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防止料斗内壁斜面的磨损来谋求料斗的长寿命化,并且防止炭质吸附材料细粒化,减少炭质吸附材料的补充量,且减小吸附塔压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料斗的内壁斜面(3a)上立设挡板(5)来防止炭质吸附材料C直接冲撞内壁斜面(3a),从而防止内壁斜面(3a)的磨损,谋求料斗的长寿命化,并且防止炭质吸附材料C的细粒化,减少炭质吸附材料C的补充量,且减小吸附塔压损,其中,挡板(5)用于截留一定量的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C,并且使超过一定量的炭质吸附材料C溢出并下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处理废气的干式脱硫脱硝装置,已知有如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在吸附塔内设置反应室,从上部向该反应室内供给炭质吸附材料并形成炭质吸附材料朝向下方的移动层,使废气通过该移动层,从而进行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该反应室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反应室内的炭质吸附材料的辊式给料机。而且, 以覆盖该辊式给料机的方式设置料斗,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沿料斗的内壁斜面下落并从最下部被适当排出。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11110号公报然而,在这种废气处理装置中,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冲撞料斗的内壁斜面。因此,磨损料斗的内壁斜面而无法谋求料斗的长寿命化,为了使料斗长寿命化,需要使用昂贵的耐磨钢,并且炭质吸附材料破损而被细粒化,炭质吸附材料的补充量增多,吸附塔压损也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不会因由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而磨损料斗的内壁斜面,不使用昂贵的耐磨钢也能够谋求料斗的长寿命化,并且炭质吸附材料不会破损及细粒化,炭质吸附材料的补充量较少,而且吸附塔压损也较小。本专利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具备反应室,其设置于废气的流路上且内部填充有用于去除有害物质的炭质吸附材料;辊式给料机,其设置于反应室的下部且从反应室排出炭质吸附材料;料斗,其以覆盖辊式给料机的方式设置,且将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并沿该料斗的内壁斜面下落的炭质吸附材料向排出机构引导,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料斗的内壁斜面上立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截留一定量的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并且使超过一定量的炭质吸附材料溢出并下落。据此,由于在向排出机构引导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的料斗的内壁斜面立设挡板,并且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在被截留一定量之后堆积在挡板上,因此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冲撞已堆积的炭质吸附材料,而不会直接冲撞料斗的内壁斜面。因而,能够获得如下废气处理装置,其不会因由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而磨损料斗的内壁斜面,不使用昂贵的耐磨钢也能够谋求料斗的长寿命化,并且炭质吸附材料不会破损及细粒化,炭质吸附材料的补充量较少,而且吸附塔压损也较小。而且,优选的特征在于,沿构成内壁斜面的倾斜壁的倾斜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挡板,并根据料斗的倾斜壁的斜面角度或棱角、炭质吸附材料的粒径及休止角,以几何学方式确定挡板的高度及挡板彼此之间的间隔,以便在倾斜壁上的炭质吸附材料的下落点处至少存在I个炭质吸附材料。据此,由于能够以炭质吸附材料可靠地存在于炭质吸附材料的颗粒的下落点处的方式确定挡板的高度及间隔,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料斗内壁斜面磨损或炭质吸附材料破损以及细粒化。专利技术效果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如下废气处理装置,其不会因由辊式给料机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而磨损料斗的内壁斜面,不使用昂贵的耐磨钢也能够谋求料斗的长寿命化,并且炭质吸附材料不会破损及细粒化,炭质吸附材料的补充量较少,而且吸附塔压损也较小。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附塔的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I中料斗的倾斜壁的图。 图中1-反应室,IA-前室,IB-中室,IC-后室,2-辊式给料机,2A-前室辊式给料机(辊式给料机),2B-中室辊式给料机(辊式给料机),2C-后室辊式给料机(辊式给料机),3-料斗,3a-倾斜壁,4-回转阀(排出机构),5-挡板,10-吸附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废气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要件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废气处理装置为了处理例如从燃煤锅炉或烧结机等排出的废气而设置,并且去除硫氧化物(SOx)或氮氧化物(NOx)、汞等重金属、二恶英类等有害物质及灰.+. -Tf* O如图I所示,该废气处理装置大体上具备供给有用于去除有害物质的炭质吸附材料c(参照图2)且导入有应被处理的废气的吸附塔10 ;及用于再生已吸附有害物质的炭质吸附材料C并送回吸附塔10再次使用的再生塔(未图示)。在此使用的炭质吸附材料C例如为活性炭、活性木炭、活性焦炭等,具有去除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的能力。吸附塔10在其内部具有反应室I。该反应室I设置于如箭头G所示从图示左侧流向右侧的废气的流路上,并且内部填充有上述炭质吸附材料C。反应室I被设置于其内部的壁划分,具有以前室1A、中室IB及后室IC的顺序从废气的导入侧开始排列的3个区段,废气依次通过以上前室1A、中室IB及后室1C。在反应室I中,如箭头Cl、箭头C2及箭头C3所示从上部填充炭质吸附材料C,形成有该炭质吸附材料C能够向下方移动的移动层。而且,在反应室I中,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分别填充于前室1A、中室IB及后室IC的内部的炭质吸附材料C去除。在前室IA的下部设置前室辊式给料机(辊式给料机)2A,在中室IB的下部设置中室辊式给料机(辊式给料机)2B,在后室IC的下部设置后室辊式给料机(辊式给料机)2C。前室辊式给料机2A如用箭头C4所示从前室IA向料斗3排出炭质吸附材料C,中室辊式给料机2B如用箭头C5所示从中室IB向料斗3排出炭质吸附材料C,后室辊式给料机2C如用箭头C6所示从后室IC向料斗3排出炭质吸附材料C。以下,将前室辊式给料机2A、中室辊式给料机2B及后室辊式给料机2C统称为辊式给料机2。料斗3用于向回转阀(排出机构)4引导通过辊式给料机2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C,并以覆盖辊式给料机2的方式构成。作为料斗3的材料,能够使用例如通常的铁等。如后述,在此无需特别使用耐磨钢。回转阀(排出机构)4用于从料斗3排出沿构成料斗3的内壁斜面的倾斜壁3a下落的炭质吸附材料C,其设置于料斗3的底部。另外,通过回转阀4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C朝向前述的再生塔传送,在再生塔内接受通过加热及冷却而进行的再生处理,再次供给至反应室I的上部,在反应室I内形成由上至下的移动层。以下,参照图2对料斗3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是放大表示图I中的 料斗3的倾斜壁的图。 料斗3的下部呈例如四棱锥状,具有朝向底部而逐渐变窄的倾斜壁(内壁斜面)3a。该倾斜壁3a构成为相对于水平面形成斜面角度Θ或棱角Θ。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壁3a上立设有挡板5。挡板5用于截留一定量的通过辊式给料机2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C,并且使超过一定量的炭质吸附材料C溢出并下落。挡板5相对于倾斜壁3a垂直的高度为H,并且沿倾斜壁3a的倾斜方向以恒定间隔L并列设置有多个。另外,优选倾斜壁3a与挡板5所成的角度β设为90度。这是因为,若将挡板5的角度β设为小于90度,则为了堆积与90度时相同量的炭质吸附材料C而需要延长高度H,从而所需材料的量增多而成本变高,而且,若将挡板5的角度β设为大于90度,则导致堆积的炭质吸附材料C滑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与将挡板5的角度β设为小于90度时相同地延长高度H,从而所需材料的量增多而成本变高。在此,作为挡板5的材料,能够使用具有摄氏100度以上耐热性的材质,例如铁。被挡板5截留的炭质吸附材料C在挡板5上堆积达到一定量而形成炭堆C7。炭堆C7的斜面相对于水平面形成休止角α。而且,堆积在挡板5上且超过一定量之后,从辊式给料机2排出的炭质吸附材料C下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具备:反应室,其设置于废气的流路上且内部填充有用于去除有害物质的炭质吸附材料;辊式给料机,其设置于所述反应室的下部且从所述反应室排出所述炭质吸附材料;料斗,其以覆盖所述辊式给料机的方式设置,且将通过所述辊式给料机排出并沿该料斗的内壁斜面下落的所述炭质吸附材料向排出机构引导,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所述内壁斜面上立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截留一定量的通过所述辊式给料机排出的所述炭质吸附材料,并且使超过一定量的炭质吸附材料溢出并下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上真一,后藤博树,森本启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