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其结构包括车架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前轮、后轮和车座,车架上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置有大链轮,大链轮和后轮上的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曲柄上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两曲柄活动设置在中心轴上并通过调整具有在旋转轴线上呈180°夹角和0°夹角两种自然状态;所述两曲柄与中心轴的连接端分别具有转向可调的棘轮结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可缩进和伸出的踏板支撑,车架支撑的中心与车架铰接在一起,车架支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弹簧,当踏板支撑完全伸出时,两弹簧分别位于踏板的下方且具有将踏板向上弹起的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骑行方便,不仅可以坐在车座上骑行,还可以站着骑行,兼有交通工具和健身器材两种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健身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在骑行过程中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但由于长时间骑自行车,会给男性前列腺带来一定的影响,容易罹患前列腺疾病。因此,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自行车爱好者及自行车厂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可以坐着骑行,也可以站着骑行,减少直行车座对男性前列腺炎影响,增加自行车锻炼身体的功能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包括车架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前轮、后轮和车座,前轮通过前杈与车把相连接,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车架上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置有大链轮,后轮上同轴设置有小链轮,大链轮和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活动设置在中心轴上并通过调整具有在旋转轴线上呈180°夹角和0°夹角两种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与中心轴的连接端分别具有转向可调的棘轮结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可缩进和伸出的踏板支撑,车架支撑的中心与车架铰接在一起,车架支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当踏板支撑完全伸出时,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分别位于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下方且具有将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向上弹起的弹力。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锥形弹簧,当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向下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时,锥形弹簧能尽力增加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行程,从而给自行车提供更大的前进动力。本技术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骑行方便,不仅可以坐在车座上骑行,还可以站着骑行,兼有交通工具和健身器材两种功能。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中踏板支撑在车架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I和图2中第一曲柄或第二曲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车架,2、前轮,3、后轮,4、车座,5、前杈,6、车把,7、中心轴,8、大链轮,9、小链轮,10、链条,11、第一曲柄,12、第二曲柄,13、第一踏板,14、第二踏板,15、车架支撑,16、第一弹簧槽,17、第二弹簧槽,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I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其结构包括车架I及设置在车架I上的前轮2、后轮3和车座4,前轮2通过前杈5与车把6相连接,位于前轮2和后轮3之间的车架I上设置有中心轴7,中心轴7上设置有大链轮8,后轮3上同轴设置有小链轮9,大链轮8和小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在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活动设置在中心轴7上且以中心轴7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呈180°夹角。·即当第一曲柄11安装的第一踏板13位于大链轮8的左前方时,第二曲柄12安装的第二踏板14位于大链轮8的右后方,该自然状态和目前自行车的正常坐骑状态一致。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其结构包括车架I及设置在车架I上的前轮2、后轮3和车座4,前轮2通过前杈5与车把6相连接,位于前轮2和后轮3之间的车架I上设置有中心轴7,中心轴7上设置有大链轮8,后轮3上同轴设置有小链轮9,大链轮8和小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在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活动设置在中心轴7上且以中心轴7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呈0°夹角,SP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安装的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分别位于大链轮8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该自然状态和目前自行车的踏骑状态类似。如附图3所示,所述车架I上设置有可缩进和伸出的踏板支撑15,车架支撑15的中心与车架I铰接在一起,车架支撑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槽16和第二弹簧槽17,所述第一弹簧槽16和第二弹簧槽1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当踏板支撑15完全伸出时,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分别位于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的下方且具有将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向上弹起的弹力。所述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优先采用锥形弹簧。如附图4、5所示,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与中心轴7的连接端分别具有转向可调的棘轮结构,另一端与踏板连接。可以根据坐骑或站骑需要,选择棘轮的转动方向,使其满足动力的传递方向。本技术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包括车架⑴及设置在车架⑴上的前轮(2)、后轮(3)和车座(4),前轮(2)通过前杈(5)与车把(6)相连接,位于前轮(2)和后轮(3)之间的车架⑴上设置有中心轴(7),中心轴(7)上设置有大链轮(8),后轮(3)上同轴设置有小链轮(9),大链轮(8)和小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在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活动设置在中心轴(7)上并通过调整具有在旋转轴线上呈180°夹角和0°夹角两种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与中心轴(7)的连接端分别具有转向可调的棘轮结构;所述车架(I)上设置有可缩进和伸出的踏板支撑(15),车架支撑(15)的中心与车架(I)铰接在一起,车架支撑(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槽(16)和第二弹簧槽(17),所述第一弹簧槽(16)和第二弹簧槽(1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当踏板支撑(15)完全伸出时,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分别位于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的下方且具有将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向上弹起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均为锥形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其结构包括车架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前轮、后轮和车座,车架上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置有大链轮,大链轮和后轮上的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曲柄,曲柄上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两曲柄活动设置在中心轴上并通过调整具有在旋转轴线上呈180°夹角和0°夹角两种自然状态;所述两曲柄与中心轴的连接端分别具有转向可调的棘轮结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可缩进和伸出的踏板支撑,车架支撑的中心与车架铰接在一起,车架支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弹簧,当踏板支撑完全伸出时,两弹簧分别位于踏板的下方且具有将踏板向上弹起的弹力。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健身自行车,包括车架(1)及设置在车架(1)上的前轮(2)、后轮(3)和车座(4),前轮(2)通过前杈(5)与车把(6)相连接,位于前轮(2)和后轮(3)之间的车架(1)上设置有中心轴(7),中心轴(7)上设置有大链轮(8),后轮(3)上同轴设置有小链轮(9),大链轮(8)和小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在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活动设置在中心轴(7)上并通过调整具有在旋转轴线上呈180°夹角和0°夹角两种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曲柄(11)和第二曲柄(12)与中心轴(7)的连接端分别具有转向可调的棘轮结构;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可缩进和伸出的踏板支撑(15),车架支撑(15)的中心与车架(1)铰接在一起,车架支撑(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槽(16)和第二弹簧槽(17),所述第一弹簧槽(16)和第二弹簧槽(1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当踏板支撑(15)完全伸出时,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19)分别位于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的下方且具有将第一踏板(13)和第二踏板(14)向上弹起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敬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