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源供冷空调系统及区域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水冷机组,水冷机组中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设置于冷冻水回路中,冷凝器设置于冷却水回路中;空调系统还包括机外换热器和阀门组,机外换热器用于沉浸于流动的水源之中,阀门组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冷机组运行时,机外换热器与冷凝器连通形成闭式冷却水回路,取代传统水冷机组的冷却塔运行;阀门组还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源与空调环境之间存在可利用的温差时,使机外换热器与蒸发器连通形成闭式冷冻水回路,利用机外换热器从水源温度获取的冷量通过冷冻水回路直接对空调环境供冷,取代水冷机组运行供冷,同时切断冷却水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系统可靠、节能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水源供冷空调系统及水源供冷区域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资料显示,全球50%的能源用于建筑,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45%,而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3% (2007年资料)。海洋、江河、湖泊有着巨大的热容量,其温差能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我国长江流域以江水源热泵空调的利用已初具开发势头。该空调系统直接利用经过滤的江水进入热泵机组(或空调机组)的冷凝器换热冷却,取代冷却塔设备运行,有效地排除了冷却塔运行时含有害化合物热蒸汽对城市的污染排放(军团病源)。区域·性空调水源的利用,是现代化城市减排增绿的重要途径,是减少地球大气热污染的环保工程。江水源空调有多种过滤取水的形式,考察某水质相对较好的河床渗滤取水已运行的工程,对不同月份检测的试瓶水样目测呈暗色透明,满布污浊漂浮物和瓶底沉淀物。该水质不能满足水冷机组冷却用水的技术要求,它加快机组冷凝器排管内壁结垢,降低换热效率,增加运维费用,缩短机组使用寿命。江水源空调开式循环取代冷却塔运行,对城市减排有利,但节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源供冷空调系统及水源供冷区域空调系统,采用机外换热器,使冷却水回路形成闭式循环,从而可利用自然水源或二次水源对冷凝器进行换热冷却,取代传统水冷机组的冷却塔运行,避免了自然水源的水质对空调设备及系统造成脏、堵、结垢等污染问题,同时利用机外换热器可在水源与空调环境存在可利用温差时,关闭水冷机组而直接对空调环境供冷,具有系统可靠、节能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源供冷空调系统,包括水冷机组,水冷机组中包括通过制冷剂回路连接起来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蒸发器设置于冷冻水回路中,冷凝器设置于冷却水回路中,其中,水源供冷空调系统还包括机外换热器和设置于水源供冷空调系统中的阀门组,机外换热器用于沉浸于流动的水源之中获取冷量,阀门组设置为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冷机组运行时,机外换热器与冷凝器连通形成闭式冷却水回路,以利用机外换热器获取的冷量对冷凝器进行冷却;同时冷冻水回路绕开机外换热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机外换热器通过阀门组的切换,选择性地连通到冷却水回路或冷冻水回路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阀门组设置为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源与空调环境之间存在可利用的温差时,使机外换热器与蒸发器连通形成闭式冷冻水回路,利用机外换热器从水源温度获取的冷量通过冷冻水回路直接对空调环境供冷,取代水冷机组运行供冷,同时切断冷却水回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冷冻水回路中设置有旁通蒸发器的管道和旁通阀门,管道和旁通阀门设置为在机外换热器连通到冷冻水回路时,使冷冻水回路中的水绕开蒸发器;而在水冷机组运行时,关闭旁通阀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冷却水回路上设置有热回收系统,阀门组设置为用于进行选择性地切换,使得流经冷凝器的水选择性地通过或不通过热回收系统,再流经机外换热器,回到冷凝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机外换热器直接沉浸于流动的自然水源之中,或是沉浸于流动的二次水源之中,二次水源通过抽取自然水源中的水于换热容器中而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换热容器通过水源泵系统抽取自然水源的水,水源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设置有自动清污过滤装置的汲水口、及水源泵和水源泵系统阀门组,水源泵系统阀门组设置为用于选择性地切换,使得水源泵从至少其中一个汲水口抽取自然水源的水供给换热容器,或者水源泵从至少其中一个汲水口抽取自然水源的水流向其它汲水口,反向冲刷其它汲水口的自动清污过滤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源供冷区域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源供冷空调系统;换热容器,其包括至少两个容器,用于分别在其中沉浸各水源供冷空调系统的机外换热器;水源泵系统,用于抽取自然水源的水提供给换热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各容器分别形成独立容器,各容器中分别设置有进水口、浮球阀、排水口和溢水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水源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设置有自动清污过滤装置的汲水口、及水源泵和水源泵系统阀门组,水源泵系统阀门组设置为用于选择性地切换,使得水源泵从至少其中一个汲水口抽取自然水源的水供给换热容器,或者水源泵从至少其中一个汲水口抽取自然水源的水流向其它汲水口,反向冲刷其它汲水口的自动清污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机外换热器,使冷却水回路形成闭式循环,从而可利用自然水源或二次水源对冷凝器进行换热冷却,取代传统水冷机组的冷却塔运行,避免了自然水源的水质对空调设备及系统造成脏、堵、结垢等污染问题,同时利用机外换热器在水源与空调环境存在可利用温差时,关闭水冷机组而直接对空调环境供冷,且具有系统可靠、节能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带来如下有益效果I、机外换热器可置任何水源而不影响空调系统结构和运行质量。2、机外换热器供冷冻、冷却换热,实现一器二用。3、机外换热器和空调系统形成闭式循环,保证了全系统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运维成本。4、换热容器(或类似构件)将水源温度位移至陆基设施,形成二次水源(或称陆基人工小河流),取代了水冷机组的冷却塔。5、换热容器(或类似构件)在水体温度〈16° C时,二次水源(或称陆基人工小河流)可直接给空调系统供冷。陆基水源温度换热供冷比冰蓄冷、水蓄冷更具降低投资成本及节能优势。6、换热容器可容置于任何可利用温度的水源而不影响空调系统结构,且便于维护。7、汲水口具有自动清污功能,加上反冲洗可自动清除滤网上附着的水生物。8、根据水源热容量和温度与空调环境所需温度的温差,因水制宜地利用水源温度实现区域空调系统和单体建筑空调系统供冷。水源供冷区域空调系统零污染、零排放。 9、二次水源温度换热供冷是传统空调同期运行供冷耗电的20— 30%。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水源供冷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次水源供冷区域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源供冷空调系统,包括水冷机组,水冷机组中包括通过制冷剂回路连接起来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蒸发器设置于由冷冻泵15驱动的冷冻水回路中,冷凝器设置于由冷却泵14驱动的冷却水回路中。其中,水源供冷空调系统还包括机外换热器H和设置于水源供冷空调系统中的阀门组(包括如图I中所示阀门2、4、5、6、7、8),机外换热器H用于沉浸于流动的水源之中获取冷量,通过阀门组的切换,选择性地连通到冷却水回路或冷冻水回路中。阀门组设置为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冷机组运行时,机外换热器H与冷凝器连通形成闭式冷却水回路,以利用机外换热器获取的冷量对冷凝器进行冷却;同时冷冻水回路绕开机外换热器。在本实施例中,阀门组设置为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源与空调环境之间存在可利用的温差时,使机外换热器H与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源供冷空调系统,包括水冷机组,所述水冷机组中包括通过制冷剂回路连接起来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冷冻水回路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冷却水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供冷空调系统还包括机外换热器和设置于所述水源供冷空调系统中的阀门组,所述机外换热器用于沉浸于流动的水源之中获取冷量,所述阀门组设置为用于进行切换,使得在水冷机组运行时,所述机外换热器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形成闭式冷却水回路,以利用所述机外换热器获取的冷量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同时所述冷冻水回路绕开所述机外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积源,罗曼,
申请(专利权)人:罗积源,罗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