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多壁纳米碳管负载高密度高分散性纳米铂对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226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壁纳米碳管负载高密度高分散性纳米铂对电极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将多壁纳米碳管经过混酸预处理后,分散到一定浓度的氯铂酸-乙二醇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经过超声搅拌和水热处理,得到多壁纳米碳管负载铂的复合物;经过多次洗涤、离心分离和干燥后再与一定量松油醇﹑乙基纤维素﹑曲拉通等混合均匀后得到复合物浆料;通过刮涂法将浆料涂覆到导电玻璃基底上,经过高温烧结得到对电极。该方法制备出的对电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操作简单和制备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壁纳米碳管负载纳米钼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是一种以纳米晶半导体、有机光敏染料、电解质和高催化活性对电极等纳米光电功能材料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第三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对电极是DSSC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有(1)收集和传输电子,(2)催化还原被氧化的电解质。传统的对电极主要是镀钼导电玻璃电极,其中钼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高效的催化活性。但是,钼属于贵金属,制备和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该种对电极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纳米碳管以其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良性能,在光电 转换、光催化和电化学传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DSSC中单独使用纳米碳管作为对电极材料时,其催化活性远低于钼,从而大大降低了 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采用纳米碳管负载金属钼来替代单独使用钼或者纳米碳管时,既能够有效地降低钼使用量,又能够增强纳米碳管的电催化活性。目前,主要通过电泳、旋转涂覆等方法在导电玻璃上制备纳米碳管负载钼复合对电极。然而,该类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钼在纳米碳管表面的负载量、分散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壁纳米碳管负载高密度高分散性纳米铂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步,多壁纳米碳管的预处理:将多壁纳米碳管与混酸按1?2mg/mL的比例混合,超声处理4?6h后,离心分离,多次水洗至中性,在70?80℃下真空干燥10?12h,研磨后得到酸处理的多壁纳米碳管;第二步,多壁纳米碳管负载纳米铂复合材料的制备:以乙二醇为溶剂,将上述得到酸处理的多壁纳米碳管、阻聚剂、0.01mol/L氯铂酸的乙二醇溶液和乙二醇混合;其中多壁纳米碳管的混合比例为0.25?1.25mg/ml,阻聚剂的混合比例为0.025?0.05mg/ml,氯铂酸的混合比例为0.25?0.5ml/ml;超声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壁纳米碳管负载高密度高分散性纳米钼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第一步,多壁纳米碳管的预处理将多壁纳米碳管与混酸按l_2mg/mL的比例混合,超声处理4-6h后,离心分离,多次水洗至中性,在70-80°C下真空干燥10-12h,研磨后得到酸处理的多壁纳米碳管; 第二步,多壁纳米碳管负载纳米钼复合材料的制备以乙二醇为溶剂,将上述得到酸处理的多壁纳米碳管、阻聚剂、O. Olmol/L氯钼酸的乙二醇溶液和乙二醇混合;其中多壁纳米碳管的混合比例为O. 25-1. 25mg/ml,阻聚剂的混合比例为O. 025-0. 05mg/ml,氯钼酸的混合比例为O. 25-0. 5ml/ml ;超声搅拌均匀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120_160°C下反应4_8h ;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离心分离,水洗数次至中性,70-80°C下真空干燥10-12h,研磨,即得多壁纳米碳管负载纳米钼复合材料,备用; 第三步,对电极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乔顾云良姚丹王盼盼孙岳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