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处理装置及其运转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460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37
一种膜处理装置及其运转方法,能够尽可能地使各膜组件的负荷量均等。该膜处理装置(1)具有多级膜组件单元(2、3),每个膜组件单元(2、3)具有从原水得到透过反渗透膜的透过水的多个膜组件(5),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3)以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2)排出的浓缩水为原水得到透过反渗透膜的透过水,还具有流量调节阀(16)、电导率仪(19、21)和流量仪(20、22),该流量调节阀(16)能够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2)供给到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3)的上游段的浓缩水流量变化,该电导率仪(19、21)测定每个膜组件单元(2、3)的透过水的电导率,该流量仪(20、22)测定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级膜组件单元的。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这种膜处理装置,例如如图12所示,从上游侧至下游侧具有第一及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1、82。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并列配置有两个膜组件83,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配置有一个膜组件83。这些膜组件83用配管互相连接配置成圣诞树形,在内部具有反渗透膜的膜元件84。另外,膜组件83设有导入原水的原水供给口 86、排出透过膜元件84的透过水的透过水回收口 87、排出从原水中除去透过水后的浓缩水的浓缩水排出口 88。而且,在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上游侧,设有将向第一级膜组 件单元81的膜组件83供给的原水压入的泵90。通过上述配置,原水用泵90升压后,供给到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两膜组件83,并被分离成透过膜元件84的反渗透膜的透过水和未透过反渗透膜的浓缩水。其中,透过水由透过水回收口 87回收至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膜组件83的外部。另外,浓缩水经由浓缩水排出口 88排出至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膜组件83的外部后,作为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的原水供给到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的膜组件83,并被分离成透过水和浓缩水。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相比,在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中,不仅原水的供给压力高,而且原水的渗透压力低,因此,得到较多的透过水。另外,如下述专利文献1、2记载了具有多级膜组件单元且多个膜组件配置成圣诞树形的膜处理装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347372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218135但是,在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将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所得到的浓缩水作为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的原水,并保持原有的流势供给到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因此,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的膜组件83的负荷量大于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膜组件83的负荷量,因此,存在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的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比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提前被污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负荷量是表示膜组件的分离膜的每单位面积及单位时间透过分离膜的溶解成分量的参数,溶解成分量的单位可以为“g”或“mol”。另外,在实际的负荷量的测定中,能够用分离膜的面积除膜透过水的流量和膜透过水中的溶解成分浓度的乘积求出负荷量,如果溶解成分为盐等离子性物质,则能够代替膜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使用电导率。这样,若在各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上存在污染度差异,则难以判断药液清洗膜元件84的清洗时期,从而第二级膜组件单元82的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污染过重,即使进行药液清洗,也不能充分地除去污染,或者,对几乎没有污染而不需要药液清洗的第一级膜组件单元81的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进行不必要的药液清洗。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只要从污染恶化的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开始依次进行药液清洗即可,但是难以判断哪一个膜组件83的膜元件84的污染恶化,并且,若对各膜组件单元81、82或者各膜组件83都进行药液清洗,则配管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该对策并不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地使各膜组件的负荷量均等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膜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该膜处理装置在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范围内具有多级膜组件单元,每个膜组件单元具有从原水得到透过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透过水的一个以上的膜组件, 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以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浓缩水为原水得到透过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透过水,在所述膜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中,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向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供给的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浓缩水的流量,或者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透过水的流量发生变化,以使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之比,或者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之比,或者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乘积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乘积之比中的任一个比值保持为规定值。根据该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由于利用流量变化机构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供给到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上游段的浓缩水的流量或者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透过水的流量变化,从而例如使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积A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积B的比保持在规定值,因此能够使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大致均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积A和积B分别为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膜组件的负荷量的指标。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均等的情况下,所述积A和积B的比表示某确定的规定值。因此,预先求出上游段及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负荷量均等的所述积A和积B之比的规定值(以下,也称为规定积比),通过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供给到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上游段的浓缩水的流量或者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透过水的流量变化,能够将所述积A和积B保持在规定积比。由此,能够使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大致均等。因此,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膜的污染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膜的污染大致均等地恶化,能够容易判断药液清洗膜时的最佳清洗时期。另外,在所述的运转方法中,着眼于积A和积B的比,但也可以如下所述着眼于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的比。即,在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均等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积A和积B为所述规定积比,在此状态下,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的比为规定值(以下,也称为规定浓度比)。因此,预先求出负荷量均等的情况的规定浓度比,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供给到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上游段的浓缩水的流量或者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透过水的流量变化,将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保持在规定浓度比。由此,能够使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大致均等。另外,在所述的运转方法中,着眼于积A和积B的比,但也可以如下所述着眼于透过水的流量的比。即,在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均等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积A和积B为所述规定积比,在此状态下,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的比为规定值(以下,也称为规定流量比)。因此,预先求出负荷量均等的情况的规定流量比,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供给到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上游段的浓缩水的流量或者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透过水的流量变化,将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 流量保持在规定流量比。由此,能够使上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和下游段的膜组件的负荷量大致均等。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膜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为通过电导率的测定来求出溶解成分浓度的方法。根据该第二方面专利技术,可通过所测定到的透过水的电导率求出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膜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为使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乘积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乘积之比,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所具有的分离膜的膜面积与下游段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该膜处理装置在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范围内具有多级膜组件单元,每个膜组件单元具有从原水得到透过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透过水的一个以上的膜组件,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以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浓缩水为原水得到透过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透过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处理装置的运转方法中,使从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向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供给的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浓缩水的流量,或者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排出的透过水的流量发生变化,以使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之比,或者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流量之比,或者上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乘积与下游段的膜组件单元的透过水的溶解成分浓度和流量的乘积之比中的任一个比值保持为规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野宏田中恒久森田优香子吉田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