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式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转反射器,具有轴向通透的穿孔和外侧具的回转反光面;散热件,位于该回转反射器的两端并与之构成热传导连接;LED光源,围绕该回转反射器的一端周向分布,于同一该散热件上旋转排列,其对称轴为该回转反射器的对称轴;泡壳遮蔽该回转反光面和LED光源;以及驱动电路,连接并控制该LED光源,置于该回转反射器的该穿孔中;其中,该散热件均具有散热面,并与该回转反射器整体具有热传导回路。本方案使泡壳尺寸和反射器反光面的扩大不再制约驱动的放置空间,也不减弱整灯的散热能力,从而使得整灯的光分布范围可以扩大,同时又能够保证可以做到更大的功率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用反射原理的、具有全方位发光特点的LED球泡灯。
技术介绍
LED目前被广泛应用在照明领域。在一般照明的应用中,其最得以广泛接受的就是对传统光源\灯具的替换使用,特别是替代传统球泡形光源的LED球泡灯,已经得到大量生产。这类用于替代传统(白炽)球泡灯的照明器具。目前大部分LED球泡灯发光角度都比较小(一般小于180度)。然而为了能够达到或接近传统白炽灯的光照效果,即需要做到大角度范围的光分布(发光角度大于280度)。LED光源的特点是体积小、单面发光、光束角受限,所以,若需要使整灯具有大角度的出光,则必须对LED进行光学处理才能达到效果。目·前,有一些LED球泡灯虽然能够做到大角度光分布,却使用了大量的反射器、透镜等光学元件,装置较大的扩散球泡壳。从而压缩了大部分LED所需的散热空间,使LED球泡灯在维持替代形态时(例如A60球泡的形态),使其功率无法提升,因为在球泡灯的形状下,散热体受限制而被压缩,散热效率不足,功率大的整灯温度居高不下,LED就无法正常工作;另外,部分LED球泡灯能够做到大角度光分布的同时又能够做到较高的功率,但是普遍增加了生产的工艺复杂性(如将LED垂直贴在散热件上),或者增加了物料成本(如用价格较高的荧光粉pc壳),甚至会影响其替代形态,将LED球泡灯的外形变得比较不协调,较大偏离传统白炽灯的外形,破坏了替代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大角度LED灯具,特别是用于替代传统球泡灯的大角度LED灯具其功率受限大和/或成本太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反射式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其技术方案如下—种反射式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它包括回转反射器,具有轴向通透的穿孔,该回转反射器外侧具有回转反光面;散热件,位于该回转反射器的两端并与之构成热传导连接;LED光源,围绕该回转反射器的一端周向分布,于同一该散热件上旋转对称排列,其对称轴为该回转反射器的对称轴;泡壳,回转覆盖于该回转反射器的侧面,遮蔽该回转反光面和LED光源;以及驱动电路,连接并控制该LED光源,置于该回转反射器的该穿孔中;其中,该散热件均具有暴露于自由空间的散热面,并与该回转反射器整体具有热传导回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有如下方式的体现较佳实施例中,该散热件分别为一顶部散热件和一灯头散热件;该顶部散热件将该回转反射器的一端封闭;一标准灯头与该灯头散热件相固定,二者相互绝缘;该灯头散热件将该回转反射器的另一端予以封闭。较佳实施例中,该顶部散热件与灯头散热件均以该回转反射器的对称轴旋转对称;并且该顶部散热件、该泡壳和该灯头散热件构成一外壁连续的球泡形。较佳实施例中,该LED光源放置于同一平面上。较佳实施例中,该LED光源全数位于一个该散热件上;并且,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散热件上连通该回转反射器外侧的部分具有反光凸缘;该反光凸缘将该LED光源的部分光线反射折回。较佳实施例中,该泡壳为透过散射来自LED光源光线的高透过扩散性材料。较佳实施例中,该泡壳在该回转反射器轴向上的长度占整灯长度的30%以上。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I.回转反射器作为一个核心部件,LED光源环布的结构以及较大尺寸的高透过扩散泡壳便利地实现了全方位发光;另一方面,带穿孔的回转反射器成为导热、反光和容置三种功能的复合体,本方案使泡壳尺寸和反射器反光面的扩大不再制约驱动的放置空间,也不减弱整灯的散热能力,从而使得整灯的光分布范围可以扩大,同时又能够保证可以做到更大的功率输出。2.回转反射器、散热件和水平环布的LED光源,具有简单的装配工艺和较少的物料成本,特别是LED光源水平放置,工艺较简单,十分有利于规模化生产。3.顶散热件上连通该回转反射器外侧的部分具有反光凸缘;该反光凸缘将该LED光源的部分光线反射折回,可以改善LED光源在灯头方向的分量,可以作为一个调整附件,改善全方位发光的光束角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剖面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部分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I所示实施例一驱动电路70第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图I所示实施例一驱动电路70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相关的示意图。一种反射式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它包括一个圆筒状的回转反射器10,此回转反射器10具有轴向通透的穿孔12,并且,在回转反射器10的外侧具有回转反光面11。在回转反射器10的两端分别都有散热件,分别是顶散热件20和灯头散热件30,该两散热件与回转反射器连通而构成热传导连接,以至于回转反射器10上的所有热量可以经由热传导的方式快速传导至顶散热件10和灯头散热件30。在灯头散热件30上,结合图2可知,是灯头散热件30的一个光源安装面31上固定了 LED光源50,可见LED光源50是围绕回转反射器10的一端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在灯头散热件30上旋转对称排列,其对称轴即为回转反射器10的对称轴。在回转反射器10的侧面还具有泡壳60,该泡壳60回转覆盖于该回转反射器10的侧面,遮蔽了回转反光面11和LED光源50。可见,来自LED光源50的光输出,有一部分直接出射至自由空间,有一部分经过回转反光面11反射至自由空间,相对于LED光源50自身的光束角,其发光范围得到很大地扩展,从而达到全方位发光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该回转反射器10的穿孔12中还有驱动电路70,驱动电路连接并控制了该LED光源50,与回转反射器10之间具有热传导通路,该热传导通路形成的方法很多,比如图3中驱动电路可通过塑料部件固定于回转反射器10上,也可以通过热导介质,比如图4中穿孔12内部分/全部填充导热胶体80,使来自驱动电路的热量可以及时有效地从回转反射器10整体导出。散热件,包括顶散热件20和灯头散热件30,均具有暴露于自由空间的散热面,分别是上散热面22和下散热面32,这些散热面与回转反射器10整体具有热传导回路。所以,整个灯具,其热传导通路相互连通的为=LED光源50、驱动电路70、回转反射器10、顶散热件 20和底散热件30。可见,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首先用回转反射器10作为一个核心部件,LED光源所发出的光输出一部分直接透过泡壳60扩散出射到自由空间;另一部分经由回转反射器10其侧面调整反射,经由泡壳60扩散出射到自由空间,加之LED光源50在横向上环布的结构,最后总实现了对空间全方位的发光的效果;另一方面,带穿孔12的回转反射器10成为导热、反光和容置三种功能的复合体,作为主要导热部件的回转反射器10,使驱动电路70的体积不再与回转反射器10的反光面11相互制约,从而大大提升了有限的灯具体积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灯具体积可以运用更大功率的驱动电路70和LED光源50 ;最后一方面,回转反射器10、散热件和环布的LED光源,具有简单的装配工艺和较少的物料成本,十分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本实施例中,顶部散热件20将该回转反射器10的一端封闭;该灯头散热件30上固接一标准灯头40,并将该回转反射器10的另一端予以封闭,这种封闭的形态一方面为灯具防护和机械强度提供优良的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灌胶等工艺使其导热性能得到简单而有效地处理。而且,回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式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反射器,具有轴向通透的穿孔,该回转反射器外侧具有回转反光面;散热件,位于该回转反射器的两端并与之构成热传导连接;LED光源,围绕该回转反射器的一端周向分布,于同一该散热件上旋转排列,其对称轴为该回转反射器的对称轴;泡壳,回转覆盖于该回转反射器的侧面,遮蔽该回转反光面和LED光源;以及驱动电路,连接并控制该LED光源,置于该回转反射器的该穿孔中;其中,该散热件均具有暴露于自由空间的散热面,并与该回转反射器整体具有热传导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明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