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热毒症的颗粒剂,其以生药量计的原料配比为:石膏30-90g、金银花3-20g、玄参2-30g、黄芩2-15g、生地黄2-15g、连翘2-15g、栀子2-15g、龙胆2-15g、甜地丁2-30g、板蓝根2-40g、知母2-15g、麦冬2-15g,该颗粒剂还包括赋形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解颗粒的制备方法是:(1)将处方药材提取制成浸膏粉;(2)加入赋形剂,混匀;(3)制粒,干燥,分装,即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颗粒剂的商品名为“清解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止痢的功效,效果显著,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热毒症的颗粒剂。
技术介绍
鸡大肠杆菌引起的热毒症相当于兽医传染病学中鸡大肠杆菌病的某些症型,为叙述方便,以下称为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genicity E. coli, APEC)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是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有调查诊断证明,大肠杆菌病占细菌病的首位,占总病例的33%。刘贵滨等对北京部分大型鸡场的调查表明,1988 年鸡大肠杆菌病占总死亡率的O. 94%,而到1991年猛增到占总死亡率的57%。80年代鸡大肠杆菌病以单纯性为主。90年代本病则以混合感染为主。而且混合感染似乎有增无减,难以避免。崔保安等1992年调查诊断13群发生大肠杆菌病的鸡群发现,只有4群为单纯性大肠杆菌病,3群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群伴发鸡新城疫,2群伴发法氏囊与新城疫,2群伴发禽霍乱,I群伴发败血霉形体病,只要对发病率较高的鸡群作深人细致的诊断,可以发现更多的混合感染。杨玫等报道青岛某大型鸡场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3周内发病率达50%,母鸡产蛋率下降20-40%,种蛋孵化率下降40%左右。随着集约化养禽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广泛存在于养禽环境中,以致大肠杆菌病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常易成为病毒性和其它细菌性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是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条件不良均可造成本病发生,该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1%_69% ;死亡率3. 8%-72. 9% ;致死率为40. 2%-90. 3%。目前我国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而复杂,几乎对所有的抗菌药物都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对其保存的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50年代分离菌株基本上不存在耐药性问题,60年代的菌株耐药谱也较窄,在几种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中仅链霉素和四环素具有耐药性,而且耐药性仅为20%,从70年代起,人肠杆菌的耐药性迅速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的菌株,80、90年代分离的菌株多为多耐药菌株,90年代分离菌株有87%可同时耐5种以上的抗菌素,杨汉春等从北京和河北地区的病死鸡中分离出的71株大肠杆菌中,79%耐受所检测的19种抗菌药物中的至少8种,3%耐受16种抗菌药物。雷连成对2000-2003年自兽医临床分离的165株鸡大肠杆菌,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检测。其中98%的分离菌耐受四环素,94. 76%耐受氯霉素,91. 65%利福霉素。张秀英等对从江西、辽宁、广西三个省份的鸡场中分离到204株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高达92. 2%,对二氟沙星、萘啶酸、磺胺的耐药性也都高于80%。各地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表现出一致性,耐药顺序基本一致。大肠杆菌的屡屡爆发和防治效果不佳,大大制约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并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且不产生抗药性,再加上中药的低毒性,显示出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优越性,尤其在出口肉鸡的生产中突显优势。清解颗粒的处方为石膏、金银花、玄参、黄芩、生地黄、连翘、桅子、龙胆、甜地丁、板蓝根、知母和麦冬。方用石膏、金银花、黄芩、连翘、桅子、龙胆、甜地丁、板蓝根清热解毒止痢为主药;以玄参、生地黄、知母、麦冬清热养阴为辅药。诸药合用,祛邪与扶正并举,邪祛正复,共奏清热解毒,养阴止痢之功。药理研究证明,方中石膏、金银花、黄芩、连翘、桅子、龙胆、甜地丁、板蓝根、玄参、知母对多种肠道杆菌均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其中金银花、连翘、黄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致病菌的抑杀效应更为显著,被誉为广谱抗菌药物。石膏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桅子、龙胆、甜地丁、板蓝根兼能抗病毒。石膏、生地黄、麦冬皆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曬能力,生闻白细胞,提闻免疫功能。诸药共用,显不解热杀菌止病之效。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和散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保持了汤剂易吸收和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避免散剂消化吸收慢等缺点,且可混水饮用也可拌料饲喂,服用、运输和贮存方便,收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热毒症的中药颗粒剂, 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热毒症的中药颗粒齐U,其商品名为“清解颗粒”,其特征在于,该颗粒剂以生药量计的药材配比为 石膏30-90份、金银花3-20份、玄参2-30份、黄芩2_15份、生地黄2_15份、连翘2_15份、桅子2-15份、龙胆2-15份、甜地丁 2-30份、板蓝根2_40份、知母2_15份、麦冬2_15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颗粒剂还包括制备颗粒所用的赋形剂,选自蔗糖、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各种药材制备的浸膏粉的10-9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了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银花、玄参、连翘制成乙醇提浸膏粉,将石膏、黄芩、生地黄、桅子、龙胆、甜地丁、板蓝根、知母、麦冬等9味药材按照处方比例混合制成水提浸膏粉,将二者混匀; (2)加入赋形剂,混匀; (3)制粒,干燥,分装。其中,处方为按生药量计的药材配比为石膏30-90份、金银花3-20份、玄参2-30份、黄芩2-15份、生地黄2-15份、连翘2-15份、桅子2_15份、龙胆2_15份、甜地丁 2_30份、板蓝根2-40份、知母2-15份、麦冬2-15份。其中,赋形剂加入量为浸膏粉的10-90%,赋形剂选自蔗糖、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湿法制粒,对于特定的中药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所需的赋形剂各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上述药材浸膏粉湿法制粒的配方。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①针对不同的药材,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最大限度提取其有效成分,提高药效,并减少药材资源的浪费; ②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剂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止痢功效,对鸡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热毒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原料来源广泛,药物成本较低。③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剂在水中的溶解性好,且贮存过程中不易吸潮结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用来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原料处方为石膏60g ;金银花15g ;玄参12g ;黄芩IOg ;生地黄IOg ;连翘8g ;桅子8g ;龙胆8g ;甜地丁 IOg ;板蓝根12g ;知母6g ;麦冬6g ;鹿糖和糊精适量。颗粒剂制备取金银花、玄参、连翘药材,按照处方比例混合,加10倍量50%乙醇浸 泡60min,回流提取I次,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备用。取石膏、黄芩、生地黄、桅子、龙胆、甜地丁、板蓝根、知母、麦冬等9味药材按照处方比例混合,加10倍量冷水浸泡60min,煎煮60min,过滤’药材再加8倍量水煎煮40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稠膏,与上述稠膏混合,减压干燥制成含水量小于4%的浸膏,粉碎过80目筛,制成浸膏粉,加入浸膏重量的50%蔗糖和糊精,蔗糖与糊精的比例为1:1,混合均匀,加入90%的乙醇适量,混匀,采用湿法制粒机制粒,干燥,分装,即得。实施例2 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热毒症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该颗粒剂以生药量计的药材配比为:石膏30?90份、金银花3?20份、玄参2?30份、黄芩2?15份、生地黄2?15份、连翘2?15份、栀子2?15份、龙胆2?15份、甜地丁2?30份、板蓝根2?40份、知母2?15份、麦冬2?15份,该颗粒剂还包括制备颗粒所用的赋形剂,其商品名为“清解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智慧,王春元,庞云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地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