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建式集成组装通信基站,包括基站底座、配重块、室外机柜,所述基站底座包括有两根第一主梁、四根第二主梁、六根第三主梁,第一主梁的中部对称位置上均设有两个连接法兰,所述基站底座中心的中空内设有次梁,所述次梁两端通过次梁连接角钢固定在第三主梁上,所述室外机柜固定在次梁上,所述配重块分别固定在基站底座四个方向的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末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不与原屋面进行连接,对原房屋结构要求较低,解决了租赁选址困难、居民阻工的问题;可快速生产、加工、安装,建设周期短,建设、维护和运行成本低,拆装灵活、难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土建结构领域,具体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屋面通信基站通常是由屋面通信铁塔、支撑杆、抱杆或美化杆和无线通信机房构成,机房一般可分为租赁机房、简易机房或室外一体化机柜三种类型。现有屋面通信基站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原房屋的结构要求高,基站的选址和租赁难度大;2)屋面通信铁塔、支撑杆的体量大,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居民阻工现象时有发生; 3)传统的通信铁塔占屋面面积较大,天线造型简陋,影响市容; 4)通信铁塔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屋面具有一定的破坏,容易造成屋面漏水、渗水现象,引发业主不满; 5)基站建设周期长,且建设、维护和运行成本高; 6)屋面通信铁塔的搬迁、拆除工期长,且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速建式集成组装通信基站,包括基站底座、配重块、室外机柜,所述基站底座包括有两根第一主梁、四根第二主梁、六根第三主梁,第一主梁的中部对称位置上均设有两个连接法兰,两根第一主梁两端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两根第一主梁中部、四个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其中两根第二主梁一端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根第一主梁的中部,另外两根第二主梁一端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根第一主梁的中部;所述基站底座中心的中空内设有次梁,所述次梁两端通过次梁连接角钢固定在第三主梁上,所述室外机柜固定在次梁上,所述配重块分别固定在基站底座四个方向的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末端。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第三主梁均为槽钢,所述次梁为角钢。所述连接法兰底部设有焊接在第一主梁上的第一主梁加劲肋。基站底座上的斜对角两个连接法兰其中一个固定微波天线抱杆,另一个固定射频拉远模块(RRU)抱杆,斜对角另外两个连接法兰上设有美化天线抱杆,所述美化天线抱杆上设有美化天线转换法兰。所述微波天线抱杆、射频拉远模块抱杆、美化天线抱杆一端均设有与连接法兰固定的底座法兰。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方法如下(I)两根第一主梁的中部同样的位置处分别焊接两个连接法兰,在连接法兰下面凹槽内焊接第一主梁加劲肋; (2)将连接角钢分别焊接在六根第三主梁的两端; (3)在两根次梁的两端分别焊接次梁连接角钢; (4)次梁通过次梁连接角钢固定在其中两根带连接角钢的第三主梁的中部; (5)将四根第二主梁一端均切角,切角后再焊接连接角钢,通过螺栓将四根带连接角钢的第二主梁以及上述步骤(4)带次梁的第三主梁固定在第一主梁上; (6)将其中两根带连接角钢的第三主梁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第一主梁的两端,再通过螺栓将带连接角钢的第三主梁固定在第二主梁另一端; (7)在两根第一主梁两端,四根第二主梁末端固定配重块,在次梁上固定室外机柜; (8 )在两根第一主梁斜对角两个连接法兰上分别固定微波天线抱杆和射频拉远模块抱杆,在两根第一主梁斜对角另外两个连接法兰上均固定美化天线抱杆,在美化天线抱杆上固定美化天线转换法兰。本专利技术根据无线通信专业提出的室外机柜的尺寸、美化天线的形式和高度,计算确定基站底座的尺寸以及放置在基站底座上的预制混凝土配重块;根据无线覆盖要求,再结合原屋面的结构布置情况,确定基站底座的摆放位置。基站底座的主梁上预留螺栓孔,主梁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根据美化天线抱杆、微波天线抱杆、RRU抱杆的底座法兰尺寸以及设备的尺寸,在基站底座的翼缘预留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将上述抱杆固定在基站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底座面积小,只需放置于原屋面十字交叉梁或承重墙体上,不与原屋面进行连接,对原屋面结构无任何损伤破坏,对原房屋结构要求较低; 2)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环保,解决了租赁选址困难、居民阻工的问题; 3)可快速生产、加工、安装,建设周期短,且建设、维护和运行成本低; 4)可快速搬迁,拆装灵活、难度小、工期短。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站底座结构不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图5为图2的C部放大图。图中1、基站底座,1-1、第一主梁,1-2、第二主梁,1-3、第三主梁,1_4、连接法兰,1-5、连接角钢,1-6、第一主梁加劲肋,1-7、次梁,1-8、次梁连接角钢,2、配重块,3、美化天线转换法兰,4、室外机柜,5、微波天线抱杆,6、射频拉远模块抱杆,7、美化天线抱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I飞所示,一种速建式集成组装通信基站,包括基站底座I、配重块2、室外机柜4,所述基站底座I包括有两根第一主梁1-1、四根第二主梁1-2、六根第三主梁1-3,第一主梁1-1的中部对称位置上均设有两个连接法兰1-4,两根第一主梁1-1两端通过连接角钢1-5与第三主梁1-3连接,两根第一主梁1-1中部、四个连接法兰1-4之间通过连接角钢1-5与第三主梁1-3连接;其中两根第二主梁1-2 —端通过连接角钢1-5与第三主梁1-3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第一主梁1-1的中部,另外两根第二主梁1-2 —端通过连接角钢1-5与第三主梁1-3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另外一根第一主梁1-1的中部,所述基站底座I中心的中空内设有次梁1-7,所述次梁1-7两端通过次梁连接角钢1-8固定在第三主梁1-3上,所述室外机柜4固定在次梁1-7上,所述配重块2分别固定在基站底座I四个方向的第一主梁1-1、第二主梁1-2的末端。上述第一主梁1-1、第二主梁1-2、第三主梁1-3均为槽钢,所述次梁1-7为角钢。所述连接法兰1-4底部设有焊接在第一主梁1-1上的第一主梁加劲肋1-6。所述基站底座I上斜对角两个连接法兰1-4其中一个固定微波天线抱杆5,另一个固定射频拉远模块抱杆6,斜对角另外两个连接法兰1-4上设有美化天线抱杆7,所述美化天线抱杆7上设有美化天线转换法兰3。所述微波天线抱杆5、射频拉远模块抱杆6、美化天 线抱杆一端7均设有与连接法兰1-4固定的底座法兰。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方法如下 (O两根第一主梁1-1的中部同样的位置处分别焊接两个连接法兰1-4,在连接法兰1-4下面凹槽内焊接第一主梁加劲肋1-6 ; (2)将连接角钢1-5分别焊接在六根第三主梁1-3的两端; (3)在两根次梁1-7的两端分别焊接次梁连接角钢1-8; (4)次梁1-7通过次梁连接角钢1-8固定在其中两根带连接角钢1-5的第三主梁1-3的中部; (5)将四根第二主梁1-2—端均切角,切角后再焊接连接角钢1-5,通过螺栓将四根带连接角钢1-5的第二主梁1-2以及上述步骤(4)带次梁的第三主梁1-3固定在第一主梁1-1上; (6)将其中两根带连接角钢1-5的第三主梁1-3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第一主梁1-1的两端,再通过螺栓将带连接角钢的第三主梁1-3固定在第二主梁1-2另一端; (7)在两根第一主梁1-1两端,四根第二主梁1-2末端固定配重块2,在次梁1-7上固定室外机柜4 ; (8)在两根第一主梁1-1斜对角两个连接法兰1-4上分别固定微波天线抱杆5和射频拉远模块抱杆6,在两根第一主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建式集成组装通信基站,包括基站底座、配重块、室外机柜,其特征是:所述基站底座包括有两根第一主梁、四根第二主梁、六根第三主梁,第一主梁的中部对称位置上均设有两个连接法兰,两根第一主梁两端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两根第一主梁中部、四个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其中两根第二主梁一端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根第一主梁的中部,另外两根第二主梁一端通过连接角钢与第三主梁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根第一主梁的中部;所述基站底座中心的中空内设有次梁,所述次梁两端通过次梁连接角钢固定在第三主梁上,所述室外机柜固定在次梁上,所述配重块分别固定在基站底座四个方向的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武,李远忠,陈鄂湘,吴向荣,叶创志,张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