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669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49
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污水生物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水水箱、两个中间水箱及三个SBR反应器,在SBR反应器中设有搅拌装置,在第一和第二SBR反应器中设有曝气装置,进水水箱与第一SBR反应器相连通,中间水箱与相邻的两个SBR反应器相连通。应用上述装置的方法分为:原水与ASBR反应器出水的混合液先在第一SBR反应器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再进行有机物的去除,其出水40%~45%进入第二中间水箱,其余出水直接进入第二SBR反应器中进行短程硝化,第一和第二SBR反应器的出水混合后进入ASBR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排水后65%~70%的出水回流至进水水箱,剩余出水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添加任何有机碳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而我国绝大部分垃圾采用填埋处理,与此同时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水环境。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氨氮,属于高氨氮难降解废水,如何有效经济地处理渗滤液,一直是我国水处理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厌氧氨氧化现象自1995年报道以来备受关注。由于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将氨氮和亚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且不需要氧气的参与,整个过程完全属于自养过程。故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可以节约50%的供氧费,且无需外加碳源,大大减少了污水处理的处理费用和基建费用。然而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多为难降解有机物,有些具有毒性,会对厌氧氨氧化菌产生毒害作用,另一方面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异养反硝化菌的生长,与厌氧氨氧化菌竞争亚硝态氮基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如何降低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影响,决定了是厌氧氨氧化反应能否应用于渗滤液深度脱氮。此外,由于厌氧氨氧化反应会产生一定量的硝态氮,故系统出水仍还有硝态氮,也会影响系统的脱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难、深度脱氮难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渗滤液中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三个SBR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进水水箱及两个中间水箱,所述SBR反应器的内部都设有搅拌装置,第一 SBR反应器和第二 SBR反应器内部设有曝气装置。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三个SBR反应器、进水水箱及两个中间水箱,三个SBR反应器分别为第一 SBR反应器、第二 SBR反应器和ASBR反应器,两个中间水箱分别为第一中间水箱和第二中间水箱;所述SBR反应器的内部都设有搅拌装置和pH计,第一 SBR反应器和第二 SBR反应器内部设有曝气装置;第二 SBR反应器内部还设有DO仪;进水水箱与第一 SBR反应器相连接,第一 SBR反应器与第一中间水箱连接;第一中间水箱还分别与第二中间水箱和第二 SBR反应器相连接,第二中间水箱还分别与第二 SBR反应器和ASBR反应器相连接,ASBR反应器出水通过回流管与进水水箱连接。应用所述的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进入进水水箱,与ASBR反应器的出水在进水水箱中混合,通过进水管注入第一 SBR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反应,第一 SBR反应器中包含有搅拌装置、曝气装置以及pH计;第一SBR反应器的反硝化反应结束后进行有机物的去除,待有机物去除后,出水全部排入第一中间水箱;期间通过PH的变化判断反硝化终点,待pH出现下降拐点后开启曝气装置,反应器中的好氧异养菌在曝气状态下对原水中的有机碳源进行降解,期间通过PH的变化判断反应结束的终点,待pH出现下降拐点时停止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排水后第一 SBR反应器接着进入下一周期;第一中间水箱中的40°/Γ45%的出水通过出水管排入第二中间水箱,55%"60%的出水通过进水管注入第二 SBR反应器进行短程硝化反应;第二 SBR反应器包含有搅拌装置、曝气装置以及PH计、DO仪;第二 SBR反应器的短程硝化反应结束后的出水通过出水管直接排入第二中间水箱;期间通过PH和DO的变化来判断短程硝化的终点,待DO和pH均出现上升时,停止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排水后第二 SBR反应器接着进入下一周期;第一 SBR反应器的出水和第二 SBR反应器的出水在第二中间水箱中混合后通过·进水管注入ASBR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期间通过pH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待PH出现下降拐点时,停止搅拌装置;ASBR反应器包含有搅拌装置和pH计;反应后的出水65°/Γ70%通过回流管回流至进水水箱,剩余的出水通过出水管直接排出,ASBR反应器接着进入下一周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装置采用三级SBR系统,在不添加任何有机碳源的条件下,达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应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相比,节约了 50%的供氧费,且无需外加碳源,大大减少了污水处理的处理费用和基建费用。由于当亚硝态氮浓度大于100mg/L时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因此ASBR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方式,避免了高浓度亚硝态氮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抑制,同时减少了一次性进水带来的PH和温度的变化对反应的不利影响。厌氧氨氧化的进水分别来源于第一 SBR反应器和第二 SBR反应器的出水,通过好氧曝气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抑制了 ASBR反应器中反硝化菌的增长,避免了反硝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竞争反应基质,从而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进行。同时,ASBR出水回流,使得产生的硝态氮可以通过反硝化过程去除,提高了系统的脱氮率。系统进水氨氮浓度为2000±100mg/L,出水氨氮和亚硝态氮均低于5mg/L,总氮约80mg/L,在不外加碳源的条件下系统脱氮率达到95%以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装置部分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部分的流程图。主要符号说明如下I-原水箱 2-进水泵 3-进水管4-鼓风机5-气体流量计 6-第一 SBR反应器7-搅拌器 8-排水阀9-出水管10-第一中间水箱11-D0仪12-pH计13-第二中间水箱14-曝气头15-第二 SBR反应器16-气体收集罐 17- ASBR反应器18-分流管19-回流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三个SBR反应器、进水水箱及两个中间水箱,三个SBR反应器分别为第一 SBR反应器、第二 SBR反应器和ASBR反应器,两个中间水箱分别第一中间水箱和第二中间水箱;所述SBR反应器的内部都设有搅拌装置7,第一 SBR反应器和第二 SBR反应器内部·设有曝气装置。进水水箱I与第一 SBR反应器6相连接,第一 SBR反应器6与第一中间水箱10连接。第一 SBR反应器6内部还设有pH计12。第二 SBR反应器内部还设有pH计和DO仪。第一中间水箱10还分别与第二中间水箱13和第二 SBR反应器15相连接,第二中间水箱还分别与第二 SBR反应器15和ASBR反应器17相连接,ASBR反应器出水通过回流管19与进水水箱I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三个SBR反应器、进水水箱及两个中间水箱,所述SBR反应器的内部都设有搅拌装置,第一 SBR反应器和第二 SBR反应器内部设有曝气装置。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包括三个SBR反应器、进水水箱与两个中间水箱,三个SBR反应器分为第一 SBR反应器6、第二 SBR反应器15与ASBR反应器17,两个中间水箱分为第一中间水箱10与第二中间水箱13,第一中间水箱10通过分流水管18与第二中间水箱13相连通。在第一 SBR反应器6、第二 SBR反应器1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三个SBR反应器、进水水箱及两个中间水箱,三个SBR反应器分别为第一SBR反应器、第二SBR反应器和ASBR反应器,两个中间水箱分别为第一中间水箱和第二中间水箱;所述SBR反应器的内部都设有搅拌装置和pH计,第一SBR反应器和第二SBR反应器内部设有曝气装置;第二SBR反应器内部还设有DO仪;进水水箱与第一SBR反应器相连接,第一SBR反应器与第一中间水箱连接;;第一中间水箱还分别与第二中间水箱和第二SBR反应器相连接,第二中间水箱还分别与第二SBR反应器和ASBR反应器相连接,ASBR反应器出水通过回流管与进水水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莹苗蕾彭永臻王凯朱如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