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地图类应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运动的角速度;对所述角速度进行计算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根据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获取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距离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作将移动终端作为一个“虚拟放大镜”的形式对终端中的电子地图进行方便高效的浏览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户与移动终端之间交互的人机交互装置及交互方法,特别是一种让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作为一个实物(放大镜)、通过移动终端在空间的位置来改变其显示信息内容的实体交互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硬件、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集成的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但现有的移动终端操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在模仿人们使用电脑的方式,通过点击,拖动等传统操作方式来完成控制命令的输入任务。这种传统的交互形式在运用到移动终端上时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小,显示的内容和可进 行控制操作的空间较小。导致在移动终端上完成同样的操作,较之与电脑相比需要更多的操作次数,误操作的几率也更大。2.移动终端体积小巧,作为一个手持设备使用方式和场景较电脑更为广泛。操作方式应该与其使用场景相匹配,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实体用户界面(Tangible User interface,以下简称 TUI)由 MIT Media Laboratory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Hiroshi ISHII等人在CHI 1997的会议上提出,这是一种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和物体、环境的交互动作映射为与信息空间的交互过程的用户界面。TUI与现在所广泛运用于计算机软件和网页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s User Interface,以下简称⑶I)不同,它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和物体、环境的交互动作直接映射为与数字世界的交互,强调数字设备功能的直观性;例如将用户使用吸管的转移液体的经验直接映射到软件操作的剪切粘贴操作上去,wii玩家通过挥动手柄来进行网球游戏等。通过这种将数字信息变为可触摸的形式,帮助用户达到无缝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信息的目的。而智能手机由于其逐步提升的普及率,丰富的信息采集传感器和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等特性,理想的实体用户界面控制器。近些年移动终端开发者对实体用户界面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以实体交互形式为基础的移动终端应用应运而生,但到目前为止,通过将陀螺仪数据捕捉到的移动终端姿态信息与前置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信息相结合,在移动终端的使用情景上模拟传统放大镜使用场景的实体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并未出现。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触碰移动终端而通过检测元件和前置摄像头实现移动终端对地图的位置移动和大小缩放操作的移动终端地图浏览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地图浏览的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运动的角速度;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计算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 根据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 获取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 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 根据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距离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 其中,所述获取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运动的角速度之前,包括 判断浏览操作是否通过用户按住屏幕而被禁用; 判断当前浏览操作模式是否为位置移动; 所述检测元件在未被禁用的位置移动操作模式下将获得到的角速度发送给地图应用。其中,获取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之前,包括 判断浏览操作是否通过用户按住屏幕而被禁用; 判断当前浏览操作模式是否为大小缩放; 所述摄像头在未被禁用的大小缩放操作模式下将获得到的预览图像发送给地图应用; 其中,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地图应用检测预览图像中是否有人脸; 所述地图应用获取检测到的人脸长度和宽度; 判断所述当前获取到的人脸长度和宽度是否分别大于前一时间点获取到的人脸长度和宽度,间接推算出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 其中,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包括 所述地图应用判断当前地图相对于移动终端屏幕的位置变化是否使地图边缘超出屏幕边界阈值; 所述地图应用在当前移动终端的移动未使地图边缘超出屏幕边界阈值的情况下,对地图执行相应的浏览操作; 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装置包括 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移动终端运动的角速度; 前置摄像头,用于获取预览图像; 地图应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运动的角速度;对所述角速度进行计算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根据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获取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根据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距离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 其中,所述检测元件具体用于 所述检测元件判断浏览操作是否通过用户按住屏幕而被禁用;所述检测元件判断当前浏览操作模式是否为位置移动;所述检测元件在未被禁用的位置移动操作模式下将获得到的角速度发送给地图应用;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图应用,包括 角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运动的角速度; 角速度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角速度进行计算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 预览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置摄像头预览图像; 预览图像解析模块,用于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姿态变化信息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距离变化信息获取匹配的浏览操作; 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其中,所述预览图像解析模块具体包括 预览图像识别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预览图像进行识别,判断所述预览图像中是否有人脸,如果有,获取预览图像中人脸的长度和宽度; 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到当前的预览图像中人脸的长度和宽度与上一时间点获取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对比,获取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之间距离变化信息。其中,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地图相对于移动终端屏幕的位置变化是否使地图边缘超出屏幕边界阈值; 执行子模块,所述地图应用在当前移动终端的移动未使地图边缘超出屏幕边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匹配的浏览操作。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操作行程较大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让使用者对移动终端的控制操作范围扩大到单手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相对于局限在移动终端屏幕内的控制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控制地图应用完成同样的位移、缩放操作需要的时间、操作次数更少。初次使用学习成本更低,再次使用记忆负担较小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生活中放大镜的使用形式映射到对移动终端地图查看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用户早已具有了放大镜的使用经验,因此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时,基本不用再次学习。能够很快的上手使用。再次使用时也没有需要特别记忆的操作手势等内容,减小了用户使用的记忆负担。避免了单手操作的局限性,解放了使用者的另一只手现有移动终端的尺寸越来越大。但人在单手握持移动设备时(以右手为例),能够实施操作的只有右手拇指,舒适的操作范围也仅仅是终端屏幕右下侧的一个弧形区域(如图3所示)。相当多的应用未考虑这个问题,导致用户操作时是不是需要调整握持姿势或用另一只手辅助操作。由于移动终端使用场景多种多样,在相当多的场景中(如交通工具上,路途中)双手操作形式有诸多不便。本应用操作形式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问题的产生,方便了用户操作过程,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架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地图浏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地图浏览方法,其特征在于:a、获取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姿态变化的角速度;b、获取前置摄像头检测到的预览图像;c、对所述角速度与所述预览图像进行解析,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角度以及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的距离变化趋势(距离变大/距离变小);d、根据移动终端姿态变化角度获取与该变化角度相匹配的浏览操作,根据移动终端与使用者;e、眼睛的距离变化获取与该变化趋势相匹配的浏览操作;f、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地图浏览方法,其特征在于 a、获取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姿态变化的角速度; b、获取前置摄像头检测到的预览图像; C、对所述角速度与所述预览图像进行解析,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角度以及移动终端与使用者眼睛的距离变化趋势(距离变大/距离变小); d、根据移动终端姿态变化角度获取与该变化角度相匹配的浏览操作,根据移动终端与使用者; e、眼睛的距离变化获取与该变化趋势相匹配的浏览操作; f、对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浏览操作。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移动终端角速度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检测的预览图像之前,地图类应用检测所述浏览操作是否被用户禁用,所述地图类应用将未被用户禁用时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所述角速度与所述预览图像发送给所述地图类应用。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类应用对所述角速度数据进行解析,进而判定所述浏览操作是移动操作还是缩放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地图类应用不断读取所述角速度检测元件检到的角速度,当所述角速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角速度连续留在某一预设范围内的次数达到预设值时,则判断移动终端没有在控件内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操作,则执行缩放操作;一旦角速度超过预设范围,则将计数器归零,判断移动终端为上下左右移动操作,不执行缩放操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读取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角速度数据或前置摄像头获得的预览图像,并对数据与图像进行解析,获取移动终端姿态变化角度及与使用者眼睛的距离变化趋势。5.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地图浏览方法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姿态变化的角速度,前置摄像头,用于获取预览图像,地图类应用,用户获取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所述角速度以及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君,陈婉莹,葛彤,邝野,
申请(专利权)人:陈婉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