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溶液循环回路、空气循环回路和供冷/热水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的输出端接四通阀(2)第一输入端(2a),四通阀(2)第一输出端(2b)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入端(3a),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输出端(3b)通过第一单向阀(4)接储液器(6)的输入端,同时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出端(3b)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接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输入端(11a)。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热源塔热泵的溶液再生热源,同时实现太阳能在系统中的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高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属于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的能耗总量急剧增加,而随着国内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中国已经成为能源进口大国,能源形势非常严峻。同时,不断提高的人们生活水平,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因此,提高建筑空调系统的能效,实现节能,同时在建筑中引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 现有大型建筑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案主要是采用水冷冷水机组+锅炉或者空气源热泵的模式,而热源塔热泵在夏季可实现水冷冷水机组的高效,在冬季可借助溶液从空气中吸热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实现供热,综合了水冷冷水机组与空气源热泵的优点,同时又可消除的常规空气源热泵冬季运行时不可避免的结霜问题,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热源塔热泵在冬季制热运行时,在热源塔内溶液与空气进行换热,因通常运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都大于溶液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空气中水分进入溶液,导致溶液浓度下降,溶液凝固点升高,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系统溶液需要利用外部热源进行浓度再生。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应用于建筑,可实现建筑常规能耗的降低。太阳能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如何实现太阳能在建筑中的最大程度应用,对提高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减少对常规能源依赖,对实现节能减排具体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将太阳能引入建筑空调系统,作为热源塔热泵的溶液再生热源,同时实现太阳能在系统中的综合高效利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太阳能引入建筑空调系统,作为热源塔热泵的溶液再生热源,同时实现太阳能在系统中的综合高效利用,提出一种的具有蓄能功能的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该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溶液循环回路、空气循环回路和供冷/热水回路; 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压缩机的输出端接四通阀第一输入端,四通阀第一输出端接第一换热器第一输入端,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阀接储液器的输入端,同时第一换热器第一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储液器的输出端通过过滤器接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单向阀接第二换热器第一输入端,同时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三单向阀接第一换热器第一输出端,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接四通阀第二输入端,四通阀的第二输出端接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接压缩机的输入端; 溶液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溶液回路和第二溶液回路; 第一溶液回路中,热源塔的溶液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电磁阀接稀溶液储液器第一输入端,稀溶液储液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电磁阀接第一变频泵的入口,另外一路通过第三电磁阀接第一变频泵的入口,第一变频泵的出口接第二换热器第二输入端,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热源塔的溶液输入端相连; 第二溶液回路中,稀溶液储液器第二输出端经过第四电磁阀后接第二变频泵输入端,第二变频泵的输出端接第三换热器第一输入端,第三换热器第一输出端接太阳能集热器的输入端,太阳能集热器输出端接溶液再生器的溶液输入端,溶液再生器的溶液输出端接第三变频泵的输入端,第三变频泵的输出端接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三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接浓溶液储液器输入端,浓溶液储液器的输出端接溶液控制阀,经过溶液控制阀后,接稀溶液储液器的第二输入端; 空气循环回路中,溶液再生器的第二输出端接风机输入端,风机输出端接第四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第四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接溶液再生器的第二输入端,第四换热器的第三输出端接排水阀; 供冷/热水回路中,机组的冷/热水回水口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六电磁阀接机组冷/热水供水口,同时也通过第五电磁阀接第四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第四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七电磁阀接机组的冷/热水供水口。优选的,由溶液再生器、风机、第四换热器构成封闭一个空气循环回路,运行时空气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露点温度高于45°C。优选的,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在冬季制热运行时将太阳能引入了热源塔热泵系统,作为热源塔热泵系统的溶液再生热源,同时基于溶液浓度差实现太阳能能量的常温高效蓄存,解决了太阳能间歇性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2、该热源塔热泵将太阳能作为溶液再生热源实现溶液再生的同时也实现太 阳能的直接制取热水,实现了太阳能的综合高效应用。3、该热源塔热泵中太阳能的利用可降低热泵系统中制冷系统的冷凝压力和温度,提高了热泵装置中制冷系统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示意图。以上图中有 压缩机I ; 四通阀2 ; 四通阀第一输入端2a ;四通阀第一输出端2b ;四通阀第二输入端2c ;四通阀第二输出立而2d ;第一换热器3 ; 第一换热器第一输入端3a ;第一换热器第一输出端3b ;第一换热器第二输入端3c ;第一换热器第二输出端3d ; 第一单向阀4 ; 第二单向阀5 ; 储液器6 ; 过滤器7 ; 电子膨胀阀8; 第三单向阀9 ; 第四单向阀10 ; 第二换热器11 ; 第二换热器第一输入端Ila ;第二换热器第一输出端Ilb ;第二换热器第二输入端Ilc ;第二换热器第二输出端Ild ; 气液分离器12 ; 热源塔13 ; 第一电磁阀14 ; 稀溶液储液器15 ; 稀溶液储液器第一输入端15a ;稀溶液储液器第一输出端15b ;稀溶液储液器第二输入端15c ;稀溶液储液器第二输出端15d ; 第二电磁阀16 ; 第三电磁阀17 ; 第一变频泵18 ; 第四电磁阀19 ; 第二变频泵20 ; 第二换热器21 ; 第三换热器第一输入端21a ;第三换热器第一输出端21b ;第三换热器第二输入端21c ;第三换热器第二输出端21d ; 太阳能集热器22; 溶液再生器23 ; 溶液再生器第一输入端23a ;溶液再生器第一输出端23b ;溶液再生器第二输入端23c ;溶液再生器第二输出端23d; 风机24 ; 第四换热器25; 第四换热器第一输入端25a ;第四换热器第一输出端25b ;第四换热器第二输入端25c ;第四换热器第二输出端25d; 排水阀26 ; 第三变频泵27 ; 浓溶液储液器28 ; 溶液控制阀29 ;第五电磁阀30; 电磁阀31 ; 第七电磁阀3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该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溶液循环回路、空气循环回路和供冷/热水回路。参见图1,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压缩机I的输出端接四通阀2第一输入端2a,四通阀2第一输出端2b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入端3a,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输出端3b通过第一单向阀4接储液器6的输入端,同时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出端3b分别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溶液循环回路、空气循环回路和供冷/热水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的输出端接四通阀(2)第一输入端(2a),四通阀(2)第一输出端(2b)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入端(3a),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输出端(3b)通过第一单向阀(4)接储液器(6)的输入端,同时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出端(3b)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接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输入端(11a),储液器(6)的输出端通过过滤器(7)接电子膨胀阀(8)的输入端,电子膨胀阀(8)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单向阀(10)接第二换热器(11)第一输入端(11a),同时电子膨胀阀(8)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三单向阀(9)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出端(3b),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输出端(11b)接四通阀(2)第二输入端(2c),四通阀(2)的第二输出端(2d)接气液分离器(12)的输入端,气液分离器(12)的输出端接压缩机(1)的输入端;????溶液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溶液回路和第二溶液回路;第一溶液回路中,热源塔(13)的溶液出口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电磁阀(14)接稀溶液储液器(15)第一输入端(15a),稀溶液储液器(15)的第一输出端(15b)通过第二电磁阀(16)接第一变频泵(18)的入口,另外一路通过第三电磁阀(17)接第一变频泵(18)的入口,第一变频泵(18)的出口接第二换热器(11)第二输入端(11c),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输出端(11d)与热源塔(13)的溶液输入端相连;第二溶液回路中,稀溶液储液器(15)第二输出端(15d)经过第四电磁阀(19)后接第二变频泵(20)输入端,第二变频泵(20)的输出端接第三换热器第一输入端(21a),第三换热器第一输出端(21b)接太阳能集热器(22)的输入端,太阳能集热器(22)输出端接溶液再生器(23)的溶液输入端(23a),溶液再生器(23)的溶液输出端(23b)接第三变频泵(27)的输入端,第三变频泵(27)的输出端接第三换热器(21)的第二输入端(21c),第三换热器(21)的第二输出端(21d)接浓溶液储液器(28)输入端,浓溶液储液器(28)的输出端接溶液控制阀(29),经过溶液控制阀(29)后,接稀溶液储液器的第二输入端(15c);?空气循环回路中,溶液再生器(23)的第二输出端(23d)接风机(24)输入端,风机(24)输出端接第四换热器(25)的第一输入端(25a),第四换热器(25)的第一输出端(25b)接溶液再生器(23)的第二输入端(23c),第四换热器(25)的第三输出端(25e)接排水阀(26);供冷/热水回路中,机组的冷/热水回水口接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输入端(3c),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输出端(3d)通过第六电磁阀(31)接机组冷/热水供水口,同时也通过第五电磁阀(30)接第四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25c),第四换热器(25)的第二输出端(25d)通过第七电磁阀(32)接机组的冷/热水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彩华,文先太,刘成兴,张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