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其具有置于可移动载体的底座结构;设于底座结构的围护部;设于围护部顶部的屋顶部分;若干将房屋内部隔离成独立空间的分隔部;所述底座结构包括面层;基板层,其设于面层下方;底部框架,其设于基板层下方且设置有若干底次梁;围护部包括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夹设PU泡沫板的玻璃钢板体;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设于玻璃钢板体之间或玻璃钢板体端部的方形中空骨架,其中空部分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房屋采用防火、防潮、抗菌的玻璃钢(FRP)板,PU泡沫作保温层,房屋的保温隔热功能非常好,房屋的外形美观,亦可在墙面的喷涂各种图案装饰,进一步增强其观赏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居住房屋,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
技术介绍
在移动房屋领域,现有的产品大多采用20尺或40尺集装箱货柜改造装修后,作为房屋居住。外形依然是集装箱的波纹形钢板,室内空间比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种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其具有一置于可移动载体的底座结构;一周向设于底座结构的围护部;一设于围护部顶部的屋顶部分;若干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将底座结构、围护部以及屋顶部分围护而成的空间隔离成若干独立空间的分隔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包括一面层;一基板层,其设于面层下方;底部框架,其设于基板层下方且设置有若干底次梁;所述围护部包括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夹设泡沫板的玻璃钢板体;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设于玻璃钢板体之间或玻璃钢板体端部的方形中空骨架,其中空部分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可扩展系统,该可扩展系统由以下结构组成铰接于底部框架的扩展底座;铰接于扩展底座的下扩展墙体;铰接于下扩展墙体的上扩展墙体;一端铰接于与底部框架同侧的屋顶部分、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上扩展墙体的扩展屋顶;端部铰接于围护部和/或分隔部的两端部封闭扩展墙体,其开启后与上下扩展墙体处于垂直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隔热材料为泡沫保温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层采用PVC地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屋顶部分的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玻璃钢板、PU泡沫板、玻璃棉、玻璃钢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部封闭扩展墙体设有单扇开启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部封闭扩展墙体外侧设有用于搭设梯子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一端铰接于与可扩展系统同侧的底座结构之上,所述过渡部表面设有拉伸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方形中空骨架与玻璃钢板体采用胶黏剂粘合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为推拉门或单扇开启门或双扇开启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隔部隔离出的隔离空间内部设有饮水·>J-U ρ α装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房屋设置有储水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采用40尺集装箱的外形尺寸,便于运输移动;(2)房屋采用防火、防潮、抗菌的玻璃钢(FRP)板,PU泡沫作保温层,房屋的保温隔热功能非常好;(3)房屋的外形美观,亦可在墙面的喷涂各种图案装饰,进一步增强其观赏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置放于车体上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置放于车体上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展开时平面布置图。图4为本技术收拢时平面布置图。图5为图3中A-A剖视放大图。图6为图4中A' -A1剖视放大图。图7为底部框架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文中,将房屋设置可扩展系统一侧定义为前侧。参见图I 6,该技术提供的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以下简称“房屋”),其包括底座部分I、围护部2、屋顶部分3、分隔部4、可扩展系统5。该底座部分置于可移动载体之上,可移动载体诸如拖车。该围护部设于底座结构之上,且其顶部即是屋顶部分,所述屋顶部分的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玻璃钢板、PU泡沫板、玻璃棉、玻璃钢板。该房屋经过若干的分隔部4将底座结构、围护部以及屋顶部分围护而成的空间隔离成若干独立空间,将其定义为房间,本案的效果如图中的房间a i,本案中,在房屋的四个角点处设置了 L型角钢,其两侧分别设置方形中空骨架。参见图5、图6,所述底座结构包括一面层11,其采用PVC地板;一基板层12,其设于面层下方,该基板层采用多层木板;底部框架14,其设于基板层下方且设置有若干底次梁13,底部框架采用2. 5mm的折边钢板,其截面形状参见图7,其具有一个长钩状部和一个短钩状部,两钩状部的延长线交叉之后该底部框架大致呈L型,底次梁正好可以置放于台阶状的转折部,在屋顶部分,也设置顶部框架,该顶部框架的截面类似于图7,顶部框架配合角件固定房屋各结构;参见图3、图4,所述围护部包括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夹设PU泡沫板的玻璃钢板体21,钢板体依次排列构成了整个房屋的外部围护墙体部分,诸如房间e,其由六块玻璃钢板体围护而成;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设于玻璃钢板体之间或玻璃钢板体端部的方形中空骨架22,其采用钢方管,诸如房间e,该房间的任意玻璃钢板体的两端均设有方形中空骨架,其中空部分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玻璃钢板体没有强度,利用中空骨架正好提高强度。参见图3、图4、图5、图6,房屋还包括可扩展系统5,该可扩展系统由以下结构组 成铰接于底部框架的扩展底座51,其左端具体铰接位置位于房间a的前侧,房间h的右侦牝扩展底座右端具体铰接位置位于房间d的前侧,房间i的左侧;铰接于扩展底座的下扩展墙体52,铰接时可在下扩展墙体和扩展底座的铰接端设置方形中空骨架,采用胶黏剂进行粘接固定;铰接于下扩展墙体的上扩展墙体53,同样,在上下扩展墙体的铰接端设置方形中空骨架,采用胶黏剂进行粘接固定;一端铰接于与底部框架同侧的屋顶部分、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上扩展墙体的扩展屋顶54,扩展屋顶与屋顶部分铰接方案为采用在屋顶部分设置截面与底部框架一致的组件,该组件一侧固定于屋顶部分,另一侧设置与可扩展屋顶铰接的铰链;端部铰接于围护部和/或分隔部的两端部封闭扩展墙体55,56,本案中封闭墙体55铰接于围护部之上,即房间a的墙体之上,封闭墙体56铰接于房间d的墙体之上,端部封闭扩展墙体开启后与上下扩展墙体处于垂直状态,端部封闭扩展墙体设有单扇开启门,所述扩展底部、下扩展墙体、上扩展墙体、扩展屋顶展开配合房屋即可围护而成扩展房间g。所述保温隔热材料为泡沫保温材料,有利于对房间的保温隔热。所述端部封闭扩展墙体外侧设有用于搭设梯子6的过渡部7,所述过渡部一端铰接于与可扩展系统同侧的底座结构之上,所述过渡部表面设有拉伸装置8,该拉伸装置类似绞车原理,通过绳索不断收回绳索而将过渡部逐渐由水平状态拉至与底座部分垂直的状态。本案中,所述方形中空骨架与玻璃钢板体采用胶黏剂粘合固定。为方便居住于房屋的人饮水,所述分隔部隔离出的隔离空间内部设有饮水装置,其可放置一饮水机、若干取水用的纸杯即可,房间e即为本案中设计安放饮水装置的场所。该房屋设置有储水装置。可对房屋进行短时间供水,可将其设置于房屋的外立面墙体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其具有 一置于可移动载体的底座结构; 一周向设于底座结构的围护部; 一设于围护部顶部的屋顶部分; 若干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将底座结构、围护部以及屋顶部分围护而成的空间隔离成若干独立空间的分隔部;所述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展开式移动房屋,其具有:一置于可移动载体的底座结构;一周向设于底座结构的围护部;一设于围护部顶部的屋顶部分;若干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将底座结构、围护部以及屋顶部分围护而成的空间隔离成若干独立空间的分隔部;所述独立空间设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包括:一面层;一基板层,其设于面层下方;底部框架,其设于基板层下方且设置有若干底次梁;所述围护部包括: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夹设PU泡沫板的玻璃钢板体;若干垂直设于底座结构与屋顶部分之间且设于玻璃钢板体之间或玻璃钢板体端部的方形中空骨架,其中空部分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雅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