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毂
,特别是新型电动车轮毂。技术背景 现今社会,电动车做为一个代步车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其使用方便快捷,且采用蓄电池做为电源,环保减排。在“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对电动车整车的重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减少电动车的整体重量同时又保证其工作强度,是电动车研发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轮毂圈对于电动车性能改造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例如采用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轮毂圈具有吸收振动和反弹力量的金属特性,必须通过精细的加工,才能达到驾驶所需的平稳性;轮毂圈所采用的制作材料的质量也相对应地提高加速性能,减少制动的能量需求,从而也可减少了油耗;轮毂圈的散热性能也直接影响到了刹车系统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质量轻、保证驾驶过程平稳性强,美观大方的新型电动车轮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型电动车轮毂,在外轮毂圈与内轮毂圈之间用周向间隔设置的幅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幅板上径向设有凹槽,凹槽的中部至内轮毂圈处开设有镂空部,所述的幅板、内轮毂圈及外轮毂圈内侧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辐板是位于内轮毂圈上呈放射状均布,幅板的两侧均呈径向设有凹槽,可减轻该电动车轮毂的重量,同时在凹槽部设有镂空部,进一步减少了材料,节省了生产成本,在镂空部的一端与外轮毂圈的内侧形成加强筋,整体的结构强度得到了提升,镂空部使得轮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增加了散热性能,保证了驾驶的平稳性,使得刹车性能得到提升。在上述的新型电动车轮毂中,所述的外轮毂圈、内轮毂圈及幅板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幅板上设有凹部 ...
【技术保护点】
新型电动车轮毂,在外轮毂圈(1)与内轮毂圈(5)之间用周向间隔设置的幅板(2)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幅板(2)上径向设有凹槽(4),凹槽(4)的中部至内轮毂圈(5)处开设有镂空部(3),所述的幅板(2)、内轮毂圈(5)及外轮毂圈(1)内侧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欣鑫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