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物理性质测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以及油藏条件下两相流体密度及组分传质含量的测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物理性质参数测量实验中,流体密度是一项基本参数。调研显示进行密度测量的方法和仪器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专业,但是其局限性只适用于单相均匀流体。油藏是高温高压环境,岩石孔隙中的渗流流体有时呈两相状态,掌握其物理特性对技术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两相流体的密度变化情况及测量方法目前尚无研究。 单相流体密度测量通常采用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基本方法,该方法恪守了密度的定义,是多种流体密度测量方法的基础。用常规方法测量油藏条件下的单相流体密度,其测量步骤繁琐,操作要求精细苛亥|J。首先将高温高压流体在高于油藏压力的条件下转入标准容器内;其次,控制驱替泵和温控设备将标准容器内的条件达到油藏条件,计量此时容器内流体体积V(p,T);第三,将标准容器内流体逐步冷却降压至室内条件,测量脱气后流体质量;计量室温条件下脱出的气体体积并转换成气体质量。最后,由流体质量和气体质量之和除以V(p,T),才得到油藏条件下的流体密度。显然,用常规方法测量油藏条件下的两相流体密度还需要增加两相分离的步骤,在目前实验条件下,该操作难以实现。如果要获得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两相流体密度曲线,其测量工作量将是难以承受的。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研究专利技术了测量落球速度、计算两相流体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填补了这一测量领域的空白。在测试流程中,该方法还能计算出流体研究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一两相流体间的组分传质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内模型和外模型,所述内模型设置在外模型内,所述内模型包括:分析筒,其上、下部分别设有顶活塞和底活塞,顶活塞内设有用于放置电磁铁的磁铁孔,顶活塞上轴向设有流体通孔,底活塞在分析筒内为可上下移动设置,分析筒的顶、底端分别密封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位于顶活塞上方,下端盖位于底活塞的下方,上端盖设有第一液体孔,下端盖设有第二液体孔;标尺,其设置分析筒一侧,并对应感应线圈的位置;测试球,其由于球外壁和永磁体内核组成,永磁体内核设在球外壁的内部,测试球设置在分析筒的内部;感应线圈,其通过线圈调节件可上下移动地套设在分析筒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内模型和外模型,所述内模型设置在外模型内,所述内模型包括 分析筒,其上、下部分别设有顶活塞和底活塞,顶活塞内设有用于放置电磁铁的磁铁孔,顶活塞上轴向设有流体通孔,底活塞在分析筒内为可上下移动设置,分析筒的顶、底端分别密封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位于顶活塞上方,下端盖位于底活塞的下方,上端盖设有第一液体孔,下端盖设有第二液体孔; 标尺,其设置分析筒一侧,并对应感应线圈的位置; 测试球,其由于球外壁和永磁体内核组成,永磁体内核设在球外壁的内部,测试球设置在分析筒的内部; 感应线圈,其通过线圈调节件可上下移动地套设在分析筒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活塞的底部设有冠状槽,所述测试球在进行落球测试的初始位置设在冠状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调节件包括螺丝立柱,丝扣环,第一连杆和操作件,丝扣环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螺丝立柱上,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丝扣环,另一端连接所述感应线圈,操作件通过带动螺丝立柱旋转而使丝扣环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对应所述第一连杆的位置,第一连杆上设有用于观察标尺的刻度窗; 所述外模型包括外模型本体,外模型本体上设有观察窗。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扳手,第二连杆和斜齿轮,第二连杆穿过所述外模型,且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扳手,另一端连接斜齿轮,斜齿轮与所述螺丝立柱的轴向相互垂直,且斜齿轮与螺丝立柱啮合连接,扳手位于所述外模型之外。6.一种油藏条件下两相流体密度及组分传质含量的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提供权利要求I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多相流体密度测量装置,并进行实验准备,将已知质量和体积HI# V3i的测试球放入分析筒内,并安装好内模型和外模型; (2)准备已知质量的压力P1、温度Tl条件下的气体;准备已知体积的同条件下的液体;两者均由特定容器盛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隆,秦积舜,李实,俞宏伟,张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