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电镀夹头,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推拉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架的上部为固定部,第一支架的下部为夹持部,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支架的下端能向夹持部运动并与其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快了人员的上板和拆卸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第一支架的下部、第二支架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包胶层,节省了铜资源;此外,推拉式的设计,对人员无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头,尤其涉及一种PCB电镀夹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PCB在进行上板作业时,通过螺丝与螺丝孔的配合固定PCB,电镀时,作业人员需手动拧转螺丝使其夹紧PCB,电镀完成后人员再反转螺丝卸载PCB,该种固定PCB的方式有以下几个缺点其一,人员上、下PCB速度慢,浪费时间,生产效率较低;其二、由于电镀镀铜后螺丝与螺丝孔会镀上铜,难以拧转拆卸,长期作业对员工的手有损伤;其三、浪费铜,加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易于·拆卸、铜资源的浪费得到减缓的PCB电镀夹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CB电镀夹头,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推拉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为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为夹持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能向所述夹持部运动并与其接触。优选地,还包括四根销轴,所述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螺丝、压缩弹簧,所述连接部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螺丝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连接部的外壁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夹持部、第二支架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包胶层。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杠杆原理对PCB进行上板、下板的工作,加快了人员的上板和下板的速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第一支架的夹持部、第二支架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包胶层,节省了铜资源;此外,推拉式的设计,对人员无损伤。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为本技术PCB电镀夹头处于松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PCB电镀夹头处于夹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PCB电镀夹头,它包括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推拉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一支架I的上部为固定部11,第一支架I的下部为夹持部12,第一支架I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8,连接部8与第一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推拉杆3固定连接,第二连杆5的中部与第二支架2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架I上还设置有支撑杆6,第二支架2的中部与支撑杆6转动连接,第二支架2的下端能向夹持部12运动并与其接触,其 中,还包括四根销轴,连接部8与第一连杆4的一端、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第二连杆5的中部与第二支架2的上端、第二支架2的中部与支撑杆6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部8与第一连杆4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1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12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中部与第二支架2的上端通过第三销轴113转动连接,第二支架2的中部与支撑杆6通过第四销轴114转动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固定部11通过螺钉14固定在挂架13上,在实施过程中,挂架13上会固定有多个PCB电镀夹头,可以一次对多块PCB进行电镀工作,如图2所示,挂PCB时,作业人员向上推动推拉杆3,第三销轴113被迫向右移动,第二销轴112受力下落,第二支架2的下端绕第四销轴114向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运动并与其接触,此时第一销轴111受到向左的作用力,PCB被夹在第二支架2的下端与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之间;如图I所示,拆卸PCB时,作业人员向下推动推拉杆3,第三销轴113被迫向左移动,第二销轴112受力上移,第二支架2的下端绕第四销轴114向远离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运动与其脱离,此时第一销轴111受到向右的作用力,原本夹在第二支架2的下端与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之间的PCB脱离PCB电镀夹头。在多次上、下板过程中,第一销轴111会不断的受到向左以及向右的作用力,从而致使连接部8与第一支架I的中部松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则PCB电镀夹头还包括固定螺丝9、压缩弹簧7,连接部8固定套设在第一支架I上,固定螺丝9穿过连接部8与第一支架I的外壁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套设在固定螺丝9上,压缩弹簧7的一端与连接部8的外壁接触,压缩弹簧7长时间给予连接部8向右的作用力,使连接部8能长时间的与第一支架I的中部连接固定。其中,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的材料分别为金属,为了避免在对PCB电镀的过程中,铜液镀在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以及第二支架2的下部,导致浪费铜资源,则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第二支架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包胶层10,本实施例中包胶层10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在第一支架I的夹持部12、第二支架2的下部。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PCB电镀夹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推拉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为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为夹持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能向所述夹持部运动并与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PCB电镀夹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根销轴,所述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PCB电镀夹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丝、压缩弹簧,所述连接部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螺丝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连接部的外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PCB电镀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夹持部、第二支架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包胶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CB电镀夹头,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推拉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架的上部为固定部,第一支架的下部为夹持部,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电镀夹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推拉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为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为夹持部,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能向所述夹持部运动并与其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瑞,田锋,
申请(专利权)人:统盟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