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所述极片供料机构包括极片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的极片放料支撑轴、极片张力检测部、极片张力调节部、极片接带部、极片除尘部、极片测长部、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位于所述极片放料支撑轴的右侧,所述极片张力检测部位于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的下方,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通过一组直线导轨垂直设置或水平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并通过气缸或电机实现其张力平衡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通过设置极片张力检测部和极片张力调节部来实现对极片张力的精确控制,以维持极片张力的一致性,藉此,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卷绕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卷绕机上的极片供料机构。
技术介绍
电池卷绕机通常包括用以放置正极片卷料的正极片供料机构、用以放置负极片卷料的负极片供料机构、用以放置隔膜卷料的极片供料机构以及卷绕机构,正、负极片以及隔膜卷料经卷绕机构卷成电池电芯。一般的,极片供料机构还包括极片张力机构,但现有的极片张力机构不能有效地控制极片的张力,造成极片张力不均,影响电池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所存在的极片张力不均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所述极片供料机构包括极片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的极片放料支撑轴、极片张力检测部、极片张力调节部、极片接带部、极片除尘部、极片测长部、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位于所述极片放料支撑轴的右侧,所述极片张力检测部位于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的下方,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通过一组直线导轨垂直设置或水平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并通过气缸或电机实现其张力平衡控制。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中,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包括第一过渡轮、第二过渡轮、滑动块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块的两端,所述滑动块位于该直线导轨上并可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垂直或水平滑动。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中,所述极片供料机构还包括极片纠偏感应部,所述极片纠偏感应部则设置于该极片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中,所述极片除尘部具有毛刷、主辊筒、辅助辊筒和主辅集尘槽,主辊筒、辅助辊筒和一主辅集尘槽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中,所述极片测长部包括测长辊筒及与测长辊筒相连的编码器。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中,所述极片供料机构还包括驱动马达部和纠正马达部,所述驱动马达部和所述纠正马达部位于所述极片固定板异于所述极片放料支撑轴的另一侧,所述驱动马达部驱动所述极片放料支撑轴旋转,所述纠偏马达部驱动所述极片固定板前后移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通过设置极片张力检测部和极片张力调节部来实现对极片张力的精确控制,以维持极片张力的一致性,藉此,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品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I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11包括极片放料支撑轴110、极片接带部111、极片除尘部112、极片张力检测部114、极片张力调节部115、极片测长部116以及极片纠偏感应部119。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114位于所述极片放料支撑轴110的右侧,所述极片张力检测部112位于所述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114的下方。极片放料支撑轴110、极片接带部111、极片除尘部112、极片张力检测部114、极片张力调节部115以及极片测长部116固定于极片固定板1110的竖直平面上,极片固定板1110通过导杆17固定在基体100上,极片纠偏感应部119则设置于该极片固定板1110的外侧,其中,极片张力调节部114垂直设置 在极片固定板1110上。极片供料机构11还包括驱动马达部117和纠正马达部118,其位于固定板1110异于极片放料支撑轴110的另一侧,驱动马达部117驱动极片放料支撑轴110旋转,以进行放卷作业,纠偏马达部118驱动极片固定板1110前后移动,以进行纠偏作业。极片放料支撑轴110为一圆柱形滚轮,其上可放置多层极片30,极片30围绕极片放料支撑轴110卷成圈状。极片接带部111为垂直工作,其包括2个按压手柄1111和2个与按压手柄相对的压块1113,压块1113设置于所述按压手柄1111的下方。当需更换新的极片卷料时,拨动2个按压手柄1111,使压块1113压住极片30,然后切断极片30,接着,再拨动其中一个按压手柄1111,使其相对的压块1113松开,然后更换新的极片卷料,再拨动该压块手柄1111,压块1113压住新更换的极片卷料,最后,再将新的极片卷料与旧的极片卷料相接合,完成新旧极片卷料的接合。极片供料机构11包括两个极片除尘部112,每一极片除尘部112都具有一毛刷、主辊筒、辅助辊筒和一主辅集尘槽,主辊筒、辅助辊筒和一主辅集尘槽形成一封闭空间。毛刷用于刷除极片30上的粉尘,主辅集尘槽用于装刷落的粉尘,在外部驱动下,落入主辅集尘槽中的粉尘被吸尘部113吸走。本技术设置两个极片除尘部112的目的在于能够对极片30的正反面进行除尘,以提高极片30的除尘效果。极片张力检测部114部用于检测极片30在输送工程中极片张力变化范围是否超过指定范围。极片张力调节部115通过一组直线导轨1154垂直或水平设置在极片固定板1110上,并并通过气缸或电机实现其张力平衡控制。极片张力调节部115包括滑动块1151、第一过渡轮1153、第二过渡轮1152以及直线导轨1154,第一过渡轮1153和第二过渡轮1152安装在滑动块1151的上下端部,所述滑动块1151位于支撑轴1154的上方并可在直线导轨1154上垂直或水平滑动,当极片张力检测部114检测到极片30的张力变化范围超过指定范围时,驱动滑动块1151在直线导轨1154上移动,以实现对极片张力的调节,进而对极片张力进行精确的控制,提高极片张力的一致性。极片测长部116用于测量极片30经过极片测长部116的长度,极片测长部116模块式地安装在极片固定板1110上,其包括测长辊筒及与测长辊筒相连的编码器,其通过记录测长辊筒旋转的圈数来控制极片30的放卷长度。当极片30经过上述各功能部件处理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卷绕成电池电芯,在卷绕前,为了防止极片30跑偏移位,造成极片30与隔膜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卷绕,在卷绕机构与极片供料机构11之间设有一极片纠偏感应部119,极片纠偏感应部119具有检测系统和测量系统,当极片纠偏感应部119的检测系统检测到极片30发生偏移时,其测量系统测量出极片30偏移的位移量,并触发相应的纠偏马达部118动作,纠偏马达部118驱动极片固定板1110相对于基体100前后移动,从而将发生偏移的极片纠正到设定位置上,实现对极片30的整体纠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通过设置极片张力检测部和 极片张力调节部来实现对极片张力的精确控制,以维持极片张力的一致性,另外,本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设置还设置极片除尘部、极片张力检测部及极片纠偏感应部等功能部件对极片进行处理,以提高极片的品质,并且本技术采用极片供料机构吸尘效果好,纠偏效果佳,藉此,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供料机构包括极片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的极片放料支撑轴、极片张力检测部、极片张力调节部、极片接带部、极片除尘部、极片测长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卷绕机的极片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供料机构包括极片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的极片放料支撑轴、极片张力检测部、极片张力调节部、极片接带部、极片除尘部、极片测长部、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位于所述极片放料支撑轴的右侧,所述极片张力检测部位于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的下方,所述极片张力调节部通过一组直线导轨垂直设置或水平设置在所述极片固定板上,并通过气缸或电机实现其张力平衡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鸿俊,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