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时间分辨的电子显微成像,特别是一种具有优于I皮秒时间分辨率和优于I纳米空间分辨率的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及其可能的相应装置。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
技术介绍
分为两方面; 一、电子显微镜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问题传统的电子显微成像通过提高电子加速电压、使用电磁透镜、提高电子源的品质三个主要方向,其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已经几近极限。 由于传统的电子显微成像一般是时间累积的形貌成像,无法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领域中的过程进行高时间分辨成像。因此,在传统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中引入时间分辨能力,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已有的时间分辨电子成像系统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Zewail 研究组的超快电子显微镜(ultrafast electron microscopy,UEM),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Campbell研究组的动态透射电子显微镜(dynamic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DTEM)。在这些时间分辨电子成像系统中,从衍射空间(即倒空间)到实空间的电子成像是通过电磁物镜主导的傅里叶变换实现的,由于电子经过样品后使用电磁物镜进行成像,损失了电子的相位信息,因此这些系统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提高上都受限。一方面,电子束的电磁透镜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提高有两个重大技术困难一是要求透镜的像差极小,否则相位误差将引入到衍射波中,无法获得清晰像,对于电子透镜成像和X射线波带片成像,实现这一点极端困难;二是整个实验装置必须足够稳定,从而位于衍射平面边缘的大角度电子仍然可以在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结合泵浦?探测技术和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以同时实现超高时间分辨和超高空间分辨的瞬态成像;该方法采用与过程激发脉冲精确同步的高亮度相干电子脉冲作为探测源;探测电子经过样品后直接由探测系统收集相干电子衍射成像图样,从而保持电子的散射相位信息;该方法从所述的相干电子衍射成像通过数据处理和三维重构系统利用现有的反演计算方法计算电子的散射相位信息,实现三维瞬态原子尺度的结构和形貌重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结合泵浦-探测技术和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以同时实现超高时间分辨和超高空间分辨的瞬态成像;该方法采用与过程激发脉冲精确同步的高亮度相干电子脉冲作为探测源;探测电子经过样品后直接由探测系统收集相干电子衍射成像图样,从而保持电子的散射相位信息;该方法从所述的相干电子衍射成像通过数据处理和三维重构系统利用现有的反演计算方法计算电子的散射相位信息,实现三维瞬态原子尺度的结构和形貌重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亮度的相干电子束,其空间相干长度优于50纳米,时间相干长度优于50纳米,作为探测源和紧聚焦电子光学,保证电子散射相位的反演,从而使该技术可实现优于I纳米的空间分辨率。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与过程激发脉冲精确同步的超短电子脉冲作为探测源;通过控制过程激发脉冲、探测电子脉冲宽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同步精度均在I皮秒以下,可以实现优于I皮秒的时间分辨率。4.电子脉冲的脉冲宽度、过程激发源的脉冲宽度、电子脉冲是与过程激发源的同步精度等决定了该方法的时间分辨率。5.实施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的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过程激发源(01)、脉冲电子系统(02)、脉冲电子控制系统(03)、样品(04)、探测系统(05)、数据处理和三维重构系统(06)和高真空样品靶室(07)组成,上述元部件的功能和位置关系如下 所述的脉冲电子系统(02)、脉冲电子控制系统(03)、样品(04)和探测系统(05)置于所述的高真空样品靶室(07)内,样品(04)置于高真空样品靶室(07)内的五维调整架上,所述的脉冲电子系统(02)由脉冲电子源及其加速、整形机构组成,所述的过程激发源(01)产生过程激发脉冲,输入所述的高真空样品靶室(07)激发位于所述的五维调整架上的样品(04); 所述的脉冲电子源产生与所述的过程激发脉冲精确同步的电子脉冲,该脉冲电子经过加速、整形成为高亮度相干的脉冲电子束,经过所述的脉冲电子控制系统(03)聚焦照射在处于高真空样品靶室(07)内的被过程激发脉冲激发的样品区域,被所述的样品衍射后,形成一系列相互耦合的、或者相互重叠的衍射图样;该衍射图样由所述的探测系统(05)接收,包括布拉格衍射峰以及布拉格峰间的干涉信息;输入所述的数据处理和三维重构系统(06),通过在线快速傅里叶方法,从衍射图样中找回相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程激发源(01)包括飞秒激光光源(I)、分束镜(2)、由第一激光伺服反射镜(3)、第二激光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王西杰,陈明伟,朱溢眉,朱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