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关式下引熔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23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式下引熔铸装置,在坩埚底部配有石墨底座,石墨底座上开有工艺孔并与一根竖直方向的浇管相接触,浇管的中心开有流道孔,浇管与石墨底座在不同位置的配合使浇管的流道孔与石墨底座的工艺孔相通或相闭,实现流量控制;浇管的外缘呈六方形结构、并套置转动手柄,在炉底上设置螺柱,压紧法兰套置在螺柱上,压紧法兰的中心台阶卡住接套,螺柱上套置压紧法兰后还套有压紧弹簧并由调节链轮锁紧;浇管的下部与结晶器紧密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具有稳定的液流控制机构和气氛保护系统,能方便的实现熔铸、保温、浇铸一体化生产,液流控制稳定、均匀可靠,适用于在非真空条件下制备纯金属、易氧化金属及合金坯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开关式下引熔铸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加工

技术介绍
易氧化合金通常采用真空设备制备,但是生产效率较低。另外真空设 备通常采用定模浇铸,半连续铸造时需要破真空,坯锭锭重受到限制。因 此非真空熔铸装备及工艺在铜合金加工领域受到高度关注。由于考虑到气氛保护,因此下引式炉更容易实现熔铸、保温、浇铸一体化。专利200610085210.0 (非真空熔炼及浇铸Cu-OZr合金的方法)、 200610085209.8(非真空熔炼易氧化金属及合金的设备)、200610096327.9 (非真空熔炼铸造易氧化金属及合金的设备)、200610098355.4 (非真空熔 炼及浇铸Cu—Ti合金的方法)中,都涉及到一种易氧化金属及合金的熔 铸设备,这些熔铸技术,能够实现易氧化元素的非真空熔炼及铸造,在气 氛保护条件下,实现有效的合金化,并降低合金元素的烧损率。然而,为了达到气体保护以及隔离熔体、防止氧化的目的,需要提高 炉体的密闭性要求,因此加料、观察、熔体转移、浇铸等操作过程受到限 制,操作灵活性较低。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设备中,液流控制分别通过下顶或上压塞棒方 式实现,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开关式下引熔铸装置,包括炉体(3)、炉盖(19)、坩埚(1)、结晶器(13),炉体(3)带有加热装置给熔炼过程提供能量,炉体(3)内部设有坩埚(1),金属及合金在坩埚(1)中进行熔炼,其特征在于:在坩埚(1)底部配有石墨底座(4),石墨底座(4)上开有工艺孔并与一根竖直方向的浇管(5)相接触,浇管(5)的上部嵌入石墨底座(4)中并与石墨底座(4)的内壁紧密配合,浇管(5)的中心开有流道孔,浇管(5)与石墨底座(4)在不同位置的配合使浇管(5)的流道孔与石墨底座(4)的工艺孔相通或相闭;所述浇管(5)的外缘呈六方形结构、并套置有接套(6),在炉底(18)上设置有螺柱(16),压紧法兰(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清向朝建朱永兵陈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