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光电子集团专利>正文

用于预测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433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诊断方法,其中在患者的视网膜中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由在所述视网膜中剩余的连接内外丛状层的组织的量来确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预测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装置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领域,并且具体涉及用于在视觉损伤患者中预测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诊断方法和装置。专利技术背景有许多原因会引起患者受到视觉损伤,并且在这类情况中对于眼科医生来说重要的是能够确定视觉功能并在治疗后预测视觉结果。例如,对于经受手术干预的患者如果视网膜的病症并无改善的可能性存在,该治疗将会是徒劳。视觉损伤的一种常见原因是黄斑水肿。黄斑水肿由在中心视网膜中的液体异常累积引起,并表明影响了血视网膜屏障的一者或两者的功能。这是许多眼部病症的常见后遗症,并且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视觉丧失的主要原因。细胞外液的任何异常淤积都可能引起视网膜神经元部件间的空间关系移位。少量液体可能导致总视网膜厚度增加,同时大量液体可能引起如囊样黄斑水肿中所见的无细胞空间。众所周知,通过测量黄斑厚度来预测视敏度。然而,描述中心黄斑厚度(CMT)和视敏度间关系的数据的定性分析显示:CMT和视敏度间的相关性仅为中度,CMT仅能够预测16.6%的视敏度。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性能的预测潜在视敏度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诊断方法,其中在患者的视网膜中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由在视网膜中剩余的连接内外丛状层组织的量来确定。专利技术人已示出连接内外丛状层的剩余组织的量和潜在视敏度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据信这种相关性的原因是在这些层内的视网膜组织提供了在视网膜内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间的轴突连接,并且测量保存的轴突连接是保存的视敏度的良好指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离中心凹不同距离处拍摄了一系列冠状图像。这些图像提供了该中心凹周围的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同心环(其可能是或可能不是圆形的)。丛状层间剩余的组织量通过分析图像数据集来计算。专利技术人已发现在离中心凹约1000-2000微米的区域中连接组织是保存的视敏度的最有效的预测因子。所述进行测量的平面可能是内外丛状层间的最小可测平面。在本文中,应理解,术语平面用于定义沿着平面的轮廓具有有限厚度的层。所述进行测量的平面可以沿着预定义表面(例如视网膜表面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轮廓成形。此外,视敏度水平可以通过尺寸分析来确定,例如连接内外丛状层的Muller纤维和/或双极细胞的最小尺寸。该测量优选随适合的成像和处理系统进行,例如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OCT)、超声或共聚焦。优选的系统使用了联合OCT/共聚焦系统,该系统允许OCT和共聚焦图像随像素对像素的对应(pixelforpixelcorrespondence)显示于计算机屏幕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确定患者视网膜中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诊断装置,其包括用于成像内外丛状层间视网膜组织的成像系统;以及基于在所述内外丛状层间剩余的所述视网膜组织的量来计算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选择所述层和位置以自动测量连接组织的量,并且可以间接测量连接内外丛状层的组织的量。附图简述现在参照附图,仅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该附图中:图1显示受囊样黄斑水肿(CMO)影响的人视网膜的光学显微术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的图像。图2是囊样黄斑水肿的扫描电子显微术图像。图3A是患有黄斑水肿的患者的黄斑厚度图,该图表示通过ETDRS研究测量的子域平均厚度。图3B是具有将黄斑划分为5个渐增偏心度(半径:500μ、1000μ、1500μ、2000μ、2500μ)区域的重叠网格的灰度冠状OCT扫描。图4显示以下之间关系的散点图:a)中心黄斑厚度对LogMARVA(rs=0.407*);b)圆1内的组织完整性对LogMARVA(rs=-0.832*);c)圆2内的组织完整性对LogMARVA(rs=-0.841*);d)圆3内的组织完整性对LogMARVA(rs=-0.624*);e)圆4内的组织完整性对LogMARVA(rs=-0.277*);以及f)圆5内的组织完整性对LogMARVA(rs=-0.134*)。图5显示R2值的变化,该值表示视敏度和在渐增偏心度处的视网膜剩余组织之间以及视敏度和中心黄斑厚度(CMT)之间的关联;图6是对于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测量的对预测的LogMAR视敏度,具有均等线的散点图;图7是表明测量的与预测的LogMAR视敏度之间的一致性的Bland-Altman均差图;图8是显示一致性的偏移(实线)和上下限(虚线)的Bland-Altman均差图;以及图9是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装置的框图。专利技术详述从组织学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OCT)的观察,如图1中所示,给出了由视网膜Z平面内组织结构所描绘的多囊肿的假象。然而,扫描电子显微术,如图2中所示,却显示存在更常见的单个囊性空腔,在其之内许多结构从视网膜内延伸至外。这类结构由Muller纤维柱与穿过两层丛状层间的双极细胞的轴突元件连在一起组成。实验研究已表明,两个丛状层与外界膜连在一起形成对液体运动的物理抵抗性屏障。因此,细胞外液可能包含在这些抵抗性屏障所限定的层内。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囊性空腔可能出现于内外丛状层间或外界膜和外丛状层之间。在前者位置中,有可能移位双极细胞,导致细胞消亡或功能受影响,然而在后者中,仅感光细胞处于风险中。鉴于双极细胞作为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之间的唯一通讯途径的基本作用,这些细胞间任何连接性的丧失都将会影响视觉功能。由此可见,视网膜厚度越增加,这类轴突越被拉伸。结果是某些轴突将会断裂。这种现象被认为解释了视网膜厚度增加与视敏度下降之间存在明显关系的机制。相比之下,轴突紧紧相邻Muller纤维的那些双极细胞将会具有更大的存活移位机会,因为该相邻的Muller纤维提供了更大的物理强度和支撑。专利技术人已示出,在患有黄斑水肿的眼中,视敏度和潜在视觉结果的有用指标就是分析穿过两层丛状层间的剩余组织体积,因为仅这类区域才会提供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之间的双极轴突的通道。光感受器-神经节细胞连接性对视敏度的影响进一步取决于存活的轴突在中心视野内的位置。潜在功能的最佳测量将是对穿过该丛状层间的纵向元件的数量、它们的直径和离中心凹的偏心度的评估。实验结果在9个月内从糖尿病和眼色素层炎门诊部前瞻性征集患有黄斑水肿的患者。该研究涉及在单个时间点的视觉功能、眼底镜检查和OCT成像的基线评估。在患者征集时匿名患者信息以允许进行独立的数据分析。用于该研究的入选标准是囊样黄斑水肿(CMO)的临床诊断,该临床诊断在登记时仅由OCT或由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证实。对于每名患者,一只或两只眼都被纳入本研究中。患有共存的眼部病状的患者除外。淘汰标准包括存在影响OCT扫描质量的间质浑浊(mediaopacity)和缺血性黄斑病变的血管造影或临床证据。每名患者经受了通过裂隙灯活组织显微术完全的前段检查和使用LogMAR表在3米远处的最佳矫正视敏度评估。然后所有患者使用2.5%去氧肾上腺素和1%托吡卡胺扩瞳,并通过用78D透镜的间接眼底检查进行检查。在糖尿病性患者中,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必需作为该研究的入选标准之一,以便评估视网膜循环,且以便能够排除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中心凹缺血患者。使用光谱-OTI谱域OCT/SLO系统(光谱OCTSLO模式E,Spectrum-OphthalmicTechnologiesInc.,Toronto,Canada)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预测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0.02 US 12/572,4891.一种用于确定在患者视网膜中潜在保存的视敏度的装置,其包括:成像系统,用于使在视网膜中连接内外丛状层的组织成像;处理器,用于创建在离中心凹不同距离处的表示在视网膜中连接内外丛状层的组织的量的图像数据集,并且用于从所述图像数据集中测量或计算在所述视网膜中连接所述内外丛状层的剩余的组织的量;用于基于所述视网膜中连接内外丛状层的所述剩余的组织的量计算所述潜在保存的视敏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数据集包括在所述外丛状层和外界膜间的所述组织的量的测量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数据集包括在中心凹周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马歇尔L·佩洛西尼
申请(专利权)人:光电子集团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