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推力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01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推力千斤顶,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沿缸体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塞,活塞内端面和缸体内底面之间设有主腔,缸体上设有与主腔连通的外推油口,活塞中部同轴设有贯通活塞两端的滑孔,缸体内底面上固设有与缸体同轴设置的滑杆,滑杆外壁与滑孔密封滑动配合,滑杆外端同轴固设有直径比滑杆直径大的扩展杆,扩展杆上滑动密封套装有外端密封的扩展套,扩展套内端与活塞外端对应固接在一起,扩展套内底面和扩展杆外端面之间设有副腔,滑杆内设有连通主腔和副腔的滑杆油道。大推力千斤顶,结构合理,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对外推力上限,且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在需要大推力的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推力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按结构特征可分为齿条千斤顶、螺旋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3种。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I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从原理上来说,液压千斤顶所基于的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传统的液压千斤顶一般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沿缸体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塞,活塞上固设有随活塞向外伸缩的活塞杆,活塞内端面和缸体内底面之间设有主腔,缸体上设有与主腔连通的外推油口。在进行升顶时,将高压液压油从外推油口压入主腔,主腔内液压油的压强转化为对活塞内端面的推力,这样,活塞杆便在活塞的推动下伸出缸体,这样就完成了升顶动作。在进行降顶时,降低通入外推油口内的液压油压力,这样,活塞杆便在自身重力或外界重物的重力作用下回缩,同时压迫主腔内的液压油流出,也就完成了降顶操作。传统液压千斤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可以实现升顶和降顶动作,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传统千斤顶对外施加的推力大小,取决于液压油的压力与活塞内端面面积的乘积值,该乘积值越大,推力越大,反之,则越小;在液压油压力和活塞直径确定的情况下,传统千斤顶对外推力也就确定了,无法提升其推力上限,限制了其在大推力场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对外推力上限,且操作方便的大推力千斤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大推力千斤顶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沿缸体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塞,活塞内端面和缸体内底面之间设有主腔,缸体上设有与主腔连通的外推油口,其结构特点是活塞中部同轴设有贯通活塞两端的滑孔,缸体内底面上固设有与缸体同轴设置的滑杆,滑杆外壁与滑孔密封滑动配合,滑杆外端同轴固设有直径比滑杆直径大的扩展杆,扩展杆上滑动密封套装有外端密封的扩展套,扩展套内端与活塞外端对应固接在一起,扩展套内底面和扩展杆外端面之间设有副腔,滑杆内设有连通主腔和副腔的滑杆油道。本结构的大推力千斤顶是通过双推力结构来实现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对外推力上限,且操作方便的。双推力结构主要是指在本大推力千斤顶中有两套推力结构,为方便叙述,称为主推力结构和副推力结构。其中,主推力结构包括设置在缸体内并与缸体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活塞中部设置有贯通活塞两端的滑孔,滑孔与活塞同轴设置,也就是说,活塞呈圆环状设置。主推力结构还包括固设在缸体内底面上的滑杆,滑杆与活塞也同轴设置,且穿过活塞的滑孔向缸体口部延伸。滑杆外壁与活塞的滑孔内壁滑动密封配合,这样,滑杆不但可 以为活塞提供滑动支撑力,而且还可以为活塞起到滑动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活塞在缸体内顺畅滑动。活塞内端面、与之对应的缸体内底面、与之对应的缸体内壁、与之对应的滑杆侧壁共同围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即主腔,主腔为圆环状结构。缸体外部设有与主腔连通的外推油口,通过外推油口可以向主腔内加注高压液压油,此时,液压油自身的压强会转化为对活塞的压力,从而实现推动活塞移动的作用。副推力结构主要包括固设在滑杆外端的扩展杆,扩展杆与滑杆同轴设置。扩展杆上滑动密封套装有沿扩展杆轴向滑动的扩展套,扩展套内端与活塞外端对应固接在一起,这样,活塞和扩展套就可以同步动作。扩展套外端密封设置,这样,由扩展套内底面、对应的扩展杆端面、对应的扩展套内壁就构成了一个密闭的空腔,即副腔,副腔为圆柱形结构。副推力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滑杆内的滑杆油道,滑杆油道一端与主腔连通,另一端与副腔连通。这样,通过外推油口向缸体内注油时,主腔和副腔会同时获得相同压力的高压液压油。主腔、副腔内的液压油会分别将自身压强转化为对活塞和扩展套的推力,分别推动活塞和扩展套移动。因为活塞和扩展套是固接的一体结构,因此,活塞或扩展套向外的推力就是液压油对活塞和扩展套的推力之和。在本大推力千斤顶中,扩展杆的直径大于滑杆的直径,所以主腔的横截面积加上副腔的横截面积必然大于缸体内腔的横街面积。这样,在液压油压力和缸体内径相同的情况下,本大推力千斤顶液压油做功时的横截面积要大于传统千斤顶液压油做功时的横截面积,故可以产生更大的推力,提高了推力上限。本大推力千斤顶,结构合理,充分利用了缸体内腔空间,通过向外推油口加压注油或降压放油即可实现扩展套的伸缩功能,也即升顶和降顶功能,操作非常方便。作为改进,缸体外端密封安装有滑动密封套装扩展套的导向套。 导向套的主要作用,是滑动套装在扩展套外周上,为扩展套的轴向滑动进行导向,保证了扩展套轴向滑动时的方向性和稳定性。导向套还具有封闭缸体口部的作用,有效防止尘土等杂物进入缸体,大大提高了缸体内腔的清洁度。作为进一步改进,缸体内壁和扩展套外壁之间设有密封的外反推腔,扩展套内端设有将扩展套内壁和滑杆外壁之间的空腔与外反推腔连通的连通孔,缸体远离外推油口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外反推腔连通的回缩油口。缸体内的外反推腔主要由扩展套外壁、对应的缸体内壁、对应的活塞外端面、对应的导向套内端面围绕而成,大致呈圆环形。为方便叙述,将滑杆外壁和对应的扩展套内壁之间的空腔,称之为内反推腔。内反推腔主要有滑杆外壁、对应的扩展套内壁、对应的活塞外端面、对应的扩展杆内端面围绕而成,大致呈圆环形。内反推腔的口径要小于外反推腔的口径,两者为套装关系。通过设置在扩展套内端的连通孔,可以将内反推腔和外反推腔连通在一起。通过设置在缸体上的回缩油口,可以向外反推腔和内反推腔内加注高压液压油,此时,液压油内部压强会转化为对活塞外端面、扩展杆内端面和导向套内端面的推力。因为导向套内端面和扩展杆内端面都与缸体固接在一起,因此,向回缩油口加注液压油时,液压油必然会推动活塞向缸体内腔底部移动,扩展套会随之回缩。这样就起到了利用液压油收缩本大推力千斤顶或降顶的作用,使回缩或降顶操作更加省时省力,更加方便。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大推力千斤顶,结构合理,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对外推力上限,且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在需要大推力的场合使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回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缸体,2为活塞,3为主腔,4为外推油口,5为滑孔,6为滑杆,7为扩展套,8为副腔,9为滑杆油道,10为导向套,11为扩展杆,12为外反推腔,13为连通孔,14为回缩油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该大推力千斤顶包括一端开口的缸体1,缸体I呈圆筒形。缸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推力千斤顶,包括缸体(1),缸体(1)内设有沿缸体(1)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塞(2),活塞(2)内端面和缸体(1)内底面之间设有主腔(3),缸体(1)上设有与主腔(3)连通的外推油口(4),其特征是:活塞(2)中部同轴设有贯通活塞(2)两端的滑孔(5),缸体(1)内底面上固设有与缸体(1)同轴设置的滑杆(6),滑杆(6)外壁与滑孔(5)密封滑动配合,滑杆(6)外端同轴固设有直径比滑杆(6)直径大的扩展杆(11),扩展杆(11)上滑动密封套装有外端密封的扩展套(7),扩展套(7)内端与活塞(2)外端对应固接在一起,扩展套(7)内底面和扩展杆(11)外端面之间设有副腔(8),滑杆(6)内设有连通主腔(3)和副腔(8)的滑杆油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灵敏王红青冯传军李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