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72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传感器线圈组一端连接有串行接口,串行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传感器线圈组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两个半圆弧磁芯之间为气隙,气隙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无磁金属导电环的内控轴线与半圆弧磁芯的磁力线一致,半圆弧磁芯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本使用新模型不会出现此路饱和的现象,提高了脉冲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减小了测量误差,另外,通过串行接口输出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或数字通讯信号等检测信号,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口连接可靠、使用方便以及传输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流传感器包括两种,一种是子啊磁性材料制成的圆环上均匀绕上线圈,导线穿过磁性圆环,此时导线相当于变压器的一次线圈绕组,圆环上的线圈相当于二次线圈绕组,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在圆环上的二次线圈绕组就会感应出电压,对这个电压积分即可还原出被测电流;另一种使在磁钢棒上绕有二次线圈绕组,把带有线圈的磁钢棒垂直靠近导线,二次线圈绕组两端会感应出电压,对这个电压积分也可还原出被测电流。但是由于脉冲电流是不规则的电涌波,强度差别大,会出现磁路饱和,这样以上两种均无法满足在大的量程范围内对脉冲电流的有效测量,导致测试灵敏度低,测量误差大,另外现有的传感器的接口输出线的安装方式,连接线路复杂,容易出现连接错误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它具有可使此路不发生饱和、测量量程提高、安装可靠、结构简单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包括壳体、面板、设于壳体内的传感器线圈安装部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传感器线圈安装部安装有传感器线圈组,所述传感器线圈组一端连接有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圈组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两个半圆弧磁芯之间为气隙,所述气隙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所述无磁金属导电环的内控轴线与所述半圆弧磁芯的磁力线一致,所述半圆弧磁芯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半圆弧磁芯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面板形成的空腔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包括壳体、面板、设于壳体内的传感器线圈安装部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线路板,所述传感器线圈安装部安装有传感器线圈组,所述传感器线圈组一端连接有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圈组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两个半圆弧磁芯之间为气隙,所述气隙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所述无磁金属导电环的内控轴线与所述半圆弧磁芯的磁力线一致,所述半圆弧磁芯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本使用新模型在两个半圆弧型磁芯对称的两个间隙中分别安装了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使两个半圆弧型磁芯两端的间隙中形成气隙磁场,穿过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并被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包围,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中就会产生径向环电流,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通过电流后会产生焦耳热,使两个气隙磁场能量通过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转变为热能,因此两个半圆弧磁芯不会出现此路饱和的现象,提高了脉冲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减小了测量误差,另外,通过串行接口输出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或数字通讯信号等检测信号,可本技术接口连接可靠、使用方便以及传输稳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传感器线圈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面板;4、线路板;5、传感器线圈组;6、串行接口 ;7、半圆弧磁芯; 8、气隙;9、无磁金属导电环;10、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和图2所不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包括壳体I、面板2、设于壳体I内的传感器线圈安装部以及安装于壳体I内的线路板4,所述传感器线圈安装部安装有传感器线圈组5,所述传感器线圈组5—端连接有串行接口 6,所述串行接口 6与所述线路板4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圈组5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7,两个半圆弧磁芯7之间为气隙8,所述气隙8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9,所述无磁金属导电环9的内控轴线与所述半圆弧磁芯7的磁力线一致,所述半圆弧磁芯7上缠绕有线圈10,所述线圈10与所述线路板4电连接,所述半圆弧磁芯7设置于所述壳体I与所述面板2形成的空腔内。本使用新模型在两个半圆弧型磁芯对称的两个间隙中分别安装了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9,使两个半圆弧型磁芯两端的间隙中形成气隙8磁场,穿过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9并被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9包围,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9中就会产生径向环电流,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9通过电流后会产生焦耳热,使两个气隙8磁场能量通过两个无磁金属导电环9转变为热能,因此两个半圆弧磁芯7不会出现此路饱和的现象,提高了脉冲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减小了测量误差,另外,通过串行接口 6输出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或数字通讯信号等检测信号,可本技术接口连接可靠、使用方便以及传输稳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包括壳体(I)、面板(2)、设于壳体(I)内的传感器线圈安装部以及安装于壳体(I)内的线路板(4),所述传感器线圈安装部安装有传感器线圈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线圈组(5) —端连接有串行接口 ¢),所述串行接口(6)与所述线路板(4)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圈组(5)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7),两个半圆弧磁芯(7)之间为气隙(8),所述气隙(8)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9),所述无磁金属导电环(9)的内控轴线与所述半圆弧磁芯(7)的磁力线一致,所述半圆弧磁芯(7)上缠绕有线圈(10),所述线圈(10)与所述线路板⑷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磁芯(7)设置于所述壳体(I与所述面板(2)形成的空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传感器线圈组一端连接有串行接口,串行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传感器线圈组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两个半圆弧磁芯之间为气隙,气隙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无磁金属导电环的内控轴线与半圆弧磁芯的磁力线一致,半圆弧磁芯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本使用新模型不会出现此路饱和的现象,提高了脉冲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减小了测量误差,另外,通过串行接口输出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或数字通讯信号等检测信号,可本技术接口连接可靠、使用方便以及传输稳定。文档编号G01R19/00GK202710642SQ2012203125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伟杰 申请人:浙江江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流传感器,包括壳体(1)、面板(2)、设于壳体(1)内的传感器线圈安装部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线路板(4),所述传感器线圈安装部安装有传感器线圈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线圈组(5)一端连接有串行接口(6),所述串行接口(6)与所述线路板(4)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圈组(5)包括一对对应设置的半圆弧磁芯(7),两个半圆弧磁芯(7)之间为气隙(8),所述气隙(8)外套设有无磁金属导电环(9),所述无磁金属导电环(9)的内控轴线与所述半圆弧磁芯(7)的磁力线一致,所述半圆弧磁芯(7)上缠绕有线圈(10),所述线圈(10)与所述线路板(4)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