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888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包括至少四层柔性薄膜,相邻的两层所述柔性薄膜之间形成膜间层,在所述膜间层内排布有与所述柔性薄膜连接的充气管,位于所述柔性薄膜四周的所述充气管形成冲气边框,位于所述冲气边框之间的所述充气管形成冲气筋,位于同一所述膜间层内的所述冲气筋和所述冲气边框将该膜间层内的空间隔成多个相通的芯部腔室,所有所述充气管均与气嘴连通,所述气嘴固定在该组合膜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节能又环保,保温隔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能够降低建筑成本,降低生产及制作工艺难度,实现低碳环保、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膜体,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建筑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大量采用各种保温材料作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层,门窗大多采用断桥铝框、LOW-E中空玻璃来满足保温功能要求。但墙的传热系数一般只能达到O. 5左右,窗的传热系数只能达到2. O左右;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有的墙体要求传热系数为O. 35,窗的传热系数要求为O. 8。因此,保温层的厚度大大增加,不但建筑构造极其复杂、造价过高,而且很多构造不科学、不合理、不延年。所以,我国现在急需进一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成本,降低生产及制作工艺难度,实现低碳环保、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该组合膜体能够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和保温性能,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包括至少四层柔性薄膜,相邻的两层所述柔性薄膜之间形成膜间层,在所述膜间层内排布有与所述柔性薄膜连接的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层柔性薄膜,相邻的两层所述柔性薄膜之间形成膜间层,在所述膜间层内排布有与所述柔性薄膜连接的充气管,位于所述柔性薄膜四周的所述充气管形成冲气边框,位于所述冲气边框之间的所述充气管形成冲气筋,位于同一所述膜间层内的所述冲气筋和所述冲气边框将该膜间层内的空间隔成多个相通的芯部腔室,所有所述充气管均与气嘴连通,所述气嘴固定在该组合膜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节于敬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蔡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