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雪峰专利>正文

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52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11
一种折叠椅,主要包括柔性背面、靠背管、连接座、座面管、定位座、滑套、后脚管、柔性座面、前脚管;其特征是柔性座面设在座面管上,座面管与刚性的前脚管和靠背管相连接,为柔性座面提供了刚性的横向支撑力,确保入座时柔性座面不会下塌;同时通过前脚管与座面管相铰接,座面管与后脚管通过滑套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通过连接座相铰接,由前脚管、后脚管、座面管之间组成了可变三角形机构来实现椅子的折叠和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户外旅游、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椅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是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4年8月25日公开了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休闲折叠椅架》的技术,专利号为03217983. 9。一种休闲折叠椅架,包括两前腿、两后腿组成件,后腿组件为伸缩管组件包括套筒和套杆,套杆的上端与前腿铰接联结;两横杆,横杆与前腿铰接联结,后端与套筒铰接联结;两扶手,扶手中部与前腿中部铰接联结,后端与套筒中部铰接联结;第一交叉组件,其包括交叉成X形的两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的前端和前腿的下端铰接联结;第二交叉组件,其包括交叉成X形的两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腿的上端和套筒的上端铰接联结。这款折叠椅的缺点是支撑座面的两横杆和两前腿组件通过设置成X形的第一交叉组件和第二交叉组件实现横向支撑,当座面收到入座力时,支撑两横杆和两前腿组的第一交叉组件和第二交叉组件会发生转动,导致座面下塌,入座的舒适不好,同时折叠椅的结构部件比较多,并且组装起来耗费工时,导致成本比较高,不利于推广。针对这一点缺点,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横向固定支撑椅面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折叠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椅,主要包括柔性背面、靠背管、连接座、座面管、定位座、滑套、后脚管、柔性座面、前脚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靠背管为一根U型管,靠背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座上,柔性背面套接在靠背管上;前脚管为一根U型管,前脚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座上;后脚管为一根U型管,U型管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连接座上;定位座固设在后脚管上;座面管为一根U型管,座面管上铰接两个滑套,滑套套接在后脚管上,座面管与前脚管相铰接,柔性座面套接在座面管上。在本技术中,座面管和后脚管之间通过设有滑套,使座面管可以绕后脚管转动。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后脚管可以绕连接座转动。在本技术中,所述的靠背管与前脚管通过连接座组成一个环形的框架,用以支撑柔性背面和柔性座面,在承受入座力时,确保椅架不会变形。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前脚管、后脚管、座面管之间组成了可变三角形机构。本技术的优点是柔性座面设在座面管上,座面管与刚性的前脚管和靠背管相连接,为柔性座面提供了刚性的横向支撑力,确保入座时柔性座面不会下塌;同时通过前脚管与座面管相铰接,座面管与后脚管通过滑套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通过连接座相铰接,由前脚管、后脚管、座面管之间组成了可变三角形机构来实现椅子的折叠和展开,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沙滩、野营、庭院等各种场合使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堆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折叠椅,主要包括柔性背面I、靠背管2、连接座3、座面管·4、定位座5、滑套6、后脚管7、柔性座面8、前脚管9 ;其特征是所述靠背管2固设在连接座3上,柔性背面I固设在靠背管2上;前脚管9固设在连接座3上;后脚管7铰接在连接座3上;定位座5固设在后脚管7上;滑套6铰接在座面管4上,且套接在后脚管7上;座面管4与前脚管9相铰接;柔性座面8固设在座面管4上。使用时,当柔性座面8承受入座力时,座面管4承受横向拉力和竖向压力,横向拉力由前脚管9和靠背管2所构成的环形框架提供支撑力;竖向压力通过前脚管9与滑套6来承受,滑套6受力后传递给后脚管7 ;座面管4还产生扭矩力,前脚管9与座面管4之间的铰接点为支撑点,前端受力大,而产生顺时针的扭矩力,因此,滑套6向上滑移直至滑套6与定位座5相抵触,由定位座5提供的撑力平衡了座面管4所产生的扭矩力,此时,由前脚管9、后脚管7、座面管4所组成的三角形机构在受力的状态下变成了刚性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椅子处于使用状态。参照图2,拆开靠背管2、前脚管9与连接座3的连接后,在前脚管9上设有直径小于靠背管2内径的一段缩口,再通过与连接座3的固定连接,确保靠背管2与前脚管9之间的稳固连接。参照图3,折叠时,移动滑套6,使滑套6与定位座5脱离,并向远离定位座5的方向运动,此时,根据三角形原理可知,由前脚管9、后脚管7、座面管4所组成的三角形机构发生运动,前脚管9与后脚管7之间的夹角变小,椅子处于折叠状态中。参照图4,继续移动滑套6,使由前脚管9、后脚管7、座面管4所组成的三角形机构继续产生运动,后脚管7与前脚管9相抵触,限制了滑套6的移动,此时,达到折叠后的状态,椅子的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运输。参照图5,多张折叠椅需要放在一起存放或者运输时,可以将第二张折叠椅翻转后再旋转180度堆放,即第一张的靠背管2与第二张的后脚管7相抵触放置,以此类推,放置第三张,第四张;直至满足存放空间所需的要求。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力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椅,主要包括柔性背面(I)、靠背管(2)、连接座(3)、座面管(4)、定位座(5)、滑套(6)、后脚管(7)、柔性座面(8)、前脚管(9);其特征是所述靠背管(2)固设在连接座(3)上,柔性背面(I)固设在靠背管(2)上;前脚管(9)固设在连接座(3)上;后脚管(7)铰接在连接座(3 )上;定位座(5 )固设在后脚管(7 )上;滑套(6 )铰接在座面管(4 )上,且套接在后脚管(7)上;座面管(4)与前脚管(9)相铰接;柔性座面(8)固设在座面管(4)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面管(4)和后脚管(7)之间设有滑套(6)。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脚管(9)、后脚管(7)、座面管(4)之间通过滑套(6)和连接座(3)组成的三角形机构。专利摘要一种折叠椅,主要包括柔性背面、靠背管、连接座、座面管、定位座、滑套、后脚管、柔性座面、前脚管;其特征是柔性座面设在座面管上,座面管与刚性的前脚管和靠背管相连接,为柔性座面提供了刚性的横向支撑力,确保入座时柔性座面不会下塌;同时通过前脚管与座面管相铰接,座面管与后脚管通过滑套相铰接,后脚管与前脚管通过连接座相铰接,由前脚管、后脚管、座面管之间组成了可变三角形机构来实现椅子的折叠和展开。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户外旅游、沙滩、庭院等场合使用的椅子。文档编号A47C4/28GK202698435SQ20122037786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郑雪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椅,主要包括柔性背面(1)、靠背管(2)、连接座(3)、座面管(4)、定位座(5)、滑套(6)、后脚管(7)、柔性座面(8)、前脚管(9);其特征是所述靠背管(2)固设在连接座(3)上,柔性背面(1)固设在靠背管(2)上;前脚管(9)固设在连接座(3)上;后脚管(7)铰接在连接座(3)上;定位座(5)固设在后脚管(7)上;滑套(6)铰接在座面管(4)上,且套接在后脚管(7)上;座面管(4)与前脚管(9)相铰接;柔性座面(8)固设在座面管(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