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志鑫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436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内服中药组合物和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白扁豆、刺五加、制何首乌、莲房、苍耳子、荆芥、高良姜、熟地黄、白芍、茯苓、泽泻、肿节风、川芎、益母草、卷柏、陈皮、枳壳;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钩藤、西红花、首乌藤、五加皮、苍耳子、荆芥、生姜、红景天、丹参、郁金、三棱、荜茇、枳实、九里香、天仙藤,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高、改善鼻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降低白介素4(IL-4)的水平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内外统计发病率为10°/Γ40%,变应性鼻炎常伴随支气管哮喘,据统计87%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时患有变态反应性鼻炎,该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有二 一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二是内在因素,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本病的发生是以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常见的临床分型有肺脾肾气虚型、肺气虚型、肺脾气虚型、肺肾气虚型、风热外袭型、气滞血瘀型、风寒犯肺型和肺经蕴热型,其中,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是一种较难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主症为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恶风怕冷,纳谷少馨,鼻粘膜苍白或灰白水肿,舌淡胖或有齿痕,脉细,兼症为舌下络脉暗红,曲张,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弦细或涩或结代。中医认为“久病人络”、“久病人血”。因此,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既有阳气不足,又有阴血受损的影响,此类患者单纯温补祛风不能有效的缓解症状,而加人养血活血之品则疗效甚佳。从临床实践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气滞血瘀在变应性鼻炎病机中的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类型的变应性鼻炎气虚血瘀、风邪侵袭的病机,本专利技术提出以益气祛风、养血活血、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具有疗效高、改善鼻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降低白介素4(IL-4)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具有疗效高、改善鼻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降低白介素4 (IL-4)的水平的功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内服中药组合物和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白扁豆、刺五加、制何首乌、莲房、苍耳子、荆芥、高良姜、熟地黄、白芍、茯苓、泽泻、肿节风、川芎、益母草、卷柏、陈皮、枳壳;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钩藤、西红花、首乌藤、五加皮、苍耳子、荆芥、生姜、红景天、丹参、郁金、三棱、荜茇、枳实、九里香、天仙藤。其中,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黄芪35 45重量份、白扁豆15 25重量份、刺五加25 35重量份、制何首乌2(Γ30重量份、莲房15 25重量份、苍耳子30 40重量份、荆芥20 30重量份、高良姜15 25重量份、熟地黄30 40重量份、白芍25 35重量份、茯苓15 25重量份、泽泻1(Γ20重量份、肿节风25 35重量份、川芎55飞5重量份、益母草40 50重量份、卷柏35 45重量份、陈皮25 35重量份、枳壳20 30重量份;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钩藤1(Γ20重量份、西红花45 55重量份、首乌藤3(Γ40重量份、五加皮15 25重量份、苍耳子25 35重量份、荆芥10 20重量份、生姜15 25重量份、红景天25 35重量份、丹参55 65重量份、郁金35 45重量份、三棱25 35重量份、荜茇15 25重量份、枳实2(Γ30重量份、九里香15 25重量份、天仙藤2(Γ30重量份。其中,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黄芪35 45重量份、白扁豆15 25重量份、刺五加25 35重量份、制何首乌2(Γ30重量份、莲房15 25重量份、苍耳子30 40重量份、荆芥20 30重量份、高良姜15 25重量份、熟地黄30 40重量份、白芍25 35重量份、茯苓15 25重量份、泽泻1(Γ20重量份、肿节风25 35重量份、川芎55飞5重量份、益母草40 50重量份、卷柏35 45重量份、陈皮25 35重量份、枳壳20 30重量份;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钩藤15 20重量份、西红花5(Γ55重量·份、首乌藤35 40重量份、五加皮2(Γ25重量份、苍耳子3(Γ35重量份、荆芥15 20重量份、生姜20 25重量份、红景天30 35重量份、丹参60 65重量份、郁金40 45重量份、三棱30 35重量份、荜茇2(Γ25重量份、枳实25 30重量份、九里香2(Γ25重量份、天仙藤25 30重量份。其中,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黄芪4(Γ45重量份、白扁豆2(Γ25重量份、刺五加30 35重量份、制何首乌25 30重量份、莲房20 25重量份、苍耳子35 40重量份、荆芥25 30重量份、高良姜20 25重量份、熟地黄35 40重量份、白芍30 35重量份、茯苓2(Γ25重量份、泽泻15 20重量份、肿节风3(Γ35重量份、川芎60飞5重量份、益母草45 50重量份、卷柏4(Γ45重量份、陈皮3(Γ35重量份、枳壳25 30重量份;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钩藤1(Γ20重量份、西红花45 55重量份、首乌藤3(Γ40重量份、五加皮15 25重量份、苍耳子25 35重量份、荆芥10 20重量份、生姜15 25重量份、红景天25 35重量份、丹参55 65重量份、郁金35 45重量份、三棱25 35重量份、荜茇15 25重量份、枳实2(Γ30重量份、九里香15 25重量份、天仙藤2(Γ30重量份。其中,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黄芪40重量份、白扁豆20重量份、刺五加30重量份、制何首乌25重量份、莲房20重量份、苍耳子35重量份、荆芥25重量份、高良姜20重量份、熟地黄35重量份、白芍30重量份、茯苓20重量份、泽泻15重量份、肿节风30重量份、川芎60重量份、益母草45重量份、卷柏40重量份、陈皮30重量份、枳壳25重量份;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钩藤15重量份、西红花50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五加皮20重量份、苍耳子30重量份、荆芥15重量份、生姜20重量份、红景天30重量份、丹参60重量份、郁金40重量份、三棱30重量份、荜发20重量份、积实25重量份、九里香20重量份、天仙藤25重量份。其中,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针粉、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注射剂。其中,所述外用药物的剂型为膏剂、喷雾剂、医药纱布、贴剂、抹剂或酊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内服药物中的川芎加相对于其质量5飞倍量水,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8 10小时,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包合条件为油环糊精水的质量比为I : 8 : 100,35 40°C下搅拌60分钟,蒸馏后的药液在温度为15 20°C的条件下静置12 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随后干燥,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获得200目 300目的超微粉末;第二步,将余下组分粉碎成20目 30目的粉末,按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力口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 4倍的水,进行煎煮3飞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 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飞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变应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服中药组合物和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内服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白扁豆、刺五加、制何首乌、莲房、苍耳子、荆芥、高良姜、熟地黄、白芍、茯苓、泽泻、肿节风、川芎、益母草、卷柏、陈皮、枳壳;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钩藤、西红花、首乌藤、五加皮、苍耳子、荆芥、生姜、红景天、丹参、郁金、三棱、荜茇、枳实、九里香、天仙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志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