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792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展宽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浸胶机构设置在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展宽单元和布丝单元之间,浸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沿着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供展宽后纤维穿过的张力控制辊、张力检测辊、浸胶辊和引导辊;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浸胶槽,浸胶槽位于所述浸胶辊的正下方且浸胶辊的底部边缘浸入所述浸胶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展宽后的纤维通过粘胶布绕在布丝单元上,便于后续进一步利用;进一步地,在部分张力控制辊的表面上、浸胶辊及其两侧的胶膜控制板和引导辊的表面上分别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防止纤维在其上吸附缠绕,保证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纤维展宽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
技术介绍
对碳纤维织物的测试表明,织物越薄,单位面积质量越小,其物理性能偏差越小,铺覆的操作性也越好。但目前市场上采用12k以上碳纤维生产的预浸料,其相对来说很厚,力学性能偏差较大,特别是树脂浸润性差,使得后续制件的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严重束缚了碳纤维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到目前为止,碳纤维扩展机已经历了碾压法、气流法和超声波法等三代的技术升级,其中碾压法是我国国内的普遍应用技术,气流法是欧美日等地区的重要应用技术,而成 功完成超声波法研究的企业非常少,更少见报道。由于碳纤维相关技术在全球各国均属于核心技术,气流法设备尚属国外对我国禁运的产品。超声波法相对于前两代技术具有幅宽扩展倍率大,碳纤维损伤小和扩展速度快等绝对优势,可以达到利用低端、廉价碳纤维原料生产出高端、高附加值预浸料和碳纤维编织布的目的,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在碳纤维展宽之后,需要将展宽后的纤维与树脂浸润后布丝排布,这就需要实现纤维展宽设备和纤维布丝设备能够相互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实现纤维展宽和纤维布丝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所述浸胶机构设置在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展宽单元和布丝单元之间,所述浸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供展宽后纤维穿过的张力控制辊、张力检测辊、浸胶辊和引导辊;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浸胶槽,所述浸胶槽位于所述浸胶辊的正下方且浸胶辊的底部边缘浸入所述浸胶槽内。其中,所述张力控制辊、张力检测辊、浸胶辊和引导辊的中心轴均水平设置。其中,所述张力控制辊包括至少三个辊,其中一个辊的半径大于其他辊的半径。其中,所述张力控制辊所包括的几个辊中,半径较大的辊的表面具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其中,所述浸胶辊的一侧设置有胶膜控制板,所述胶膜控制板与所述浸胶辊的表面之间具有O. 00ImnTo. Imm的间隙。其中,所述引导辊具有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浸胶辊及其两侧的胶膜控制板和引导辊的表面上均具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将展宽后的纤维通过粘胶布绕在布丝单元上,便于后续进一步利用;进一步地,在部分张力控制辊的表面上、浸胶辊及其两侧的胶膜控制板和引导辊的表面上分别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防止纤维在其上吸附缠绕,保证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的示意图。其中,I :张力控制辊;2 :张力检测辊;3 :胶膜控制板;4 :浸胶辊;5 :引导辊;6 :浸 胶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I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的示意图,所述浸胶机构设置在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展宽单元和布丝单元之间,参照图I所示,所述浸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图中未标示),以及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供展宽后纤维穿过的张力控制辊I、张力检测辊2、浸胶辊4和引导辊5 ;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浸胶槽6,所述浸胶槽6位于所述浸胶辊4的正下方且浸胶辊4的底部边缘浸入所述浸胶槽6内,粘取浸胶槽6内的粘胶。图I中的箭头方向表示表示展宽后纤维的布设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控制辊I、张力检测辊2、浸胶辊4和引导辊5的中心轴均水平设置。所述张力控制辊I包括至少三个辊,其中一个辊的半径大于其他辊的半径。所述张力控制辊I所包括的几个辊中,半径较大的辊的表面具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通过该聚四氟乙烯涂层既能够增大张力控制辊I的摩擦力,又能够避免采用普通橡胶时纤维在张力控制辊I上的吸附缠绕。所述浸胶辊4的一侧设置有胶膜控制板3,所述胶膜控制板3与所述浸胶辊4的表面之间具有O. OOlmnTO. Imm的间隙。并且胶膜控制板3的设置,需根据浸胶辊4的转动方向来确定,保证浸胶辊4上粘取的粘胶经胶膜控制板3刮涂均匀且厚度达到需求后才与展宽后纤维接触,以使展宽后纤维上粘胶均匀且适量。上述间隙宽度太大的话,展宽后纤维上粘胶太多,浪费粘胶的同时还会使布丝单元上的纤维粘接;上述间隙宽度太小的话,浸胶辊4上所保留的粘胶太少,展宽后纤维之间粘接不牢固,达不到粘接要求。所述引导辊5具有至少一个,图I中示出了三个引导辊5的示例,并且所述浸胶辊4及其两侧的胶膜控制板3和引导辊5的表面上也均具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止纤维在其上吸附缠绕。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将展宽后的纤维通过粘胶布绕在布丝单元上,便于后续进一步利用;进一步地,在部分张力控制辊的表面上、浸胶辊及其两侧的胶膜控制板和引导辊的表面上分别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防止纤维在其上吸附缠绕,保证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 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机构设置在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展宽单元和布丝单元之间,所述浸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供展宽后纤维穿过的张力控制辊(I)、张力检测辊(2)、浸胶辊(4)和引导辊(5);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浸胶槽(6),所述浸胶槽(6)位于所述浸胶辊(4)的正下方且浸胶辊(4)的底部边缘浸入所述浸胶槽(6)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辊(I)、张力检测辊(2)、浸胶辊(4)和引导辊(5)的中心轴均水平设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辊(I)包括至少三个辊,其中一个辊的半径大于其他辊的半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辊(I)所包括的几个辊中,半径较大的辊的表面具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辊(4)的一侧设置有胶膜控制板(3),所述胶膜控制板(3)与所述浸胶辊(4)的表面之间具有O.001mm 0. Imm 的间隙。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辊(5)具有至少一个。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辊(4)及其两侧的胶膜控制板(3)和引导辊(5)的表面上均具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纤维展宽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浸胶机构设置在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展宽单元和布丝单元之间,浸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沿着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供展宽后纤维穿过的张力控制辊、张力检测辊、浸胶辊和引导辊;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浸胶槽,浸胶槽位于所述浸胶辊的正下方且浸胶辊的底部边缘浸入所述浸胶槽内。本技术将展宽后的纤维通过粘胶布绕在布丝单元上,便于后续进一步利用;进一步地,在部分张力控制辊的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展宽布丝浸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机构设置在纤维展宽布丝设备的展宽单元和布丝单元之间,所述浸胶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以及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其上供展宽后纤维穿过的张力控制辊(1)、张力检测辊(2)、浸胶辊(4)和引导辊(5);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浸胶槽(6),所述浸胶槽(6)位于所述浸胶辊(4)的正下方且浸胶辊(4)的底部边缘浸入所述浸胶槽(6)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星名梁乐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昂林贸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