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脂-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仿生被动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461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生植物脂-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以廉价的、原生的水生植物脂为主要原料,以亲水性强的乙酸纤维素为外膜材料,制备出脂分散均匀、比表面积大、一体的含水生植物脂的半渗透膜,极大地缩短了水体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采集所需的平衡时间,并显著地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水生植物脂-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的制备工具、制备方法,此外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湖泊、河流等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原位采样的配套外装置,可以实现模拟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原位、准确、便捷、低成本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 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科学、分析化学及地学领域,涉及一种水生植物脂一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仿生被动采样装置及相关技术,特别涉及水生植物脂一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水生植物脂一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的制备工具以及适用于湖泊、河流等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原位采样的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污染物在湖泊、河流等水体甚至饮用水源地中广泛、持久存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效应,对水生态系统构成了很大威胁,还可通过水生态系统传递、放大并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食品、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亟待加强湖泊、河流尤其是其水源地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及居民健康。然而,目前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技术难以满足湖泊、河流大面积监测便捷、原位、准确、连续等要求,严重影响了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的准确评估及饮用水安全保障。通常认为只有自由溶解在水体或孔隙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才可被生物吸收并产生潜在的毒害作用,而水体中的自由溶解态有机污染物可与溶解有机质、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等结合,影响其真实浓度的测定及生态风险的准确评估。因此,准确、原位采集水体中自由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生植物脂-乙酸纤维素复合半渗透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半渗透膜由乙酸纤维素、顺?9,12?十八碳?二烯酸、无水高氯酸镁、丙酮及1,4?二氧六环制成,各原料的质量比依次为9?:1?:1?:40?: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