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021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00
一种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的方法属于天文导航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光电经纬仪拍摄星图,通过星图识别算法识别视场中至少三颗恒星;调整光电经纬仪,使一颗已识别的恒星成像于光电经纬仪的视轴上,计算此时恒星的视位置;结合光电经纬仪的天文坐标,计算该恒星相对于真北的理论方位角和高低角;选取其它恒星,得到真北的编码器平均值;引导光电经纬仪到测量的真北方向,对方位编码器清零,完成光电经纬仪的快速自主定向;本方法精度高,速度快,能够发挥光电经纬仪的优势。借助于星图识别,能够实现在经纬仪没有初始指向下的自主定向。摆脱了传统的天文定向仅观测北极星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指向下,使用任意恒星进行定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文导航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光电经纬仪是一种用于精密测角的光电望远镜,集跟踪、弹道测量和目标姿态测量为一体,是靶场重要的光学测量设备。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标校定向等准备工作,以建立统一的方位基准,否则将引起混乱,以后的工作便无法正常完成。方位基准通常选择北向为方位的零方向,而北向又有真北、磁北和坐标北三种不同的指北方向线,一般以真北为标准方向,可通过天文观测或陀螺仪测定,在真北的基础上修正磁偏角或子午收敛角即可得到磁北或坐标北。对于光电经纬仪而言,最优的定向方式还是采用天文观测法。传统的天文定向均 依靠北极星采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来完成,计算公式如下 .cosJxsin/tgA =-cos J X sin 0 X cos/-sin <5 x cos其中,A——北极星的理论方位角;ψ——测站的天文纬度;t——北极星的地方时角;δ —北极星的视赤纬。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高纬地区观测会产生的较大的误差,低纬地区不易观测到等情况都会使定向无法进行。目前光电经纬仪的定向方式,是在测站周围均匀布设:Γ5个方位标,在使用前通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光电经纬仪拍摄星图,通过星图识别算法和恒星数据库识别视场中至少三颗恒星;步骤二:?调整光电经纬仪指向,使一颗已识别的恒星成像于光电经纬仪的视轴上,并计算此时恒星的视位置;步骤三:?结合光电经纬仪的天文坐标和恒星的视位置,通过球面三角形公式,计算该恒星相对于真北的理论方位角和高低角,得到真北的编码器测量值;步骤四:?选取视场中其它已识别的恒星和其它方位多个视场中恒星,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真北的编码器测量平均值;步骤五:?引导光电经纬仪到测量得到的真北方向,对方位编码器清零,完成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光电经纬仪拍摄星图,通过星图识别算法和恒星数据库识别视场中至少三颗恒星; 步骤二调整光电经纬仪指向,使一颗已识别的恒星成像于光电经纬仪的视轴上,并计算此时恒星的视位置; 步骤三结合光电经纬仪的天文坐标和恒星的视位置,通过球面三角形公式,计算该恒星相对于真北的理论方位角和高低角,得到真北的编码器测量值; 步骤四选取视场中其它已识别的恒星和其它方位多个视场中恒星,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真北的编码器测量平均值; 步骤五引导光电经纬仪到测量得到的真北方向,对方位编码器清零,完成光电经纬仪快速自主定向。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光电经纬仪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何昕魏仲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