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十二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713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中国南海黑乳海参共附生真菌Dendrodochium.sp.中分离到的15种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十二元环内酯类化合物dendrochliodsA~O。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15中化合物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经体外抗肿瘤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人结肠癌细胞和人骨肉瘤细胞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假丝酵母菌、丝状真菌以及大肠杆菌等有潜在的抗真菌和细菌活性,因此可用于制备抗肿瘤或抗菌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研制新的抗肿瘤或抗菌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药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从中国南海黑乳海参共附生真菌Dendrodochium. sp.中分离到的15种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十二元环内酯类化合物dendrochliods A O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海参的内生真菌的研究鲜见报道。国际上仅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生物化学研究所先后从海参及/pefliacia fraudatrix的附生真麗Acremonium striatisporum中分离得到九个二職阜苷类次生代谢产物,分别是virescenosides M、N、O、P、Q、R、S、T和U,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而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比较少,且发现的化合物也多为比较常见的结构。夏雪奎等从海参的内生真菌HS_1sp.中分离得到四个次生代谢产物3,4-二·氢-8-甲氧基-3,5- 二甲基-1H-2-苯吡喃、3,4_ 二氢-8-羟基-3-甲基-1H-2-苯吡喃-I-酮、过氧麦角留醇和丁二酸;刘昌衡等对黄海和渤海交汇海域的刺参进行了采集,并对共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得到菌株HS_3 Alternaria. sp.,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十二元环内酯类化合物dendrochliods?A~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二元环内酯类化合物dendrochliods?A~O具有如下化学结构通式:所述的化合物的基团搭配分别如下所示:。131805dest_path_image001.jpg,159804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许东啸李玲易杨华汤华孙鹏刘宝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