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性能板、母板、半导体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8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性能板、母板、半导体测试装置。在连接器(1)中,第一半圆筒部分(6)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绝缘构件(5),使得其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第二半圆筒部分(7)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处在第一半圆筒部分(6)中的绝缘构件(5),使得其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在外壳(2)的插入孔(21)的内侧上提供斜坡,所述斜坡在总成(3)向前插入时导引第一半圆筒部分(6),使得第一半圆筒部分(6)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与第二半圆筒部分(7)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之间的间隙缩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抑制阻抗的变化,并且可以改善信号传输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和半导体测试装置,而且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同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知用于将同轴电缆连接至电路板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具有连接至同轴电缆的信号导体的信号端子和连接至同轴电缆的接地导体的接地端子。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H2009-16072号公开一种具有同轴结构的连接器,其中信号端子被接地端子封围而且绝缘构件配置在其间。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H2009-16072号的连接器中,存在信号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和接地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因制造误差或类似误差而可能发生变化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号端子的阻抗发生变化,因此造成信 号传输性质的降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虑及以上给出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改善信号传输性质的连接器和一种半导体测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信号端子,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主体和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延伸方向的每一侧上提供的接触臂;绝缘构件,其被配置成封围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主体部分;接地端子,其具有被配置成封围所述绝缘构件的圆筒形的圆筒主体,在所述圆筒主体的中心轴方向的每一侧上提供接触臂,其中所述圆筒主体包括半圆筒形的第一半圆筒部分和第二半圆筒部分,而且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和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因被组装成相互重叠而整体构成圆筒形;和外壳,其具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插入有所述信号元件、所述绝缘构件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所述绝缘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处在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中的所述绝缘构件,使得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和斜坡,其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插入孔的内侧上提供,所述斜坡在所述总成向前插入时导引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或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与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之间的间隙缩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性能板包括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母板包括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测试装置设置有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小接地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而且可以抑制间隙的尺寸的变化。因此,可以抑制阻抗的变化,并且可以改善信号传输性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模式中,斜坡接触第一半圆筒部分并且将该第一半圆筒部分导引朝向第二半圆筒部分。因此,可以抑制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的间隙的进一步加宽,并且可以减小接地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模式中,制动器在外壳的插入孔的内侧上提供,该制动器调节第二半圆筒部分至第一半圆筒部分的移动。因此,由于每个构件的位置由第二半圆筒部分作为参考来决定,所以可以改善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位置精确度。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模式中,穿入制动器中的棘爪部分在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上提供。因此,可以抑制第二半圆筒部分从插入孔出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模式中,接地端子的接触臂在第二半圆筒部分的与第一半圆筒部分重叠的部分上提供,并且可以挠性变形至直径方向的外侧。因此,可以改善使接触臂挠性地返回至直径方向的内侧的力。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模式中,在绝缘构件的外圆周表面或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提供的凸起部分装配至在另一个表面上提供的凹进部分中。因此,可以抑制绝缘构件或第一半圆筒部分中的一个从外壳的插入孔出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模式中,绝缘构件与信号端子一体式地模制。因此,绝缘构件可以被密封至信号端子而不在其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抑制阻抗的变化,并且可以改善信号传输性质。附图说明图I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IB是上述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A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外壳的透视图。图2B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外壳的横截面图。图3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信号端子的透视图。图4A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信号端子和绝缘构件的透视图。图4B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信号端子和绝缘构件的平面图。图4C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信号端子和绝缘构件的侧视图。图5A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第一半圆筒部分的透视图。图5B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平面图。图5C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第一半圆筒部分的侧视图。图6A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第二半圆筒部分的透视图。图6B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平面图。图6C是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第二半圆筒部分的侧视图。图7A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组装的透视图。图7B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组装的透视图。图7C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组装的透视图。图8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插入的横截面图。图9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插入的正视图。图IO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案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IOB是上述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IlA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组装的透视图。图IlB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组装的透视图。图12A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插入的横截面图。图12B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插入的横截面图。图12C是图示包括在上述连接器中的总成的插入的横截面图。图13是示意性图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测试装置的图。附图标记列表I、10 连接器 2 外壳2a、2b 插入孔2c扩展凹槽21固持部分22耦合件23 斜坡25拐角部分(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26拐角部分3 总成4信号端子41主体部分43a棘爪部分43、45 接触臂5绝缘构件5a 上孔5b 下孔5c凹进部分6第一半圆筒部分61a中心部分61b 端部63、65 接触臂67a、67b、67c 凸起部分7第二半圆筒部分71a中心部分71b 端部71c 狭槽75接触臂77a棘爪部分77c 孔部8接地端子9同轴电缆100半导体测试装置101半导体102装置插座103性能板104 母板105测试头106测试模块107测试装置主体114、116 固持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提供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连接器I的描述。图IA和图IB是连接器I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图2A和图2B是外壳2的透视图和横截面图。图3是信号端子4的透视图。图4A至图4C是信号端子4和绝缘构件5的透视图、平面图和侧视图。图5A至图5C是第一半圆筒部分6的透视图、平面图和侧视图。图6A至图6C是第二半圆筒部分7的透视图、平面图和侧视图。图7A至图7C是图示总成3的组装的透视图。图8是图示总成3的插入的横截面图。图9是图示总成3的插入的正视图。在这些附图中,总成3的插入方向是向前方向,其相反方向是向后方向,第二半圆筒部分7相对于信号端子4所配置的方向是向上方向,以及第一半圆筒部分6所配置的方向是向下方向。图IA和图IB中图示的连接器I具有形成有多个插入孔2a的外壳2和插入至插入孔2a的每一个中的总成3。连接至每个总成3的同轴电缆9附接至连接器I的正面。附图中未图示的连接至多个总成3的电路板附接至连接器I的背面。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连接器I被配置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信号端子,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主体和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延伸方向的每一侧上提供的接触臂;绝缘构件,其被配置成封围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主体部分;接地端子,其具有被配置成封围所述绝缘构件的圆筒形的圆筒主体,在所述圆筒主体的中心轴方向的每一侧上提供接触臂,其中所述圆筒主体包括半圆筒形的第一半圆筒部分和第二半圆筒部分,而且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因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被组装成相互重叠而整体构成圆筒形;和外壳,其具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插入有所述信号元件、所述绝缘构件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所述绝缘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处在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中的所述绝缘构件,使得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和斜坡,其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插入孔的内侧上提供,所述斜坡在所述总成向前插入时导引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或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与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之间的间隙缩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5 JP 2011-162278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信号端子,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主体和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延伸方向的每一侧上提供的接触臂; 绝缘构件,其被配置成封围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主体部分; 接地端子,其具有被配置成封围所述绝缘构件的圆筒形的圆筒主体,在所述圆筒主体的中心轴方向的每一侧上提供接触臂,其中所述圆筒主体包括半圆筒形的第一半圆筒部分和第二半圆筒部分,而且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因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被组装成相互重叠而整体构成圆筒形;和 外壳,其具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插入有所述信号元件、所述绝缘构件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成; 其中, 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所述绝缘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 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以挠性变形状态装配于处在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中的所述绝缘构件,使得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隙被加宽;和 斜坡,其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插入孔的内侧上提供,所述斜坡在所述总成向前插入时导引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或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第一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与所述第二半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的中心部分之间的间隙缩窄。2.根据权利要求I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我田浩隆崎山伸滨博之铃木照仁矢岛裕之水村晶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莫仕股份有限公司爱德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