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滤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826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装置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滤瓶。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1)、抽滤嘴(2)和位于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小圆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个小圆孔(3)内通滤液瓶(1)、外通抽滤嘴(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滤液损失、操作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过滤装置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滤瓶
技术介绍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固、液体混合物分离方法。抽滤瓶,作为加快流速组成减压过滤装置的玻璃器具,适用于化工厂、制药厂、科研单位化验室或生产上对溶液作减压过滤操作,尤其是对一些浓度大的,或在常压情况下过滤流速极为缓慢的溶液。抽滤瓶常配合布氏漏斗使用,形状类似锥形瓶,但不同是其侧面上部有一个可与真空泵相连抽滤嘴及壁厚。抽滤时,抽滤瓶外接真空泵抽气减压下,液体经滤纸快速从布氏漏斗流向滤液瓶中。抽滤瓶的使用中有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1、滤液常从抽滤嘴被吸入真空泵橡皮管,不仅污染了真空泵,且大大减少了滤液量;2、抽滤瓶在突然减压下易爆裂,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滤瓶,该抽滤瓶既减少滤液被吸入真空泵橡皮管又使用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抽滤嘴和位于抽滤嘴内接口的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小圆孔,所述小圆孔内通滤液瓶、外通抽滤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因型号差别,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抽滤嘴和位于抽滤嘴内接口上的小圆孔,抽滤嘴内接口上小圆孔数量为3 7个,均匀分布在抽滤嘴内接口圆面上,所述抽滤嘴内接口上小圆孔内通滤液瓶、外通抽滤嘴。本技术的改进后特点是由于抽滤嘴内接口从一个大口径圆孔变为均匀分散的三个小圆孔,对漏斗口流下的滤液吸入变得分散且困难,从而减少滤液损失;在突然减压情况下,滤液瓶的内压改变得到缓冲,不易致抽滤瓶爆裂,提高了抽滤的安全性。本技术具有减少滤液损失、操作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I中放大的抽滤嘴内接口的三个小圆孔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I、抽滤嘴2和位于抽滤嘴2的内接口的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小圆孔3。所述抽滤嘴2内接口上的三个小圆孔3内通滤液瓶I、外通抽滤嘴2。权利要求1.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I)、抽滤嘴(2)和位于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小圆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个小圆孔(3)内通滤液瓶⑴、夕卜通抽滤嘴⑵。2.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I)、抽滤嘴(2)和位于抽滤嘴(2)内接口上的小圆孔(3),其特征在于抽滤嘴⑵内接口上小圆孔⑶数量为3 7个,均匀分布在抽滤嘴⑵内接口圆面上,所述抽滤嘴(2)内接口上小圆孔(3)内通滤液瓶(I)、外通抽滤嘴(2)。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过滤装置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滤瓶。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1)、抽滤嘴(2)和位于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小圆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个小圆孔(3)内通滤液瓶(1)、外通抽滤嘴(2)。本技术具有减少滤液损失、操作安全的优点。文档编号B01D29/085GK202700178SQ20122016571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丁红伟, 倪生良 申请人:湖州师范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滤瓶,包括滤液瓶(1)、抽滤嘴(2)和位于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小圆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嘴(2)内接口的三个小圆孔(3)内通滤液瓶(1)、外通抽滤嘴(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伟倪生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