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脱除硫化氢的浆液脱硫设备,包括脱硫塔,在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脱硫塔进气口、脱硫塔出气口和脱硫塔出料口;所述脱硫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脱硫塔的下部,所述脱硫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脱硫塔的顶部;所述脱硫塔为无填料的空塔,在所述脱硫塔内且位于所述脱硫塔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淋的喷淋装置;所述浆液脱硫设备还设置有打浆釜,所述打浆釜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浆液脱硫设备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填料脱硫塔而导致的反应生成的含硫元素的物质或单质硫附着在填料上而导致的脱硫塔堵塞的问题,而且提高了脱除硫化氢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浆液进行脱硫的设备,属于脱硫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其中,干法脱硫主要有分子筛法、氧化锌法、活性炭法和氧化铁法等,干法脱硫适于低含硫气体的处理。湿法脱硫,其原理是含硫气体在脱硫塔中与含脱硫剂的液体充分接触,气体中的硫化物被液体吸收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净化,含硫富液经再生得到副产品硫等。按脱硫原理进行分类,湿法脱硫主要包括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和氧化法三类。 上述脱硫方法的原理都是含硫化氢的气体由脱硫塔下部进入,上部导出;含脱硫剂的溶液由上部进入,在下行的过程中与含脱硫化氢的气体接触并吸收其中的硫化氢,吸收了硫化氢的含脱硫剂的溶液再由脱硫塔底部排出。在含脱硫剂的溶液对硫化氢进行吸收的过程中,硫化氢和脱硫剂反应,使得硫化氢被吸收并同时转化为不易溶于水的含硫元素的物质或硫单质。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脱硫塔大都为填料塔,这样随着生产的不断运行,生成的含硫元素的物质或硫单质会越来越多地附着在填料塔内的脱硫填料表面上,并使填料表面上的硫颗粒或含硫元素的物质的颗粒逐渐长大,最终导致脱硫塔内的填料被堵塞,脱硫塔的阻力不断升高,使得脱硫塔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采用填料塔进行氧化法脱硫时,容易由于含硫元素的物质或单质硫在填料上附着而导致的硫堵塞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避免产生硫堵塞现象的浆液脱硫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脱除硫化氢的浆液脱硫设备,包括脱硫塔,在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脱硫塔进气口、脱硫塔出气口和脱硫塔出料口 ;所述脱硫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脱硫塔的下部,所述脱硫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脱硫塔的顶部;所述脱硫塔为无填料的空塔,在所述脱硫塔内且位于所述脱硫塔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淋的喷淋装置;所述浆液脱硫设备还设置有打浆釜,所述打浆釜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还设置有胶体磨,所述打浆釜的浆液出口与所述胶体磨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所述胶体磨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还设置有浆液过滤器,所述胶体磨的浆液出口与所述浆液过滤器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所述浆液过滤器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还设置有浆液贮罐,所述胶体磨的浆液出口与所述浆液贮罐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所述浆液贮罐的浆液出口与所述浆液过滤器的浆液进口相连接。在所述脱硫塔内设置有与所述脱硫塔进气口相连的第一气体分布器。所述喷淋装置为喷淋层,所述喷淋层至少设置两层。所述喷淋层中,其中一层设置于所述脱硫塔的下部,其余层设置于所述脱硫塔的上部。与所述脱硫塔连接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依次连接的氧化塔,所述氧化塔为无填料的空塔,所述氧化塔设置有氧气或空气进气口、出气口、氧化塔进料口和氧化塔出料口 ;所述脱硫塔出料口与氧化塔进料口相连接;在所述氧化塔的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排出硫泡沫的溢流口。所述氧化塔出料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在所述氧化塔内且位于所述氧化塔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氧气或空气进气口连接的第二气体分布器。·所述第二气体分布器设置为两层,其中一层设置于氧化塔的底部,另一层设置于氧化塔塔体的下部,所述氧化塔出料口设置于氧化塔的底部和氧化塔的中下部。在所述氧化塔内,且位于所述氧气或空气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层筛板。还设置有浆液预热器,所述脱硫塔出料口与所述浆液预热器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所述浆液预热器的浆液出口与所述氧化塔进料口相连接。还设置有硫泡沫储存装置、分离装置和清液储槽,所述硫泡沫储存装置的浆液进口与氧化塔的溢流口相连接,所述硫泡沫储存装置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分离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所述分离装置的清液出口与清液储槽相连接,所述清液储槽与所述打浆釜相连接。还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和空气缓冲罐,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空气缓冲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缓冲罐的出气口与氧化塔的氧气或空气进气口相连接。还设置有干法脱硫塔,所述脱硫塔进气口、脱硫塔出气口与干法脱硫塔的脱硫塔进气口相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采用无填料的空塔为脱硫塔,在所述脱硫塔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浆液脱硫设备还设置有打浆釜,所述打浆釜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这样可以使用打浆釜制得各种固体可再生脱硫剂(如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的浆液,然后再将浆液输送到脱硫塔,由于脱硫塔为无填料的空塔,喷淋装置喷出的浆液直接在脱硫塔内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与含有硫化氢的气体接触并吸收硫化氢,然后落到塔底并由脱硫塔出料口直接排出。浆液与含有硫化氢的气体接触反应,反应生成的含硫元素的物质(诸如硫化物等)或硫单质直接附着在浆液脱硫剂中的固体颗粒上,浆液然后从脱硫塔出料口排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填料脱硫塔进行脱硫时容易产生硫堵塞的问题。(2)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还设置有胶体磨,所述打浆釜的浆液出口与所述胶体磨的浆液进口相连接,所述胶体磨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这样打浆釜出来的浆液再进入胶体磨,浆液中的固体颗粒进一步被磨细,浆液的状态更加稳定,与含有硫化氢的气体接触反应时,浆液更加迅速、充分地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3)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所述喷淋层中,其中一层喷淋层设置于所述脱硫塔的下部且位于所述脱硫塔进气口之上,其余层喷淋层设置于所述脱硫塔的上部,这样在含硫化氢!的气体进入脱硫塔底部后,可以直接与新鲜的楽■液接触反应,进一步提闻了脱硫的效率。(4)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与所述脱硫塔管道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依次连接的氧化塔,所述氧化塔为无填料的空塔,所述氧化塔设置有氧气或空气进气口、出气口、氧化塔进料口和氧化塔出料口和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于氧化塔的上部,这样浆液直接由氧化塔的进料管道通入塔内,而氧气或空气经氧气或空气进气口进入氧化塔的底部,并形成氧气或空气的气泡,气泡在浆液上浮的过程中与浆液接触反应,从而实现了浆液脱硫剂的再生。这样采用将浆液和氧气或空气分别输送到氧化塔内的方法,避免了在使用喷射法输入浆液时,浆液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造成喷射器的磨损和堵塞的问题。与所述脱硫塔连接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依次连接的氧化塔,所述氧化塔为无填料的空塔,这样浆液依次经过多个氧化塔,且在氧化塔内被多次氧化,浆液中的固体脱硫剂颗粒充分再生。(5)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所述氧化塔出料口与所述喷淋装置的浆液·进口相连接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再生后的浆液又返回脱硫塔,再次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吸收硫化氢后从脱硫塔出料口排出,然后进入氧化塔进行再生,从而形成脱硫-再生的浆液循环操作。(6)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所述第二气体分布器设置为两层,其中一层设置于氧化塔塔体的底部,另一层设置于氧化塔下部,所述氧化塔出料口设置于氧化塔的底部和氧化塔的中下部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空气或氧气在氧化塔底部进入氧化塔后,起到直接搅拌底部浆液的作用,避免了浆液在氧化塔底部出现沉积现象。(7)本技术所述的浆液脱硫设备,在氧气或空气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层筛板,这样由第二气体分布器产生的气泡经过筛板时,进一步形成更小气泡,而且气泡在氧化塔内分布更加均匀。(8)本技术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脱除硫化氢的浆液脱硫设备,包括脱硫塔(10),在所述脱硫塔(10)上设置有脱硫塔进气口(13)、脱硫塔出气口(11)和脱硫塔出料口(14);所述脱硫塔进气口(13)设置在所述脱硫塔(10)的下部,所述脱硫塔出气口(11)设置在所述脱硫塔(10)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0)为无填料的空塔,在所述脱硫塔(10)内且位于所述脱硫塔进气口(1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淋的喷淋装置(12);所述浆液脱硫设备还设置有打浆釜(15),所述打浆釜(15)的浆液出口与所述喷淋装置(12)的浆液进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科,张旭之,刘振义,肖青,李廷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