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城镇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及城镇污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670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城镇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及城镇污水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生物调节池单元、好氧降解与微生物培养池、潜流湿地、表流湿地,所述包括并联的预处理池A1、预处理池A2和串联在两者之后的混合调节池,且放养有浮水型水生植物;在好氧降解与微生物培养池的底部铺有蛭石矿物层,潜流湿地中的基质由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层、细沙层、蛭石与细沙混合层、细沙与红壤混合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不仅可实现各单元之间处理效果的优势互补,还可实现各季节处理效果的优势互补,从而使TN、TP和CODcr均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最终达到大大降低湿地面积,达到在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情况下增强去污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沿江河流域村镇和小城市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是造成地表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水体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用水的紧张和水质的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解决广大村镇及小城市水污染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开发使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近年来,该技术被世界各国广泛用来改善水质,修复湖泊、水库的营养性污染物质,控制农业污水的氮、磷污染,已是一项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廉价污水处理实用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但湿地技术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和局限性,因此有必要结合区域特点开发新式的人工湿地系统,为构建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和处理系统增容开辟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克服单一工艺的缺陷、实现优势互补的且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生态景观改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城镇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生物调节池单元、好氧降解与微生物培养池、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调节池单元包括并联的预处理池A1、预处理池A2和串联在两者之后的混合调节池,该生物调节池单元设置有效水深1.30~1.60m,且放养有浮水型水生植物,并使其在池中的盖度达95%以上;在所述好氧降解与微生物培养池的底部铺有用以构建微生物与有机养分缓冲库的25~35cm厚的蛭石矿物层;所述潜流湿地中的填充基质由下至上依次为25~35cm厚的砾石层、15~25cm厚的细沙层、35~45cm厚的蛭石与细沙混合层、15~25cm?厚的细沙与红壤混合层,其地表上种植常绿型陆生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民孔庆东王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