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735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折叠椅,包括至少三个脚垫(1)、至少两个椅靠杆(4)和两个把杆,脚垫(1)的顶部铰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同一脚垫上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呈V形设置,其中一个脚垫上的第一支撑杆与相邻的另一个脚垫上的第二支撑杆交错设置且交错处铰接设置;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敷设有椅座(5);椅靠杆的底端铰接于脚垫的顶部且顶端向上延伸并穿过椅座,椅靠杆的上端设施有椅靠;其中,多个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中的至少两个向上延伸并穿过椅座,并且顶部与把杆的一端相铰接,把杆的一端与椅靠杆相铰接。该便携折叠椅能够便捷地张开或收缩,并且收缩后占据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具,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折叠椅
技术介绍
便携折叠椅,轻便、可叠放功能的座椅,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最初用于军事用途。常用语各类培训机构、各级学校、公共场所、医院、餐厅、酒店、公司和家庭等场所。按照便携折叠椅的骨架的材质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木质折叠椅和铁艺折叠椅。现有的便携折置椅,无论是木质折置椅,还是铁艺折置椅,在折置完成后均是成为块状结构。这种便携折叠椅不仅具有占据空间大,同时块状结构的重心不稳导致便携折叠椅易倾倒而不易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折叠椅,该便携折叠椅能够便捷地张开或收缩,并且收缩后占据空间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折叠椅,该便携折叠椅包括至少三个脚垫、至少两个椅靠杆和两个把杆,脚垫的顶部铰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同一脚垫上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呈V形设置,其中一个脚垫上的第一支撑杆与相邻的另一个脚垫上的第二支撑杆交错设置且交错处铰接设置;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敷设有椅座;椅靠杆的底端铰接于脚垫的顶部且顶端向上延伸并穿过椅座,椅靠杆的上端设施有椅靠;其中,多个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中的至少两个向上延伸并穿过椅座,并且顶部与把杆的一端相铰接,把杆的一端与椅靠杆相铰接。优选地,便携折叠椅还包括把手,把手安装于把杆上。优选地,椅座和/或椅靠为软质结构。优选地,椅座和/或把杆上形成有贯穿孔,贯穿孔向下延伸设置有储物腔室。优选地,贯穿孔位于椅座的边缘处。优选地,椅座形成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地,脚垫由上而下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能够自上而下安装有固定销。优选地,任意两个脚垫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便携折叠椅,一方面在呈展开状态下,多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围合而成环状结构,在使用者坐于便携折叠椅上后,环状的结构能够将受到的力均匀分散,进而保证了便携折叠椅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尤其是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便携折叠椅不会轻易的翻倒);另一方面,便携折叠椅在被折叠后为圆柱筒状结构,这样圆柱筒状结构不仅可堆积存放,同时圆柱筒状结构较块状结构而言体积更小、重心更稳;;此外,在椅靠杆上设置椅靠使用者便可向后椅靠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在便携折叠椅被折叠后,椅靠也会被收纳至圆柱形结构中,从而可以看出椅靠的设置对便携折叠椅的体积无任何影响;进一步地,在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与椅靠杆之间设置把杆,不仅能够提高便携折叠椅的稳定性,同时使用者的手部也能够放置于把杆上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舒适度。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便携折叠椅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脚垫2、储物腔室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4、椅靠杆5、椅座6、椅靠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和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折叠椅,如图1所示,便携折叠椅包括至少三个脚垫1、至少两个椅靠杆4和两个把杆,脚垫1的顶部铰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同一脚垫1上的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呈V形设置,其中一个脚垫1上的第一支撑杆31与相邻的另一个脚垫1上的第二支撑杆32交错设置且交错处铰接设置;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的顶部敷设有椅座5 ;椅靠杆4的底端铰接于脚垫1的顶部且顶端向上延伸并穿过椅座5,椅靠杆4的上端设施有椅靠6 ;其中,多个第一支撑杆31和/或第二支撑杆32中的至少两个向上延伸并穿过椅座5,并且顶部与把杆的一端相铰接,把杆的一端与椅靠杆4相铰接。上述便携折叠椅,一方面在呈展开状态下,多个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围合而成环状结构,在使用者坐于便携折叠椅上后,环状的结构能够将受到的力均匀分散,进而保证了便携折叠椅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尤其是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便携折叠椅不会轻易的翻倒);另一方面,便携折叠椅在被折叠后为圆柱筒状结构,这样圆柱筒状结构不仅可堆积存放,同时圆柱筒状结构较块状结构而言体积更小、重心更稳;此外,在椅靠杆4上设置椅靠6使用者便可向后椅靠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在便携折叠椅被折叠后,椅靠6也会被收纳至圆柱形结构中,从而可以看出椅靠6的设置对便携折叠椅的体积无任何影响;进一步地在第一支撑杆31和/或第二支撑杆32与椅靠杆4之间设置把杆,不仅能够提高便携折叠椅的稳定性,同时使用者的手部也能够放置于把杆上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舒适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把杆的硬度较大,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不适感,优选地,便携折叠椅还包括把手7,把手7安装于把杆上。由此通过设置把手7而增大使用者与把手7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舒适度。同时,椅座5和/或椅靠6的具体材质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实用性,优选地,椅座5和/或椅靠6为软质结构,如布质机构、橡胶机构或其他的软质结构,这样便可利用软质结构具有较大形变以提高使用者与椅座5和/或椅靠6的接触面积以降低人体受到的压强进而提高舒适度。另外,软质结构也易被收纳至圆柱形结构中,进一步较小折叠后的便携折叠椅所占据的空间。考虑到,这种便携折叠椅的使用场合,使用者往往需要一定的空间去容纳物件,但是由于便携折叠椅本身的面积有限而难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优选地,椅座5和/或把杆上形成有贯穿孔,贯穿孔向下延伸设置有储物腔室2。由此便可将便携折叠椅展开后将物件放置储物腔室2中以满足容纳物件的要求。并且,物件也可以无需取出,在便携折叠椅被折叠后被收纳至圆柱形结构中进而防止物件的散落。为了便于物件的存放与取拿,更优选地,贯穿孔位于椅座5的边缘处。另外,便携折叠椅往往被带至户外进行使用,考虑到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由于椅座5和/或椅靠6不透气导致使用者的身体出汗而极大地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这种情况在炎热的夏天尤其严重,优选地,椅座5形成有多个散热孔。这样通过散热孔便可将使用者的身体散出的热量排走以降低出汗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便携折叠椅的舒适度。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稳定性,优选地,脚垫1由上而下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能够自上而下安装有固定销。这样便携折叠椅在户外使用过程中,便可通过固定销的作用将便携折叠椅与大地形成一体结构,进而保证便携折叠椅的稳定性。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稳定性,更优选地,任意两个脚垫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由此便可将便携折叠椅中各脚垫1之间形成一体机构,以通过强化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以提高便携折叠椅的稳定性。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折叠椅包括至少三个脚垫(1)、至少两个椅靠杆(4)和两个把杆,所述脚垫(1)的顶部铰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同一所述脚垫(1)上的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呈V形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脚垫(1)上的第一支撑杆(31)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脚垫(1)上的第二支撑杆(32)交错设置且交错处铰接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支撑杆(32)的顶部敷设有椅座(5);所述椅靠杆(4)的底端铰接于所述脚垫(1)的顶部且顶端向上延伸并穿过所述椅座(5),所述椅靠杆(4)的上端设施有椅靠(6);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31)和/或第二支撑杆(32)中的至少两个向上延伸并穿过所述椅座(5),并且顶部与所述把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把杆的一端与所述椅靠杆(4)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