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和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简写成QDSSC)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其结构与传统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写成DSSC)类似,主要由大比表面积的宽禁带半导体电极、量子点光敏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只是用窄禁带的无机半导体量子点(QD)取代了染料作为吸收太阳光的光敏剂。与染料相比,半导体量子点因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W. W. Yu等,Chem. Mater.,2003, 15,第2854-2860页)和可调控的能带结构(E. H. Sargent, Adv. Mater. , 2008, 20,第3958-3964页)而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用于敏化太阳电池的吸光材料;此外,QDSSC能通过量子点特有的碰撞 电离效应得到高于100%的量子产率(J. B. Sambur等,Science, 2010,330,第63-66页),如果能够将这些光生电子成功利用,QDSSC的理论光电转化效率可以达到44% ;通过对量子点粒径的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多孔纳米晶电极的制备:将TiO2、SnO2或ZnO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法涂覆在清洗干净的FTO导电玻璃表面,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于500℃下烧结30min,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厚度为8~12μm的多孔TiO2、多孔SnO2或多孔ZnO纳米晶电极;2)电沉积溶液的配制:前躯液的制备:将2mmol的Se粉或Te粉、8mmol的Na2SO3和5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在70?100℃的下加热回流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形成0.04mol/L的Na2SeSO3或Na2TeSO3溶液;镉前驱液的制备: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备量子点敏化宽禁带半导体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多孔纳米晶电极的制备 将Ti02、Sn02或ZnO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法涂覆在清洗干净的FTO导电玻璃表面,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于500°C下烧结30min,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厚度为8 12μπι的多孔Ti02、多孔SnO2或多孔ZnO纳米晶电极; 2)电沉积溶液的配制 前躯液的制备将2mmol的Se粉或Te粉、8mmol的Na2SO3和5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在70-100°C的下加热回流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形成O. 04mol/L的Na2SeSO3或Na2TeSO3溶液; 镉前驱液的制备将O. 8mmol的Cd(CH3COO)2和I. 6mmo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2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形成O. 04mol/L的的镉前驱液; 电沉积溶液的制备取20ml的Na2SeSO3或Na2TeSO3溶液加入到镉前驱液中,均匀搅拌IOmin后,用lmol/L的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7. 5-8即形成CdSe或CdTe电沉积溶液; 3)电化学法沉积CdSe或CdTe量子点 在室温下,采用两电极体系进行恒电流法电化学沉积CdSe或CdTe,以涂覆有多孔TiO2、多孔SnO2或多孔ZnO纳米晶的FTO为工作电极,惰性电极为对电极,两电极间的距离为O. 5-2cm,将电极置于电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敏强,宋孝辉,邓建平,姚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