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373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其包括第一沉降三角和第二沉降三角,第一沉降三角通过第一摆杆连接在第一滑板上,第一滑板上固定有第一磁钢盖板,所述第一磁钢盖板上设置有磁钢和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摆杆位于第一限位口内,第一限位口阻止第一摆杆在垂直状态时向左摆动;所述第二沉降三角与第一沉降三角对称;所述沉降三角底板上设置有调节限定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向左右移动最大位移的滑板位移限定机构,第一沉降三角、第二沉降三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销轴,销轴的另一端位于沉降三角底板上的长腰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板位移限定机构的调节,很容易地改变沉降的幅度,从而能适应不同纱线种类和织物品种的沉降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降片压圈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属于电脑针织横机

技术介绍
沉降片是将在电脑针织横机编织过程中浮在织针头部的线圈按压下去的部件,浮在织针头部的线圈按压下去后,从而保证电脑针织横机进行正常的编织。电脑针织横机的种类较多,本技术涉及到的是带有沉降片控制机构的电脑针织横机。现有的沉降片控制技术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式驱动式,如用电机驱动方式,但是由于电机驱动涉及到电控,不仅制 造成本高,结构体积大,而且易出故障,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另一类是消极式驱动式,如用磁力驱动方式。现有的技术如CN 201620247U公开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沉降三角系统和CN201144326Y公开的针织横编机压纱机构的沉降片片踵导引块自驱动装置。上述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沉降三角系统虽然实现磁力驱动沉降片,但是究其原理,很容易发现由于磁性材料设置在沉降三角上,沉降三角运动又受固定的摆杆制约,所以其运动轨迹是圆弧形的,这样的运动轨迹一方面使摩擦力加大,另一方面也降低沉降三角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实现磁力驱动沉降片,但其所驱动沉降的幅度死板,使用者无法根据纱线种类和织物品种要求改变其沉降幅度的大小。沉降幅度不可改变,在实际压圈过程中就得不到最佳位置的按压状态,织物易出现瑕疵,甚至会导致纱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极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该装置在利用永磁块的磁力驱动沉降片按压线圈的功能的基础上,可实现对沉降片位移幅度的调节。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包括沉降三角底板和设置其上的沉降三角,所述沉降三角分为第一沉降三角和第二沉降三角,所述第一沉降三角通过一对第一摆杆连接在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一滑板上还固定有第一磁钢盖板,所述第一磁钢盖板上设置有磁钢和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摆杆位于第一限位口内,第一限位口限制第一摆杆左右摆动范围;所述第二沉降三角通过一对第二摆杆连接在第二滑板上,所述第二滑板上还固定有第二磁钢盖板,所述第二磁钢盖板上设置有磁钢和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摆杆位于第二限位口内,第二限位口限制第二摆杆左右摆动范围;所述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沉降三角底板上,所述沉降三角底板上设置有滑板位移限定机构,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调节限定第一滑板向右移动的最大位移,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调节限定第二滑板向左移动的最大位移;在第一沉降三角、第二沉降三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另一端位于沉降三角底板上的长腰通孔中。所述沉降三角底板上设置有导槽,所述第一滑板、第二滑板设置在导槽内。所述导槽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滑板、第二滑板截面为与导槽配合的梯形。所述销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沉降三角底板上长腰通孔中。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在所述沉降三角底板上设置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置有可沿第一矩形槽左右移动的第一调节挡块,所述第二矩形槽内设置有可沿第二矩形槽左右移动的第二调节挡块,所述第一调节挡块固定在第一滑板上,并突出沉降三角底板的背面,所述第二调节挡块固定在第二滑板上,并突出沉降三角底板的背面;在所述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之间,沉降三角底板的背面上通过调节锁紧螺钉固定有长条形调节凸块。所述调节凸块上设置有圆形旋钮。所述沉降三角底板的背面设置有刻度板,所述刻度板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旋钮穿过圆形通孔突出刻度板表面,在所述圆形通孔边,刻度板上刻蚀有刻度。所述刻度板上连接有固定支架,通过固定支架将沉降片压圈装置安装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通过滑板位移限定机构的调节,很容易地改变沉降的幅度,从而能适应不同纱线种类和织物品种的沉降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向运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向运动最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向运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B向运动最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调节凸块调节A向运动时背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调节凸块调节A向运动时正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调节凸块调节B向运动时背面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调节凸块调节B向运动时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无极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包括沉降三角底板I和设置其上的沉降三角,所述沉降三角分为第一沉降三角21和第二沉降三角31。所述第一沉降三角21通过一对第一摆杆22连接在第一滑板23上,第一滑板23上还固定有第一磁钢盖板24,所述第一磁钢盖板24上设置有磁钢14和第一限位口 25,所述第一摆杆22位于第一限位口 25内,第一限位口 25限制第一摆杆22左右摆动范围,即第一摆杆22在垂直状态下只可以向右摆动。所述第二沉降三角31通过一对第二摆杆32连接在第二滑板33上,所述第二滑板33上同样固定有第二磁钢盖板34,所述第二磁钢盖板34上设置有磁钢14和第二限位口 35,所述第二摆杆32位于第二限位口 35内,第二限位口 35限制第二摆杆32左右摆动范围,第一摆杆22、第二摆杆32的摆动方向是对称的,即第二摆杆32在垂直状态下只可以向左摆动。在第一沉降三角21、第二沉降三角3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销轴3,所述销轴3的另一端位于沉降三角底板I上的长腰通孔4中。这样第一沉降三角21、第二沉降三角31在沉降三角底板I上便只能沿通孔上下垂直移动,避免了 CN 201620247U公开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沉降三角系统的沉降三角圆弧形的工作轨迹,提高其工作效率。为了减少销轴3与长腰通孔4之间的摩擦,所述销轴3上设置有轴承6,所述轴承6位于沉降三角底板I上长腰通孔4中。所述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沉降三角底板I上,作为优选的方式,可在所述沉降三角底板I上设置有导槽5,所述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设置在导槽5内。为了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设置的牢固,所述导槽5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截面为与导槽5配合的梯形,这样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便只能在导槽5内左右滑动,避免第一滑板23或第二滑板33脱离沉降三角底板I。本技术的关键是在设置的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的配合下,所述沉降三角底板I上设置有滑板位移限定机构,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调节限定第一滑板23向右移动的最大位移,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调节限定第二滑板33向左移动的最大位移。控制了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运动的最大位移,便控制了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分别通过第一摆杆22、第二摆杆32连接的第一沉降三角21、第二沉降三角31垂直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即控制了沉降片位移的幅度,以适应不同纱线种类和织物品种。上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本技术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在所述沉降三角底板I上设置第一矩形槽26和第二矩形槽36,所述第一矩形槽26内设置有可沿第一矩形槽26左右移动的第一调节挡块27,所述第二矩形槽36内设置有可沿第二矩形槽36左右移动的第二调节挡块37,所述第一调节挡块27固定在第一滑板2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极可调式沉降片压圈装置,包括沉降三角底板(1)和设置其上的沉降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三角分为第一沉降三角(21)和第二沉降三角(31),所述第一沉降三角(21)通过一对第一摆杆(22)连接在第一滑板(23)上,所述第一滑板(23)上还固定有第一磁钢盖板(24),所述第一磁钢盖板(24)上设置有磁钢(14)和第一限位口(25),所述第一摆杆(22)位于第一限位口(25)内,第一限位口(25)限制第一摆杆(22)左右摆动范围;所述第二沉降三角(31)通过一对第二摆杆(32)连接在第二滑板(33)上,所述第二滑板(33)上还固定有第二磁钢盖板(34),所述第二磁钢盖板(34)上设置有磁钢(14)和第二限位口(35),所述第二摆杆(32)位于第二限位口(35)内,第二限位口(35)限制第二摆杆(32)左右摆动范围;所述第一滑板(23)、第二滑板(33)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沉降三角底板(1)上,所述沉降三角底板(1)上设置有滑板位移限定机构,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调节限定第一滑板(23)向右移动的最大位移,所述滑板位移限定机构可调节限定第二滑板(33)向左移动的最大位移;在第一沉降三角(21)、第二沉降三角(3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销轴(3),所述销轴(3)的另一端位于沉降三角底板上的长腰通孔(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