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包括用于连接称重控制器的控制器接口模块、与控制器接口模块相接的光耦隔离电路模块、与光耦隔离电路模块相接的RS-485通信电路模块和与RS-485通信电路模块相接的RS-485总线接口模块,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接口模块、光耦隔离电路模块、RS-485通信电路模块和RS-485总线接口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称重控制器的供电电源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安全可靠,具有双向通信功能,数据准确,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称重控制器模拟通信卡所存在的数据易受干扰、只能上传瞬时流量的绝对值、不能双向通信等缺陷和不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数字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
技术介绍
称重控制器是工业现场使用很多的控制设备,是以微机为基础的动态皮带秤及配料控制用仪表。称重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四行屏幕显示,可以通过菜单选择显示的内容;5个状态指示灯表明称重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物料流量或负荷的电流输出;物料总量的脉冲输出;自动调零、调间隔;自动零点跟踪;光电耦合的数字输入和输出;报警和故障指示;RS232、RS485多站通讯功能;PID控制输出功能。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在称重控制器的屏幕上,通常以中文形式直接显示称重流量、累计流量等称重信息。称重控制器连接称重传感器,称重数据通过连接的称重传感器采集,称重控制器对采集的原始称重数据进行处理。称 重控制器数据上传有两种方式可以模拟量电流将流量数据上传给上位机,以脉冲输出将 物料总量上传给上位机;或使用称重控制器的多站通讯功能,以数字量上传流量数据并与上位机进行双向通信。目前工业现场大多使用模拟通信卡,只以电流的方式将称重瞬时流量上传到上位机,没有上传累计流量。以电流上传瞬时流量的方式数据易受现场干扰产生误差,不能与上位机进行双向通信,对称重控制器的操作只能由工人通过现场仪表键盘完成。使用模拟通信卡上传瞬时流量时,上位机只能获得称重控制器瞬时流量数据的绝对值,不能真实反应称重控制器现场变化情况(如因零点漂移称重控制器瞬时流量出现负值);也不能通过上位机对称重控制器进行远程操作(如对称重控制器进行设定流量操作、设定地址操作)。工业控制中,上位机获取的流量数据与现场情况不符,影响控制决策,影响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安全可靠,具有双向通信功能,数据准确,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称重控制器的控制器接口模块、与控制器接口模块相接的光耦隔离电路模块、与光耦隔离电路模块相接的RS-485通信电路模块和与RS-485通信电路模块相接的RS-485总线接口模块,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接口模块、光耦隔离电路模块、RS-485通信电路模块和RS-485总线接口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称重控制器的供电电源相接。上述的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控制器的供电电源为5V供电电源,所述5V供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为VCC5V,所述5V供电电源的接地端为GND5V,所述电源模块由芯片B0505LS-1WR、无极性电容Cl和C2、以及极性电容C3构成,所述芯片B0505LS-1WR的引脚I和无极性电容Cl的一端均与所述5V供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VCC5V相接,所述芯片B0505LS-1WR的引脚2和无极性电容Cl的另一端均与所述5V供电电源的接地端GND5V相接,所述芯片B0505LS-1WR的引脚4与无极性电容C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接且为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所述芯片B0505LS-1WR的引脚3与无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3的负极相接且为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上述的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接口模块包括与预留在称重控制器上的64针公头欧式插座相配合的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和与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相接的反相器芯片74HC04,所述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的引脚I和引脚64均与5V供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VCC5V相接,所述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的引脚2和引脚63均与5V供电电源的接地端GND5V相接,所述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的引脚5与称重控制器的PI. 3IN端口相接,所述反相器芯片74HC04的引脚I与所述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的引脚5相接,所述反相器芯片74HC04的引脚14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反相器芯片74HC04的引脚7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相接。 上述的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模块由第一芯片TIL117、第二芯片TIL117和第三芯片TIL117,以及电阻Rl、R2、R3、R4、R5和R6构成,所述第一芯片TIL117的引脚2通过电阻Rl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一芯片TIL117的引脚3与所述反相器芯片74HC04的引脚2相接,所述第一芯片TIL117的引脚5通过电阻R4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相接,所述第一芯片TIL117的引脚6和引脚8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二芯片TIL117的引脚2通过电阻R2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二芯片TIL117的引脚3与所述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的引脚62相接,所述第二芯片TIL117的引脚5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相接,所述第二芯片TIL117的引脚6通过电阻R5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二芯片TIL117的引脚8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三芯片TIL117的引脚2通过电阻R6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三芯片TIL117的引脚5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相接,所述第三芯片TIL117的引脚6与所述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的引脚3相接,所述第三芯片TIL117的引脚8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第三芯片TIL117的引脚6与引脚8之间并联有电阻R3。上述的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电路模块由芯片SN75176构成,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I与所述第三芯片TILl 17的引脚3相接,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2和引脚3均与所述第一芯片TIL117的引脚5相接,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4与所述第二芯片TIL117的引脚6相接,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5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相接,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8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上述的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总线接口模块由4针插头Header4H,电阻R7、R8、R9、RlO和R11,以及稳压二极管Dl和D2构成,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7、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SN75176的引脚6、电阻R8的一端和电阻Rll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ND相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5V相接,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和4针插头Header4H的引脚I相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相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ll的另一端和4针插头Header4H的引脚2相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使用方便本技术将控制器接口模块中的64针母头欧式插座64PIN连接到预留在称重控制器上的64针公头欧式插座上,并将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称重控制器的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上,即可完成数字通信卡到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称重控制器数字通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称重控制器的控制器接口模块(1)、与控制器接口模块(1)相接的光耦隔离电路模块(2)、与光耦隔离电路模块(2)相接的RS?485通信电路模块(3)和与RS?485通信电路模块(3)相接的RS?485总线接口模块(4),以及用于为控制器接口模块(1)、光耦隔离电路模块(2)、RS?485通信电路模块(3)和RS?485总线接口模块(4)供电的电源模块(5),所述电源模块(5)与称重控制器的供电电源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国,王海,王旭辉,李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