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06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该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背光源亮度大幅波动,从而避免显示装置出现噪点或水波纹等显示不良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源LED灯条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LED灯条常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back light Unit,简称BLU),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信号控制背光源的亮度,即调节PWM信号在周期范围内的占空比来调节背光源的亮度。然而,这种亮度调节方式使得背光源在每个PWM周期内的亮度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液晶显示器出现噪点 或水波纹等显示不良情况。为此,迫切地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一种控制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用以避免背光源的亮度出现剧烈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其可以避免背光源的亮度出现剧烈变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其中,根据所述灯条的串数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进行分频延时。其中,在所述灯条内,相邻两串灯之间的延时时间为At=T/n;其中,At为延时时间,T为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周期,η为所述灯条内灯的串数。其中,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频率大于48Hz,所述灯条混光后的混光频率大于50Hz。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延时单元,用于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以获得延时电压信号;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频率在50Hz以上。其中,所述存储单元为寄存器。其中,所述延时单元为分频延时器。其中,所述分频延时器根据所述灯条的串数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进行分频延时。其中,所述灯条包括η串灯,所述控制装置设有η个输出通道,所述输出通道与所述灯串一一对应,其中,η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所述η串灯交错布置。其中,还包括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分频延时的时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然后根据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使灯条内各串灯交互暗亮,实现时序混光,这样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动,从而可以避免 显示装置出现噪点或水波纹等显示不良情况的发生。类似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通过延时单元对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再由执行单元根据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使灯条内各串灯交互暗亮,实现混光,这样既可以背光源的亮度,又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动,从而避免显示装置出现噪点或水波纹等不良显示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3串X 5颗灯的灯条的布置图;图4为包含有3串X 5颗灯的灯条连接示意图;图5为经分频延时器延时的电压信号的波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机控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是针对构成背光源的灯条提出的控制方法,如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I,获取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在步骤SI中,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可以由外电路提供,也可由设置在背光源中的其它信号发生器提供。当获取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后,将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存储在存储单元内。存储单元可以是寄存器或其它具有存储功能的元件。步骤S2,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延时时间根据灯条的串数和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周期决定。本实施例,相邻两串灯之间的延时时间At=T/n,其中,At为延时时间,T为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周期,η为所述灯条的串数。通过分频延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步骤S3,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根据步骤S2获得的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使任意相邻两串灯的开启时间延时At,从而使灯条内各串灯交互开启和关闭(暗亮),达到混光效果,以使灯条获得所需的亮度;同时,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动,从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出现噪点或水波纹等显示不良情况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频率优选大于48Hz,以使灯条混光后的混光频率大于50Hz,从而可以避免人眼感知背光源的亮暗闪烁。另外,灯条内的灯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灯。灯条的串数以及每串灯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背光源的大小而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然后根据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使灯条内各串灯交互暗亮,实现时序混光,这样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动,从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出现噪点或水波纹等显示不良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如图2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21,用于产生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信号发生器21产生的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频率在48Hz以上。存储单元22,用于存储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存储单元22为寄存器或其它能够存储电压(或波形)信号的存储元件。可以理解,存储单元22仅是暂存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延时单元23,用于对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以获得延时电压信号。本实施例延时单元23为分频延时器,其对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器根据灯条的串数对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进行分频延时,延时的具体方式与上文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步骤S2中延时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执行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执行单元24接收来自延时单元23的延时电压信号,并根据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执行单元24的输出通道与灯条的串数相同,以分别对应地控制各串灯。本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设定单元25,用于设定分频延时的时间,即设定延时时间△ t,以使延时单元23按照由设定单元25输入的延时时间进行延时。在本实施例中,灯条包括η串灯,即灯条的串数为η串,控制装置设有η个输出通道,输出通道与灯串一一对应,以使每一输出通道控制一灯串,其中,η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 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获得延时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延时电压信号控制灯条内各串灯的输入电压,进而控制各串灯的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灯条的串数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进行分频延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条内,相邻两串灯之间的延时时间为At=T/n;其中,At为延时时间,T为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周期,η为所述灯条内灯的串数。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的频率大于48Hz,所述灯条混光后的混光频率大于50Hz。5.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 延时单元,用于对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电压信号分频延时,以获得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浩杨钰婷梁恒镇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