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架生产中的铆接工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铆头如图I所示,由带铆窝的下铆座I固定在铆套2上组成,铆套2再与与铆钳座3连接。这种结构的弊端在于1、下铆座I的长度固定,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它变长变短或变更规格时不方便;2、容易晃动,从而产生铆接歪斜;3、容易从根部断裂。作为专业铆接车架的工具,应当根据车架的不同结构、材料的薄厚变化、铆钉的大小等而不断变化铆窝的大小、深度和高度,这就给现场作业提出了要求。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料厚、不同的铆钉大小配备不同的铆钳铆窝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在现有的场地,用现有的铆钳等来实现不同需求的铆接作业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组合式下铆座,可快速更换不同规格铆头,实现多品种生产,提高铆接质量,延长铆头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组合式下铆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过渡连接座,过渡连接座从下至上依次由与铆钳座的连接轴颈,定位台阶轴颈、铆头连接轴颈构成一个整体,铆头连接轴颈与定位台阶轴颈之间圆滑过渡,铆头连接轴颈上设有铆头连接孔,铆头直接安装在过渡连接座上,铆头顶部设有铆窝。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快速更换不同规格的铆 ...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下铆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过渡连接座,过渡连接座从下至上依次由与铆钳座的连接轴颈,定位台阶轴颈、铆头连接轴颈构成一个整体,铆头连接轴颈与定位台阶轴颈之间圆滑过渡,铆头连接轴颈上设有铆头连接孔,铆头直接安装在过渡连接座上,铆头顶部设有铆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君侠,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