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洁净门,它包括门框、门扇,门框包括门框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上的密封件,门扇包括与门框的翻折边相抵住的门扇本体以及朝向门框突出的突出部。门扇本体包括位于前侧的前面板、位于后侧的后面板、侧面板,后面板与门框的密封件的前侧面相抵住,突出部设置在门扇的侧面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除了传统洁净门的门框(门锁侧)与门扇之间的缝隙过宽的缺陷,有效地改善优化了洁净室门的整体外观形象,从而提升了洁净室建筑装饰的整体建造水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洁净门。
技术介绍
洁净室的建造中,洁净门是建筑装饰的最重要构成之一。目前洁净室使用的洁净门通常采用的门框(门锁侦D与门扇之间缝隙处理结构,如图I所示。该结构是为了保证门扇及门锁的顺畅闭合开启,在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留有较大的缝隙,虽然在构造形式上符合洁净室门构造平整简洁,不易积灰,容易清洁的基本要求,但存在着明显的洁净门的门框与 门扇之间的缝隙过宽的缺陷,影响了洁净室门的整体外形的美观,从而间接降低了洁净室建筑装饰的整体建造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洁净门,其既能保证门扇及门锁的顺畅闭合开启,又能够有效的减小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间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它包括门框、门扇,门框包括门框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上的密封件,门扇包括与门框的密封件相抵住的门扇本体以及朝向门框突出的突出部。优选地,门扇本体包括位于前侧的前面板、位于后侧的后面板、侧面板,后面板与门框的密封件的前侧面相抵住,突出部设置在门扇的侧面板上。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可相对门扇运动的门锁,所述门锁可从门扇本体的侧面板伸出或收回门扇本体中,门锁位于突出部的后侧。优选地,门框本体距门扇本体的侧面板之间的间距为5至6毫米。优选地,门框本体与门扇的突出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至3毫米。优选地,突出部具有与前面板相重合的前侧面。优选地,突出部在其水平横断面上呈三角形。优选地,突出部和门扇本体为一体化构造。 洁净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在保证门扇及门锁的顺畅闭合开启的同时,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缝隙缩小,有效地改善优化了洁净门的整体形象;2、门的整体构造平整简洁,不易积灰;3、有效地改善优化了洁净室门的整体外观形象,提升了洁净室建筑装饰的整体建造水平;4、符合现代洁净室的建造理念,从而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洁净室技术的更高要求。附图说明附图I为现有的技术中洁净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洁净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门框I ;12、门框本体12 ;11、密封件11 ;2、门扇2 ;21、门扇本体21 ;211、前面板211 ;212、侧面板212 ;213、后面板213 ;22、突出部22 ;3、门锁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洁净门,它包括门框I、门扇2,门框I包括门框本体12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12上的密封件11。门扇2包括与门框I的密封件11相抵住的门扇本体21以及朝向门框 I突出的突出部2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门框I位于左侧,门扇2位于右侧。门框I固定在建筑墙体上。门框I包括门框本体12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12上的密封件11,门框本体12的右侧面面向门扇2,翻折边设置在门扇2的右侧面且朝向门扇2翻折。门扇2包括门扇本体21以及突出部22。门锁3设置在门扇本体21上,其锁头是可运动的,能使门扇2与门框I锁定或脱离。当锁头收回门扇本体21中时,门扇本体21与门框I相脱离,当锁头伸出门扇本体21并插入门框I的锁孔时,门扇本体21与门框I相锁定。在锁头收回门扇本体21时,门扇2可相对门框I运动以闭合或打开,此种运动方式可以为滑动,也可以为绕一根轴线转动。门扇本体21包括位于前侧的前面板211、位于后侧的后面板213、侧面板212。在洁净门处于闭合状态时,门扇2的侧面板212最为靠近门框本体12即门框本体12的右侧面。门扇2的后面板213抵住门框I的密封件11的前侧面。突出部22在其水平横断面上呈三角形。突出部22位于门锁3的前侧且突出部22位于最前侧的侧边与门扇本体21的前面板211相重合。更优的,突出部22和门扇本体21为了更好的强度和硬度,可采用一体化构造,同时一体化构造也不会产生缝隙,其更加美观。由此,门框本体12距门扇本体21的侧面板212之间的最小间距仍保持为5至6毫米。而门框本体12与门扇2的突出部22之间的最小距离则可减小至2至3毫米。由此可看出,在闭合状态时,门框I与门扇2之间的间距即门缝宽度大幅减小,这种减小是洁净门设计中一直渴求的。由于本技术的洁净室门的缝隙优化处理结构,即能保证门扇2及门锁3的顺畅闭合开启,符合洁净室门构造平整简洁,不易积灰,容易清洁的要求,又能消除了传统净化门的门框I (门锁3侧)与门扇2之间的缝隙过宽缺陷,从而有效地改善优化了洁净室门的整体外观形象,提升了洁净室建筑装饰的整体建造水平。更符合现代洁净室的建造理念,从而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洁净室技术的更高要求。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结合图示进行了说明,很明显,在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很多修改。在本专利技术的所属
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权利要求1.一种洁净门,它包括门框、门扇,所述门框包括门框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上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包括与所述门框的密封件相抵住的门扇本体以及朝向门框突出的突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本体包括位于前侧的前面板、位于后侧的后面板、侧面板,所述后面板与所述门框的密封件的前侧面相抵住,所述突出部设置在门扇的侧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可相对门扇运动的门锁,所述门锁可从所述门扇本体的侧面板处伸出或收回门扇本体中,所述门锁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本体距门扇本体的侧面板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至6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本体与所述门扇的突出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至3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与前面板相重合的前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在其水平横断面上呈三角形。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洁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门扇本体为一体化构造。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洁净门,它包括门框、门扇,门框包括门框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上的密封件,门扇包括与门框的翻折边相抵住的门扇本体以及朝向门框突出的突出部。门扇本体包括位于前侧的前面板、位于后侧的后面板、侧面板,后面板与门框的密封件的前侧面相抵住,突出部设置在门扇的侧面板上。本技术消除了传统洁净门的门框(门锁侧)与门扇之间的缝隙过宽的缺陷,有效地改善优化了洁净室门的整体外观形象,从而提升了洁净室建筑装饰的整体建造水平。文档编号E06B5/10GK202706845SQ20122027711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力 申请人:苏州净化工程安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洁净门,它包括门框、门扇,所述门框包括门框本体以及设置在门框本体上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包括与所述门框的密封件相抵住的门扇本体以及朝向门框突出的突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净化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