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并网结构,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间转变的方式主要采用升压/降压变压器与高压大容量VSC整流/逆变器共同作用,和高压大容量DC/DC升/降压 环节与低压小容量VSC整流/逆变器共同作用两种方式,其中高压大容量VSC成本高,DC/DC装置技术难点大,不利于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基于晶闸管技术的谐振升、降压环节代替变压器、高压大容量VSC装置和DC/DC变换器等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谐振升降压装置技术难度低、造价低,适用于新型新能源并网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谐振升降压装置包括谐振升压环节、整流环节和谐振降压环节;所述谐振升压环节与整流环节连接后通过直流电缆或直流传输线与所述谐振降压环节连接。其中,所述谐振升压环节包括直流电源DC、低压大电容ClO、高压小电容Cl I、晶闸管T11、晶闸管T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升降压装置包括谐振升压环节、整流环节和谐振降压环节;所述谐振升压环节与整流环节连接后通过直流电缆或直流传输线与所述谐振降压环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升降压装置包括谐振升压环节、整流环节和谐振降压环节;所述谐振升压环节与整流环节连接后通过直流电缆或直流传输线与所述谐振降压环节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升压环节包括直流电源DC、低压大电容CIO、高压小电容C11、晶闸管T11、晶闸管τ 3和谐振电抗器Lii ; 所述低压大电容C10、晶闸管Tl I、谐振电抗器LI I和高压小电容Cl I依次连接,形成低压大电容Cio-晶闸管TH-谐振电抗器LU-高压小电容Cll闭合回路; 所述直流电源DC并联在低压大电容ClO两端; 所述晶闸管T13并联在高压小电容Cll与谐振电抗器Lll两端,形成谐振电抗器LU-晶闸管T13-高压小电容Cll闭合回路。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降压环节包括直流电源DC、电容C20、高压小电容C21、低压大电容C22、晶闸管T21、晶闸管T22、晶闸管T23、电抗器L21、电抗器L22和负载电阻R2 ; 所述电容C20、晶闸管T21和电抗器L21依次连接;所述晶闸管T22、电抗器L22和低压大电容C22依次连接,所述高压小电容C21并联在晶闸管T22、电抗器L22和低压大电容C22支路两端,形成晶闸管T22-电抗器L22-低压大电容C22-高压小电容C21闭合回路; 所述直流电源DC并联在电容C20两端; 所述晶闸管T23并联在电容C20与晶闸管T21两端;晶闸管T23、电抗器L21和高压小电容C21依次连接,形成高压小电容C21-晶闸管T23-电抗器L21闭合回路; 所述高压小电容C21分别并联在电容C20、晶闸管T21与电抗器L21两端,形成电容C20-晶闸管T21-电抗器L21-电容器C21闭合回路; 所述负载电阻R2并联在低压大电容C22两端。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谐振升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环节包括半波整流桥D11、平波电抗器L12、支撑电容器C12和续流二极管D12 ; 其中半波整流桥D11、平波电抗器L12与支撑电容器C12依次连接; 所述续流二极管D12并联在平波电抗器L12及支撑电容器C12两端。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家良,王秀环,李跃,周军川,张堃,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