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油类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探头式水体石油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环境水体水质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环。其中石油及其产品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水体环境,从而形成了我国近海海域的石油类污染。油品入海途径有炼油厂含油废水经河流或直接注入海洋;油船漏油、排放或发生事故,使油品直接入海;海底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溢漏及井喷,使石油进入海洋水体;海洋底层局部自然溢油。因此,对各类水域中石油类污染物进行有效监测和管理,尤其是发展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进行水体油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浊度法、超声法、光散射法、重量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紫外吸收法、荧光光度法、紫外荧光法。其中浊度法、超声法、光散射法只对水体中的分散油起作用,因为它们检测不到溶解于水中的低浓度石油烃。重量法灵敏度不高,而且会造成低沸点烷烃的损失。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由于矿物油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中含有分别在2930cm-l (=CH2中C-H伸缩振动),2960cm_l (-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头式水体石油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2),用于发射紫外光,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待测水体表面;探测器(6),光的输入端装有滤光片(5),用于接收待测水体表面反射出的荧光;控制电路板(7),连接探测器(6)和激发光源(2)的控制端,用于荧光信号采集、温度采集、水体中石油污染物浓度计算,通过传输电缆(9)连接到上位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巍巍,陈令新,赵广立,付龙文,孙西艳,张文秀,赵君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