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剂量单位调配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443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21
剂量单位由自体细胞疗法产品组成,所述产品由针对待治疗的每个个体所生长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使用现行良好制造规范(CGMP)和标准组织培养程序从每个个体自身皮肤的活检体生长的自体成纤维细胞的悬浮液在含有具有至少98%成纤维细胞纯度以及至少85%成活力的低温保存的成纤维细胞或其前驱体的小瓶中供应,用于以1.0-2.0×107个细胞/毫升的浓度投予1到6mL、优选2mL的细胞。当注射到鼻唇沟皱纹(鼻侧上延伸到嘴角的皱褶)中时,认为自体成纤维细胞会增加细胞外基质组分(包括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减轻这些皱纹的严重程度。已证实投药剂量和时机对达成临床上显著的成果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经过分离和制备的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剂量单位调配物,其用于在一个部位注射以供修复和/或长期改善人类个体的皮肤和软组织缺陷。
技术介绍
如美国专利第5,591,444 号、第 5,660,850 号、第 5,665,372 号以及第 5,858,390号中所述,个体皮肤中的美容和审美缺陷可以通过将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悬浮液注射到 较邻近于缺陷的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来矫正。可以通过此方法矫正的典型缺陷包括皱皮、萎缩纹、凹陷性瘢痕、非外伤来源的皮肤凹陷、由寻常痤疮引起的瘢痕以及唇部发育不全。所述细胞与个体组织相容,优选地通过培养从个体获取的活检标本而得到,并且已通过在细胞培养系统中继代培养而扩增。将材料(“注射物(injectate)”)注射到体内并且尤其注射到面部以产生美学效果从接近十九世纪开始。举例来说,注射石蜡来矫正面部轮廓缺陷在第I次世界大战之前多年中享有一段短暂的接受期。然而,并发症和长期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的性质导致放弃了实施。可注射硅酮的可用性使得这些事件在I960年代早期开始实质上重现。专门制造的“医用级”硅酮溶液,例如道康宁(Dow Corning) MDX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马斯洛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法布罗赛尔科技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