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281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21
一种电连接器,其在水平方向上将两个被连接构件电连接,结构简单,可实现稳定且牢固的连接。在绝缘外壳(11)上排列多个第一触头收容室,该第一触头收容室在第一主面(12)和第二主面(13)中的第一主面(12)上具有狭缝状的开口(14)。在第一触头收容室中安装有第一触头(16),该第一触头(16)具有与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前端相连的第一接触部(163a)和第二接触部(163b)、将所述弹性部在它们的基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61)。第一接触部(163a)和第二接触部(163b)从开口(14)突出,并分别与并排设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连接焊盘弹性接触。连接部(161)朝着第一接触部(163a)和第二接触部(163b)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向压入第二主面(13)侧并与其卡合,从而保持在第二主面(13)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在平面方向上将分别安装于并排设置的一对被连接构件上的导体连接部之间电连接。
技术介绍
例如,在电子设备内部,配置并组装有多个印刷配线基板(PCB :印刷电路板)这样的平板状的构件(基板)。公开有在上述基板彼此相对配置的情况下,用于将两个基板电连接的各种电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至3)。上述电连接器夹持在相对的被连接基板之间。此外,形成在与被连接基板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电连接的结构。 这种电连接器包括所需数量的由弹性导体形成的触头,在电连接器夹持在相对的两个被连接基板之间的状态下,上述触头与配置在各基板面上的、例如电路配线中的导体连接部(连接焊盘)弹性接触。上述触头以规定间隔排列在绝缘外壳中的触头收容室中。各触头具有固定于绝缘外壳的保持部和从绝缘外壳的两个主表面分别朝两个被连接基板面侧突出的两个接触部。此外,通过使两个接触部中的一方与一个被连接基板面的连接焊盘弹性接触,并使两个接触部中的另一方与另一个被连接基板面的连接焊盘弹性接触,从而可将这些被连接基板电连接。在此,可反复进行触头与连接焊盘之间的连接及分离。但是,根据电子设备的不同,也存在例如像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至少在相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中的第一主面上排列多个具有开口的触头收容室;以及触头,该触头收容在各所述触头收容室中,并具有第一弹性部及第一接触部、第二弹性部及第二接触部、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能弹性变形,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弹性部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能弹性变形,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弹性部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基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所述第一主面的开口突出,并且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导体连接部和形成于与所述第一构件并排配置的第二构件的第二导体连接部弹性接触,藉此,所述触头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JP 2011-167402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至少在相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中的第一主面上排列多个具有开口的触头收容室;以及 触头,该触头收容在各所述触头收容室中,并具有第一弹性部及第一接触部、第二弹性部及第二接触部、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能弹性变形,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一弹性部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部能弹性变形,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二弹性部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基端连接, 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所述第一主面的开口突出,并且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构件的第一导体连接部和形成于与所述第一构件并排配置的第二构件的第二导体连接部弹性接触,藉此,所述触头在所述第一主面侧将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电连接, 所述连接部朝着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发生弹性变位的方向压入所述绝缘外壳并与其卡合,从而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外壳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或所述第二弹性部利用设于所述连接器收容室的卡合部来对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弹性变位量、或与所述第一导体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导体连接部接触的弹性接触力进行调节。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头收容室呈线状,在其中间形成有触头保持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居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一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