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453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包括:拦污环,叶片,叶片轮毂,主轴,转动轴承,浮筒,盘齿,连接条,滑送条,储污篮,辐条。拦污环由辐条和连接条固定在主轴上,叶片固定于叶片轮毂上,叶片轮毂环套在主轴外部,水流驱动叶片转动,叶片轮毂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拦污环转动,将拦污环拦截的污染物传送至储污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水动力驱动拦污环旋转,无需其他动力分离水中的悬浮态污染物,克服了传统拦污栅污染物淤塞在拦污栅上的弊端,安装方便,在水位变化的沟渠中运行稳定,应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拦污栅,具体涉及一种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河道、水库、渠道内使用的传统拦污栅,多为固定框栅结构,由边框、横隔板和栅条构成,可拦截河道内的污物。传统拦污栅的弊端是污物清除问题,传统拦污栅通常固定在河岸两边,污物多悬挂在拦污栅上面,即影响美观,又难于清理,污物较多时也易堵塞拦污栅。此外,还有一种利用电动装置来自动清理污物的拦污栅,可将污物利用传送带等类似装置传送至垃圾箱,解决了传统拦污栅的污物后期处理问题,但是电动拦污栅浪费能源,且安装维护困难。因此,研发一种既可以拦截污物又便于清理,且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治污装 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电动力、又能对拦截污物进行清除的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包括拦污环、叶片、叶片轮彀、主轴、滑送条、转动轴承、浮筒、储污篮、连接条和辐条。所述拦污环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主轴的外圆周上,所述拦污环的直径略小于河沟的宽度;纵向分布的所有拦污环之间通过轴向的连接条连接为一个整体,顶部和底部的拦污环分别通过径向的辐条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拦污环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轮彀上;所述叶片轮彀轴向可动、径向固定地环套在所述主轴的外部;所述主轴底端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承中,可在所述转动轴承中自由转动;所述转动轴承固定在河沟的底部;所述叶片在水流动力的推动下带动所述主轴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的拦污环转动;所述浮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上方的叶片轮彀上,带动叶片及叶片轮彀随着水位的变化沿着所述主轴升降。所述储污篮固定设置在河沟的岸堤中,所述滑送条的一端与所述储污篮的入口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交错插入到所述拦污环的空隙之间,将拦污环拦截的污染物传送到所述储污篮中。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连接条将若干上下平行分布的拦污环连成一体,通过辐条将拦污环固定连接到主轴上;叶片固定于叶片轮彀上,叶片轮彀环套在主轴的外部;水流驱动叶片转动,叶片轮彀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拦污环转动,将拦污环拦截的污染物通过滑送条传送至储污篮中。浮筒漂浮于水面之上,当水位变化时,浮筒带动叶片及叶片轮彀沿着所述主轴在顶部拦污环和底部拦污环之间滑动。由于水流靠近水面流速快,离水面越远流速越小,因此将所述叶片沿竖直方向设置为上宽下窄结构,沿水平方向设置为后弯式结构,使叶片获得尽可能多的水流动能。为了方便叶片轮彀带动主轴转动,同时可沿着主轴上下滑动,优选的结构为所述主轴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叶片轮毂为内部方形的中空结构,与所述主轴的外部方形结构相契合。优选的,所述叶片为三片,均匀分布在所述叶片轮彀外圆周上。为了增加对污染物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拦污环上固定设置有盘齿,所述盘齿垂直于所述拦污环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依靠水流动力驱动拦污环旋转,将悬浮污染物传送至岸边储污篮,无需其他动力分离水中的悬浮态污染物,克服了传统拦污栅污染物淤塞在拦污栅上的弊端,安装方便,在水位变化的沟渠中运行稳定,应用性强;2、叶片安装在圆形拦污环内部,既实现了水流动能转化为叶片轮毂的转动机械动能,又防止了悬浮物缠绕叶片;3、浮筒浮于水面,叶片保持在靠近水面的位置从而获得较大水流动能,浮筒与叶片轮毂的连接结构适应了水位变化;4、叶片轮毂与主轴的契合结构实现了转 动传递,同时满足了浮筒和叶片轮毂随水位变化的需要。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叶片、叶片轮毂、浮筒和主轴连接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轴与转动轴承连接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轴与叶片轮毂横断面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拦污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拦污环;2、叶片;3、叶片轮毂;4、主轴;5、滑送条;6、转动轴承;7、浮筒;8、盘齿;9、储污篮;10、连接条;11、辐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I :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包括拦污环1,叶片2,叶片轮毂3,主轴4,滑送条5,转动轴承6,浮筒7,盘齿8,储污篮9,连接条10,辐条11。所述拦污环I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主轴4的外圆周上,所述拦污环I的直径略小于河沟的宽度。所述拦污环I上固定设置有盘齿8,所述盘齿8垂直于所述拦污环I的表面。纵向分布的所有拦污环I之间通过轴向的连接条10连接为一个整体,顶部和底部的拦污环I分别通过径向的辐条11与所述主轴4固定连接。拦污环I相互之间平行,拦污环I的间距大于滑送条5的断面直径。所述叶片2设置在所述拦污环I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轮彀3上;叶片2为三片,均匀分布在所述叶片轮彀3外圆周上。所述叶片2沿竖直方向为上宽下窄结构,沿水平方向为后弯式结构;所述主轴4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叶片轮毂3为内部方形的中空结构,与所述主轴4的外部方形结构相契合;所述叶片轮彀3环套在所述主轴4的外部;所述主轴4底端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承6中,可在所述转动轴承6中自由转动;所述转动轴承6固定在河沟的底部;所述叶片2在水流动力的推动下带动所述主轴4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4上的拦污环I转动;所述浮筒7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2上方的叶片轮彀3上,带动叶片2及叶片轮彀3随着水位的变化沿着所述主轴4升降; 所述储污篮9固定设置在河沟的岸堤中,所述滑送条5的一端与所述储污篮9的入口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交错插入到所述拦污环I的空隙之间,将拦污环I拦截的污染物传送到所述储污篮9中。工作方式将连接主轴4的转动轴承6固定于河沟底,把叶片2与浮筒7均固定在叶片轮毂3上,将主轴4插入叶片轮毂3,将顶部的拦污环I由辐条11固定在主轴4上,将底部的拦污环I由辐条11固定在主轴4上,用连接条10连接全部拦污环I组成整体。在河沟岸堤中一侧挖一个凹陷处,将储污篮9固定在凹陷处,储污篮9与滑送条5固定在一起,滑送条5与拦污环I交错布置,滑送条5插入到拦污环I的空隙之间。水流冲击叶片2转动,叶片轮毂3转动带动主轴4转动,主轴4带动拦污环I转动,当拦污环I表面有污染物时,污染物在拦污环I表面转向储污篮,污染物至滑送条5位置时,滑送条5将拦污环I表 面的污染物接下,污染物进入到储污篮9。当水位变化时,浮筒7连同叶片轮毂3、叶片2沿主轴4在顶部拦污环I和底部拦污环I之间滑动,由于水流靠近水面流速快,离水面越远流速越小,叶片2上宽下窄,浮筒7漂浮于水面,使叶片2获得尽可能多的水流动能。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专利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污环(I)、叶片(2)、叶片轮彀(3)、主轴(4)、滑送条(5)、转动轴承(6)、浮筒(7)、储污篮(9)、连接条(10)和辐条(11); 所述拦污环(I)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主轴(4)的外圆周上,所述拦污环(I)的直径略小于河沟的宽度;纵向分布的所有拦污环(I)之间通过轴向的连接条(10)连接为一个整体,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动力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污环(1)、叶片(2)、叶片轮彀(3)、主轴(4)、滑送条(5)、转动轴承(6)、浮筒(7)、储污篮(9)、连接条(10)和辐条(11);所述拦污环(1)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主轴(4)的外圆周上,所述拦污环(1)的直径略小于河沟的宽度;纵向分布的所有拦污环(1)之间通过轴向的连接条(10)连接为一个整体,顶部和底部的拦污环(1)分别通过径向的辐条(11)与所述主轴(4)固定连接;所述叶片(2)设置在所述拦污环(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轮彀(3)上;所述叶片轮彀(3)轴向可动、径向固定地环套在所述主轴(4)的外部;所述主轴(4)底端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承(6)中,可在所述转动轴承(6)中自由转动;所述转动轴承(6)固定在河沟的底部;所述叶片(2)在水流动力的推动下带动所述主轴(4)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4)上的拦污环(1)转动;所述浮筒(7)固定设置在所述叶片(2)上方的叶片轮彀(3)上,带动叶片(2)及叶片轮彀(3)随着水位的变化沿着所述主轴(4)升降;所述储污篮(9)固定设置在河沟的岸堤中,所述滑送条(5)的一端与所述储污篮(9)的入口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交错插入到所述拦污环(1)的空隙之间,将拦污环(1)拦截的污染物传送到所述储污篮(9)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国玺周迎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