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方法属于环境化学
,它适用于土壤、底泥、湿地等淹水厌氧环境下的三氯杀螨醇污水污染土壤中的DDTs污染,能使处理后的DDTs污染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技术介绍
在20世纪60-80年代,滴滴涕(DDT)曾经作为杀虫剂广泛使用。但随后的研究证明DDT是一种含氯、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在脂肪中累积,对人和许多生物体具有中等强度的急性毒性,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脏,甚至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2001年10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将DDTs列为优先控制和消除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1983年,我国开始禁用DDTs,但在不少土壤和农产品中DDTs的检出率依然很高。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由于DDTs的化学结构稳定,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另一方面是DDT还在大量生产,用来制造三氯杀螨醇,制造工艺环节的不过关导致大批成品中DDTs含量超标(可达国家标准的40倍)。鉴于DDTs的危害性,DDTs的降解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农药降解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与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三氯杀螨醇污水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S2O42?的化合物加入到污染土壤中直接降解DDTs,S2O42?分解形成硫酸盐再还原形成的S2?直接降解DDT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义,华晶,巴玉鑫,鲍鹏,温国期,朱春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