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850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属于纺织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将纺粘非织造布切割成布条后卷绕成筒状结构,经向经加捻或打折→定型→分条整经→穿综穿筘,纬向经加捻或打折→定型→倒筒,将经向纬向按照一定的编织密度进行织造,其中,纺粘非织造布为克重为20—100g/m2的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经布匹分条机切割为宽度为20mm-100mm的布条;加捻后布条的捻度为50—200捻/米;打折纱宽度为2mm-5mm;穿综穿筘时钢筘为6-15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纺粘面料加工方法工序少,成本低,节能环保,面料风格粗旷,制得的面料可用作装饰面料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麻面料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麻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过去在衣着、家用方面,麻制品占有相当的比重。近年来由于原麻价格的飞涨,使麻织物在国内市场上几乎绝迹。随着消费者对衣着材料的爱好从细密型转向粗犷型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麻织物正是这样的理想材料。而降低售价,进一步改善其服用性能,增加花色品种,是麻织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仿麻面料应运而生。 仿麻面料大多采用麻型涤纶(不论长丝和短纤)和其他纤维,如棉、毛等做成混纺织物,获得较好麻型感。也可用纯仿麻涤纶纺制麻型织物。纺制麻型长丝时,大多采用两根不同纤度、不同收缩性能的丝,在同一超喂条件下进行假捻加工,经加捻后融结在一起就成为具有麻样滑爽感的仿麻长丝;或将两根以上纤维同时牵引,其中一根超喂,且无规间隔地绕在芯丝上,形成粗节状致密结构,从而使纤维具有麻样感。仿麻涤纶短纤维工艺,一般改变其截面形状制成多角形丝,纤维就具有麻样的手感和蓬松感。经典产品有吸水性仿麻涤纶,该产品是在纺丝熔体中添加一些造孔剂,然后在丝束的后处理过程中,在大于180°C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纺粘非织造布的仿麻面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纺粘非织造布切割成布条后卷绕成筒状结构,然后再进行如下加工工艺流程:。482998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前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