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测量方法,包括在接地装置和设于预设位置电流桩接入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设置为具有固定的预设距离;在接地装置与电流桩之间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接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呈直线分布;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第一人体模拟电阻两端的跨步电压;将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一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距接地装置设定距离的地面接地连接;接地装置、电流桩和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接地端呈直线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地减小了测量电源的体积,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当电气设备包括接地极的时候,电流会由接地极四散流出,在接地极的周围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跨步电压是指在电气设备的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之间的电压。变电站作为典型的具有接地极的高压电气设备,当其接地装置周围的跨步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值的时候,会直接威胁到变电站运行人员、变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必须大力加 强对地网跨步电压的定期监测。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工频大电流法来对接地设备进行跨步电压的测量,由于受系统流入地网电流的干扰以及试验引线线间的干扰,所以现有技术中,规程要求在进行测量时,试验电流不得小于50A以减少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此,就出现了试验设备笨重,试验过程复杂,试验人员工作强度大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测量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地装置和设于预设位置电流桩接入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设置为具有固定的预设距离;在接地装置与所述电流桩之间将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接地;所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呈直线分布;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两端的跨步电压;将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一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距接地装置设定距离的地面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接地端呈直线分布;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与接地装置连接高度为距离地面I. 8米。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两端的接触电压。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频率为5赫兹。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桩的电阻值小于80欧姆。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装设所述电流桩时,在所述电流桩的装设位置烧水。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的供电电流为I至5安培。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所述电源的电流设置为正弦波。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桩的埋入深度大于O. 5米。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接地装置、电流桩与人体模拟电阻直线设置,并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测量跨步电阻和接触电阻。由于采用非工频的电流来进行测量,所以避免了工频对测量结果的干扰,所以也就不必采用大电流的来进行测量,由于小电流电源的体积小,操作简便,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地减小了测量电源的体积,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测量方法中所用各设备的安装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采用工频大电流法来对接地设备进行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测量,在这种方式中,规程要求试验电流不得小于50A,由此,就出现了试验设备笨重,试验过程复杂,试验人员工作强度大等诸多问题。为此,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测量方法,包括S11、在接地装置I和设于预设位置电流桩2接入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3 ;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了工频不同频率的电源3,这样使得接地装置I与电流桩2之间由该电源产生的电位分布区的电流频率与工频有所区别,从而避免了工频干扰。S12、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4的两端设置为具有固定的预设距离;为了模拟人体的跨步距离所受到的电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人体模拟电阻4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有所规范,以尽量的接近人体的实际距离,具体的所述预设距离可以为I米。S13、在接地装置I与电流桩2之间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4的两端接地;接地装置I、电流桩2和第一人体模拟电阻4的两端呈直线分布;为了使人体模拟电阻4的两端距离能够在接地电流的电位分布区中的获得最大跨步电压,需要将接地装置I、电流桩2和第一人体模拟电阻4的两端呈直线分布。S14、通过选频电压表5测量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4两端的跨步电压;由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了非工频的电源3,所以在测量人体模拟电阻4所产生的跨步电压时,需要通过选频电压表5来测量非工频的电源3所产生的电流。其频率可以根据非工频的电源3的频率进行相应的配置。S15、将第二人体模拟电阻6的一端与接地装置I连接,另一端与距接地装置设定距离的地面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装置I、电流桩2和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6的接地端呈直线分布;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6与接地装置I连接高度为距离地面I. 8米。为了测量接触电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在距接地装置I 一个跨步距离的位置接设有另一个人体模拟电阻,以模拟人员接触接地装置I时所承受的电压。具体的,与接地装置I连接的位置可以是模拟人体的高度,比如可以是I. 8米。S16、通过选频电压表7测量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6两端的接触电压。与测量跨步电压类似,在测量接触电压时,需要通过选频电压表7来测量非工频的电源3所产生的电流。其频率可以根据非工频的电源3的频率进行相应的配置。在现有技术中,在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时,使用工频电流进行测量会引起干扰,所以需要将测量电流加大至50安培以上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由于需要提供50安培 以上的电流,所以使得测量设备体积很大,试验过程复杂,进而使得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与工频频率不同的电流作为测量电流,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工频电流的干扰,由于受到工频电流的干扰较小,所以通过较小的测量电流就可以得到较精确的测量结果。实际应用中,在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方法前,需要首先检查实验的电流线、电压线以及接地装置是否有短路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与工频相差设定的频率可以为5赫兹,由于工频电流的频率为50赫兹,所以,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测量电流可以为45赫兹或55赫兹;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测量电流频率与工频电流频率相差不大,所以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很小,从而使得最终结果较为精确。 与现有技术中测量电流与采用工频电流需要较大的电流值不同,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将测量电流设置的小得多,具体的,可以为I安培至5安培中的任意电流值。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可以将电源的电流设置为正弦波。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的精确,需要避免电流桩的电阻设置的过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需要将电流桩的电阻值设置为小于80欧姆。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流桩与大地的充分接触以尽量的减少电流桩与大地的接触电阻,可以将电流桩的埋入深度设置为大于O. 5米。此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在装设电流桩时,在所述电流桩的装设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地装置和设于预设位置电流桩接入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设置为具有固定的预设距离;在接地装置与所述电流桩之间将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接地;所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呈直线分布;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两端的跨步电压;将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一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距接地装置设定距离的地面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接地端呈直线分布;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与接地装置连接高度为距离地面1.8米。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两端的接触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地装置和设于预设位置电流桩接入与工频相差设定频率的电源; 将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设置为具有固定的预设距离; 在接地装置与所述电流桩之间将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接地;所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的两端呈直线分布; 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所述第一人体模拟电阻两端的跨步电压; 将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一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距接地装置设定距离的地面接地连接;所述接地装置、电流桩和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的接地端呈直线分布;所述第二人体模拟电阻与接地装置连接高度为距离地面I. 8米。通过选频电压表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瑾,王勇光,卢雷,任伟宏,吴明,刘亮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