满足导位的精准度,利用公母插拔座自身的导位孔和导位柱就能顺利对接,降低生产难度,节约生产成本。且具有加工容易、操作简单,速插速拔,定位准确、吻接精准、不易损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UPS热插拔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现有技术的UPS机架I格层内放置有显示模块2、功率模块3和旁路模块4,UPS机架I后壁上每个模块对应的位置装有公插拔座11,以及两个导位孔12,UPS机架I两侧装有L型导轨13,显示模块2的后端面上安装有母插拔座21和位置与公插拔座11相应的两个导位柱22,功率模块3的后端面上安装有母插拔座31和位置与公插拔座11相应的两个导位柱32,各模块插入UPS机架I时,利用UPS机架I两侧L型导轨13将其导入,当进入到机架后端时,利用显示模块2或功率模块3后端的导位柱与UPS机架I后端的导位孔11进行定位,最终使显示模块2或功率模块3后端的母插拔座与·UPS机架后端的公插拔座11对接。现有技术的UPS导位模式完全依靠其后端的导位柱与UPS机架上的导位孔进入导位对接。这就需要L型导轨、导位孔和导位柱加工精确,且才能让插拔顺利进行,如L型导轨加工偏差较大或UPS机架后侧的导位孔与公插拔座位置偏差较大时,会严重影响插拔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UPS热插拔结构,包括插拔模块的后端面上的母插拔座,在UPS机架每个插拔模块格层的后端的与所述母插拔座相应的公插拔座,在UPS机架每个插拔模块格层的两侧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母插拔座的至少一个顶角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导位孔,UPS机架每个插拔模块格层的后端在所述公插拔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梯形导位孔相应的梯形导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平建余蜜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乐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